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观自然风物,看社会万象,美无处不在,美对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不仅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创造美、思索美,从而将美的精神传承下去。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马克思说过,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由此可见,学校的劳技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充分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教育就与人类的审美追求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教育理想,而且也是一个古老的审美主题.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社会各个方面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与审美艺术文化之间的连体共存关系也越发明显.教育要实现真、善、美相统一的教育价值目标,就必须汇聚、承传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审美艺术文化成果,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及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从而促使一代新人全面素质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教育服务对象是社会上的人,其教学内容、方式无不与人和社会密切联系。同时,医学教育不仅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而且受现代科学技术与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直  相似文献   

4.
浅谈数学中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而且也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得到美的熏陶,美化精神境界.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应当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不断追求美的过程.而美的追求离不开美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懂得美与人、社会、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高师美术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生活中,将承载着传承民族文明,肩负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学生应该具备审美能力和审美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主要指对艺术(狭义的艺术-艺术美)、自然(自然荚)、社会事物(社会芙)以及劳动产品(商品类)等的审美关系。在这一切审美活动中,人对商品的审美活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商品美,不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参加了欣赏,而且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参加了创造。可以说,人对商品美的追求是十分强烈的。一般说来,人们求美的心理层次是先物质后精神.人首先关心自身的美化,其次是生活劳动的环境和条件的美化,其后才是精神的美化。在这些美化中,商品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商品美的研究,仅限于商品的审美价值、审美设计等方面,未看到商品芙扣其他审美对象一样,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特征。本文拟从人类审美需要的角度,说明商品美的主体性建构原则及特征,阐释其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正>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结果。美的本质,是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的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人的本身。因此,作为一切社会总和的人,既是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同时也是人的审美对象之一,中国有句古语:“人为万物之灵”。古希腊卓越的唯物主义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曾说过:“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7页)。在宇宙万物之中,最美的莫过于人了。  相似文献   

8.
晓菲同学: 上一封信中我们谈到审美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美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伴。这就意味着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不存在美,动物界也不存在审美。这种观点常常会让人觉得出乎意料,也会引出许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如:美是客观存在于美的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价 值。“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既不是人的心灵或意识,可随意创造的,但也不是可以离开人类社会的生活,当成一种物质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它是人类在自己的物质与精神的劳动过程中,逐渐客观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美必须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探求。当然,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的探求常常体现在日常的细小的劳动中,所以,小学生的审美教育常常渗透在日常劳动中,日常劳动教育也渗透着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审美教育也被称为美感教育,把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作为基本的内容。有效运用审美实践活动,能够有意识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进一步培养其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审美活动中,学生是审美主体,语文课文中美的因素是审美客体,其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欣赏、感知和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重要之源《周易》蕴含非常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自然之美、人和自然的和谐美、人类社会的和谐美以及人自身德与行的和谐美;英国作家劳伦斯在其作品中深刻地批判了工业化对自然、人的精神、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带来的破坏,用自己的创作竭力寻求自然之美以及和谐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者的生态思想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张平:马克思有个著名的论断: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创造生活的.易健教授在<审美学导论>中高度概括:一部人类演进的历史,也就是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历史;人类对美的不断追求,促进并带来了人类文明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呼唤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唤崇高美刘荣林崇高美应成为文学的主潮,文学的足音应该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心声律吕谐和。在反映生活的过程中,去观照宏伟壮阔、森幽险远,去表现俊杰的思想、崇高的情感和非凡的向上力。这种对生活节律的呼唤不仅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人们审美习惯和审美追...  相似文献   

14.
忽视人文精神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通病,化学教育中则更甚.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无论如何离不开以诉诸人的感性形式为特征的美与审美的运用与创造.医学美的发掘和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必须充分发掘化学学科中的美,转变化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一种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并将其融人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生物是最能直接被人们的感官感知的具体形象。生物界那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恰悦人们的精神,而且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人类不断向生物界探索、开发,生物界的美在不断地发展着、丰富着,而且还有更令人神往的奇光异彩的美要我们新的一代去寻找,去创造。培养新一代的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节奏与美     
美是在人和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是客观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自然中的美是自然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社会中的美 ,是社会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 ;艺术中的美 ,同样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因此 ,美 ,就是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社会不仅是跨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学科,就其只是范围来说,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这是在历史与社会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客观基础。有目的地寓美育于历史教育之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艺术美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基本美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并发展他们鉴赏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钟情自然山水,他悟乐于山水、得自由于山水、融创造于山水,并认为美在山水,乐在山水,这不仅增添了他山水诗的诗意色彩,而且彰显了山水诗的审美特质。文章从美形引人、美情感人、美理服人三个方面探索其山水诗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20.
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处处有美育的内容,美育与语文教学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社会生活美、人类心灵美、艺术美等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语文教师应承担起美育的任务,把美的内容溶于到语文教学中,把学生引进美的境界中去,让他们张开理想之帆,驰骋在美的海洋之中,向美的世界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