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哲学是人类特有的一项精神活动,人文精神是哲学境界的核心。从哲学研究的基础来看,哲学是立足于人类现实生活、对人的存在充满人文关怀而又超越于生活枝节和常识之论的智慧之学;从哲学思维的方式来看,哲学是遵循自然世界、人类感性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自身规律,但又不直接等同于科学逻辑思维的理性反思;从哲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特点来看,哲学是不具备任何具体功用但又能经常而长远地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认识工具。在强调人文精神建设的今天,自觉地把握和提升哲学的境界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陈沪铭 《上海教育》2006,(11B):34-35
科学和艺术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一对范畴,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历来,人们把科学与艺术看作人类文化的两翼,这对情感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的双生子已经穿越了5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见证了人类世界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和革新,从人类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人才培养必须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真正的写作,是一种精神的生长,学生通过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察、体验,而建立起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断地确立自己人生的航向,扩大精神的构建区域。语言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构建的过程。而内容、形式、语言、真与美的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作训练的多维延伸的开放性系统。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人类普遍而又必需的行为。人类在学习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世界又反作用于人的学习,再推进人对世界的创造,学习和创造推动世界不断地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5.
学习是人类普遍而又必需的行为.人类在学习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世界又反作用于人的学习,再推进人对世界的创造,学习和创造推动世界不断地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精神生产是以人类大脑为基础的,借助于一定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活动。文章揭示了精神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论述了精神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科学和艺术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一对范畴,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历来,人们把科学与艺术看作人类文化的两翼,这对情感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的双生子已经穿越了5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见证了人类世界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和革新,从人类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人才培养必须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信念的功能在于使主体把握自身思想和行动的标准和原则。它主要分为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它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观根源,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同时,信念的功能也具有二重性,所以要树立和坚持科学的、正确的信念,而摒弃那些非科学、错误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一种推动人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动力。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有认识过程参与,而且也有情感过程参与。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类的感情,从来就不会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莫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8):F0004-F0004
近来读了不少教育论文,往往把教学论等同于认识论.例如建构主义本来是一种认知心理学,属于认识论范畴.认识论是讨论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怎么认识深刻就怎么做,至于要花多少时间是不管的.读书、听讲、探究、发现、活动、实践、讨论等等都是获得真知的手段,这当然是对的.可是把建构主义的认识论等同于教学论就有失偏颇.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要讲究认识效率.基础教育要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让学生在9—12年内基本掌握.如果仅仅用探究、发现、展示的手段,哪有那么多的教学时间?所以一位哲人在提倡“实践论”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认识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基础上取得的。人类认识一旦形成,作为认识的整体或各门学科又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有其相对独立性、系统性和继承性;对以后的实践有能动的指导作用、科学预见作用。它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研究人类认识本身的发展过程,找出其内在联系,更好地发展人类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项任务。人类认识的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世界各民族、各国人民都为发展人类认识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何认识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关于思维和规律的学说,也是关于智慧的学说,而不管是思维和规律还是智慧都是人们在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的.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活动之一,因此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所掌握的自然规律也都隶属于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3.
智力一般指观察、思维、想象和记忆等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思维能力,也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有智力因素的参与,也都是智力活动,智力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呢?毛泽东说“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就是说.客观的东西可以变成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可以变成客观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生意义的关注,它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论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而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所以其听说读写实质上是对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过程,更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滋养人文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不能缺乏科学精神的引导,也不能缺乏科学方法的运用。通过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途径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是正确反映和把握客观规律的结晶,科学精神是激励和规范人们创造活动的强大力量,科学方法是有效保证人们取得创造成果的重要手段,既要重视广泛普及科学方法,更要重视大力培育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刘小虎 《考试周刊》2011,(45):47-48
奇妙多姿的世界,因为有了人类而更加丰富绚丽,其中最神奇的莫过于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的神奇又是由于每个人不同的个性而形成的。正是由于这种个性,创造力才有了源泉,如果所有人的思想感情都毫无二致,还谈什么发展与创造?  相似文献   

17.
劳动意识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寻求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并积极进行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中,一种有目的、自觉的、能动的精神状态。劳动意识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是人对劳动的知、情、意的统一,是人对劳动的理性追求、热爱向往。尽管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人的不断进化和人类  相似文献   

18.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单元和形式。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在概念的不断形成、发展与完善中,在旧的概念向新的概念不断重组、转化和更新中实现的。所以,概念的变化与发展,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许东庆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1):88+110-88,110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家,很多同时也是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伽利略、笛卡儿等。如果我们分析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人类认识的结晶,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包含了人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和社会的有力工具和武器,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20.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