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欣欣 《教书育人》2012,(30):68-69
据一项调查表明,高校大学生约有20%一30%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约1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1]。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承载着来自家庭、学校、就业、感情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高校应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引导下,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广泛地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心理状况,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EPQ人格因素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899名大一年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个性特征方面与男大学生存在差异。同时表明,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有8.9%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郝志 《教书育人》2007,(11):76-7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现实教育中存在某些模糊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在认识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清。在实践中,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轻教育预防引导;重心理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针对以上误区,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何淑君 《考试周刊》2014,(36):155-155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教育成了各大高校的急切任务。本文主要从现阶段高校的心理健康状况着手,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及工作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结以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体系及工作机制应为:建立和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学校、院系、学生三级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创立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控制、跟踪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大力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切实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收费的提高以及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更突出的趋势,国内很多研究资料表明,20%左右的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2,3]。这一情况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团中央及教育部连续下发相关文件^[4,5],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并从制度、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很多高校围绕大学生发生了很多令人震惊的的“校园事件”,这些事件究其原因都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因此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的重要群体,受其自身性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本单位为例,通过调查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她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探究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而阐述加强高校女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促进高校女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现实基础。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中存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1.35%,其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出问题的学生较多;贫困生、农村学生、往届生等心理问题学生比例较高。结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一个窗口.从心理咨询工作中涉及的问题及分析显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的把握,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对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认识等,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历经30年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凸显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机构设置、师资力量、咨询效果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咨询内容体系、教育形式、评估体系等方面建立专业化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成为退学、休学、自杀、犯罪等现象的重要诱因,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调查发现,师范新生心理可能存有问题的达到50.1%,一个很高的比例,其中,女生心理问题多于男生,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往届生有心理问题学生比例远高于应届生;而城乡不同、专业不同的师范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比较关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有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SCL-90问卷对高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果发现,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收费的提高以及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更突出的趋势,国内很多研究资料表明,20%左右的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2][3]。这一情况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团中央及教育部连续下发相关文件[4][5],要  相似文献   

16.
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为许多高校所重视。本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2004级在校392名大学新生进行筛查,通过对其中48名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探讨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及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近期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武夷学院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总体满意度为92%.因此,地方高校应从师资、咨询内容及方式等多角度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50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为研究工具,调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第一类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2%左右,第二类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占4.33%,第三类无显著心理问题的学生占94.47%;女生的严重程度明显的高于男生,男生的人数多于女生;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情绪和意志问题、自信心缺乏、性生理心理问题,而不幸的家庭和过去、失眠和对事情的兴趣程度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文章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研究,探讨了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可以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对安庆市两所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辅导员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相对较高,男性辅导员比女性辅导员心理问题突出。高校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辅导员自身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