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现存文献资料,兹对晚唐诗人李洞诗歌的意象使用加以考索、辨正,并兼论其诗歌意象的深刻文化内蕴、丰富时代精神、深邃思想意识、独特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2.
晚唐诗人李洞终其一生多次应试,但始终未能进士及第,终身布衣。由于典籍记载颇为简略,关于其应举赴试一事至今仍存在不少混淆不清之处。本文根据现存文献资料,试对诗人李洞应试若干问题加以逐一考辨,以期能对李洞其人其诗的解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高考诗歌鉴赏是一个难点,本文结合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和个人教学实践,从如何读懂诗,读懂题角度谈谈对古典诗歌的应考策略。  相似文献   

4.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大家都已耳熟能详。全诗四句,句句都是描绘“柳”,而又全然不露一个“柳”字,真是别具韵味,耐人咀嚼。像这样有意地避开诗题的写法,叫做不犯题,不犯题的诗就称之为“避题诗”,有趣的是许多“避题诗”其实可以把它看为“谜语诗”。你看,我们不妨将其诗句看作“谜面”,诗题不就是“谜底”,是不是挺像呢?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蒲松龄及其著作的过程中,尚未见探及其父蒲榘敏吾公生年的论述。据有关说法,有的推测蒲榘主持(其子)分家之后,很快病倒,并于翌年(康熙四年)正月初五与世长辞。亦有确认蒲榘卒于康熙八年(1679)之说,认为蒲榘在主持儿子们分家以后,又过了四五年才去世,享年70岁。这几种推测,值得进一步商榷。要探得蒲榘的卒年,须将其生年稽查出来,以其年序缕出生平的主要事迹,依次下推,可将其享年之数推延出来,卒年遂即明了。  相似文献   

6.
近日拜读了邓新跃、黄去非二同志在《云梦学刊》2001年第四期发表的《白居易生平考辨三题》一文(以下简称“三题”)颇受启发;同时感到有必要提出一些商榷和补充意见,以求教于邓、黄二位同志及其他研究白居易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王寂为金源一代重臣,又是金代中期的重要作家,其诗、词、文的成就都很可观,被后世称为"大定、明昌文苑之冠"。但《金史》没有为其立传,其生平事迹在金代文献中的记载也较为简略,导致后世对他的研究十分有限。文章结合他本人的诗词文以及相关资料,对其生卒年、宦海浮沉及思想作一考辨。  相似文献   

8.
李斯之卒年,据《李斯列传》记载,在秦二世二年七月,并且被赵高陷害与他人无关,而据笔者考证,李斯卒年很可能是在秦二世二年的年底或是秦二世三年的年初,且李斯之死与冯劫、冯去疾二人之死有关,皆为被赵高陷害,当以《秦始皇本纪》记载为确。  相似文献   

9.
清代诗人孔贞瑄之诗文,在后世有一定影响。然学界对其生卒年却语焉不详。特别是卒年,一直付之阙如。文章通过查考大量清代方志和其它文献资料,认为孔贞瑄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享年八十三岁。对孔氏生平事迹亦有所考订。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了王维的一首诗,考查内容是诗歌的炼字,题目是这样的: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古人写诗讲求炼字,亦即诗眼。你谯这首诗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各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一道开放式的试题,看似见仁见智,但要答好它,也不太容易,首先得搞清什么是“诗眼”。古人写诗填词,讲究锤炼字句,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那么,《过香积寺》的诗眼又在哪里呢?这首诗采用由…  相似文献   

11.
戎昱是中唐时期一位诗人,但两《唐书》无传,其生平事迹在唐宋文献中记载甚少。由于史料未载,关于戎昱的生卒年,当今学者说法不一,仍无定论。根据现存的史料典籍、当今学者相关研究资料以及戎昱与同时代人的诗作等,考辨得出诗人约生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0)前后,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仍在世,比现有最晚的说法卒于801年还要推后。  相似文献   

12.
戎昱是中唐时期一位诗人,但两《唐书》无传,其生平事迹在唐宋文献中记载甚少。由于史料未载,关于戎昱的生卒年,当今学者说法不一,仍无定论。根据现存的史料典籍、当今学者相关研究资料以及戎昱与同时代人的诗作等,考辨得出诗人约生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0)前后,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仍在世,比现有最晚的说法卒于801年还要推后。  相似文献   

13.
陈祥道是北宋重要的经学家和理学家,他的《礼书》和《论语全解》等经学著作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陈祥道本人的研究可以为其经学思想的研究提供独到的价值和贡献。可能是因为史料稀缺,至今没有学者对陈祥道做专门的研究,而一些辞典及地方性论著中对于陈祥道生平事迹说法不一,故有必要对陈祥道生平与仕宦历程的几个疑点问题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4.
罗冰 《中学文科》2005,(12):45-46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其中诗歌鉴赏部分占了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的鉴赏要求是“初步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运用联想和想像,探求诗的意境”?那么如何来贯彻教材的意图,更好地完成诗歌教学的任务呢?  相似文献   

15.
孔敏 《学语文》2013,(5):42-43
诗歌鉴赏是阅读能力中要求最高的题目。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试题。那么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从而顺利地完成鉴赏呢?以下几种做法值得一试。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体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相似文献   

16.
厦门诗歌会不是中国诗歌会厦门分会,是独立的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7.
诗歌鉴赏题可以说是高考试卷中一道选拔精英的试题.命题者借助它来综合考查考生的文学修养、鉴赏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但我们发现,诗歌鉴赏题的6分,不少同学会损失过半,甚至“全军覆没”。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情形:遇题后因其“长”“僻”以为难而自乱方寸,结果答案不知所云;因其“短”“俗”以为易而放松警惕,  相似文献   

18.
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屹立于文坛数千年,那么诗歌教学,就是一个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相似文献   

19.
胡应麟是明代浙东的一位优秀史学评论家和文献学家,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有关他生平的一些基本情况,后人竞也存在着许多误会、误解乃至信口臆说,需要重新梳理和考证,以澄清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一种最能体现艺术本质的艺术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就是全球话语。而中国历来被称做为诗的国度,我们的古诗不仅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感染了全世界的人们。在西方的诗歌中,有许多对中国诗歌的模仿之作,尤其是中国研讨中那种玄远、幽深的意境曾深深为西方人所折服;而中国的现代诗歌亦深受西方诗歌的影响,从意象、暗示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体现了诗歌的现代性和全球性。所以,中国诗歌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中华的时代,也必将会走向世界,再创中国诗歌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