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学”当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围,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国学”。“国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意识,以保护、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因为国学的召唤力,每一次都产生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刻。“国学”不是恢复到过去的“道统”,国学是现代意义上的立国与人伦的道德、人文精神,帷有贯通中西,汇其精华,“立乎其大者”,才能享此殊荣。但“国学”并不寻求霸主与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国学”与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共同担当起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全球化的历史使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广东教育》2005,(6):60-61
事件:目前,国学教育在深圳的学校中持续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在深圳推行国学教育的中小学有近百所。一些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国学教育的校本课程,背诵《弟子规》《三字经》成为学生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但国学教育在深圳的开展也引来了人们不同的看法。有深圳市民表示,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几乎都不用考国学,学国学不如学英文实用。但有专家也表示,国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吸收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学没有现实意义的说法,其实正体现出了一种功利的社会文化对国学教育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国学经典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重要意义。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国学经典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思想教化的载体。通过阅读和理解国学经典,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思想熏陶,培养积极向上、有道德情操的人格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国学经典作为重要的教材内容,对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拥有好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良好开端.习惯对于教育和人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网络学〉--/的普及,农村小学生的心浮气躁,学习习惯不容乐观.而国学经典的诵读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我们通过营造良好氛围,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国学经典的诵读,促其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时下的中小学校,国学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宣传得有声有色,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民族文化的复归,实为幸事。笔者从一介语文教师转身,专职任教国学;以中学语文教师兼同国学教师的视角认为:中小学的国学教育须警惕五种倾向。  相似文献   

6.
感谢中央精神文明办及桓台县有关同志给我提供了一个与大家切磋交流国学的机会。事前没有详细了解大家研读国学经典的情况,唯恐所讲脱离实际,下面讲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什么是国学。我们教师应该读那些国学经典?国学最初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后来指太学或国子监,再后来才指国家推行的文化学术。国学按字面理解就是中国的学问,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创造的全部的精神财富,以供我们接受与享用的先人所有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7.
卢雨 《华章》2010,(30)
2009年底,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关涉国学的"论战".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或日"国学")的问题,在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本身在现代社会有无价值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历史观、文化观的问题.本文就从国学概念的界定入手,探讨一下现今讨论国学的语境,并对国学现今的发展进行价值评估,预测国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杨双喜 《成才之路》2023,(16):137-14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国学经典,不仅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文章分析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面临的难题,明确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国学经典的意义,并对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笔者在台北某课堂上看到,为了让学生喜爱国学,教师讲父亲的故事.放相关影片.把学生带到面对国学应有的庄重氛围之中。之后教师便一讲到底,从孔子的仁过渡到孟子思想的核心。整节课,旁征博引,层层推进,丝丝入扣。事实上.孟子思想对高二的学生来说该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但我看到.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或微笑,或颔首,或默叹。课后.他说.等到学生渐进孟子思想的核心.便可以少说少讲,把空间让给学生去感受.去辨析。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和国学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中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同时对国学在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中的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国学在精神文明、哲学思想、礼仪文化、品德教育方面提高了传统文化教育对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对外提高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国学存在抽象化、缺乏实证性、缺乏与时俱进精神等不足,要提升国学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须加深国学文化内涵及科学化建设,通过拓宽国学的对外传播机制,打造国学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段时间,有人提出了让儿童从小学国学。 有人曾征询我的看法。 我问为什么要让儿童从小学国学呢?对方答:据一些专家说,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顶巅之学。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学者、文豪、大师如鲁迅、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国学”这一概念本身的理解,就存在很大差异。“国学”是一个集合性很强的概念,它应该是指中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所积累、积淀的思想文化的总和。在当前的“国学”文章和“国学”宣讲中,既有专指儒学或孔子的,也有精华和糟粕不分的,可谓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国学”也好,传统文化也好,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日前表示2016年将首次在高校中设置国学教育本科专业,这无疑对众多国学爱好者和有志于学习国学者来说是一个喜讯,但高兴之余,不免替国学教育以后的发展担心,国学教育本是成人成己,成为专业后会不会重蹈传统教育模式,或沦为就业技能的训练,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搬运"。为此,在对国学教育现状的分析下,提出国学教育应重在情商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加明 《高教探索》2012,(3):150-152
"国学热"的兴起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我国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大部分学生对国学的涵义和地位、国学教育的意义的认识还是正确的,对国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少数学生对国学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持排斥态度。同时我国高校国学教育存在明显缺失或不到位的情况,教育形式和手段过于单一。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推进,我国部分高校相继开展了国学教育。但在多元文化、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影响下。国内一些高校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对国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国学文化无异于快餐文化。为此,对于在高校开展国学课程的意义以及如何推进高校国学教育进行研究与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吉林炎黄国学书院是经吉林省委、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外向型多功能的文化事业单位。 书院始终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始终赋予国学至高无上的地位,揽括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国学的理论渊源、历史发展和演化,以及对当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学经典是传承和追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浩瀚,典籍丰厚,学习国学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更可以使我们从传统中感悟做人之道。但对于经典的学习不应盲目推崇或因循,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批判地继承,辩证地容纳,学生才能对国学经典有更为全面和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古文经学派大师章太炎基于对近代中国西化风潮的清醒认识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发出了“用国粹激荡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呐喊。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开办国学讲习会所,总结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探索历程中.章太炎发挥了先锋作用,对传统国学的存续做出了特别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国学是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结晶,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体现。今天我们传承与弘扬国学、实施国学教育,应当彰显这样一种文化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初提出的。他指出置身在特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能正确评估,知道其长处和短处,并知晓它的由来、形成、特色和发展趋势等,不带丁点儿"文化回归"或"复旧"的意思,也不是要"全盘他化"或"全盘西化",这就是文化自觉。能正确评估文化,是希望提高对文化方式转变的自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孩子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知识,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园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的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一系列的问题浮现在笔者的脑海里:“国学经典凝练含蓄,内涵丰富,我们平常接触和研读较少,有较强的陌生感、神秘感.老师不熟悉,怎样能让孩子耳熟能详?”“国学经典远离孩子的现实生活,他们喜欢吗?“怎样让孩子主动积极地进行诵读活动呢?”带着问题,带着思索,笔者和孩子们在读读看看、写写画画、听听说说、唱唱跳跳的活动中,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