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宋代结束了唐末五代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因此,元朝时便有人把宋与汉唐相比,并称为“后三代”宋代的发展形势和王朝的统治力量虽然比不上汉和唐,但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产生了许多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一些特点:第一,农民起义反封建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以唐末黄巢起义提出的“均平”称号为转折,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均贫富”,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提出“平等”的主张,以至南宋初年钟相、杨么领导的起义,更进一步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战斗口号.这些口号或主张明显地要求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平均,把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为以后的农民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次,两宋时期,农民起义次数之多,阶级矛盾的尖锐剧烈,是前所未有的.据不完全的统计,大小农民起义至少有四百次以上.而  相似文献   

2.
天钧,首见于《庄子》,历代学者多释其为“自然均平”,有失其义。实则天钧取喻于陶钧,指自然造化,即天地万物及其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论"为迁移而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迁移而教”是当代教育界流行的口号,文章主要针对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迁移问题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干扰,着重分析迁移理论,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提出“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民主并重”口号提出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理解与认识是有区别的两种理论活动,解释学与认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视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回到马克思”与“回到康德”是基于两种不同视野提出的口号。一些学者在审视这两个口号时,没有注意到二者视野立场的差别,从而产生了误读。  相似文献   

6.
有一所在全国很有名的学校,提出了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让每一位家长满意.”很打动人心!于是,许多学校纷纷效仿,在对外宣传尤其是在招生的时候,就把“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口号也打了出来。  相似文献   

7.
100年前,正当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的关键时刻,义和团运动轰然发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其中“灭洋”口号的提出,包含了多重历史内容。“灭洋”口号的提出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同时又包含着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灭洋”口号虽有其正义的一面,但又不是一个科学的口号,它带有明显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与设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伞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提出“‘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的口号以来,“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一直备受数学教育界的关注.但足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能够进入数学课堂的数学问题远未解决,常常与常规题(主要是习题)混淆;其次是课堂上提问与设问不  相似文献   

9.
"徒法不足以自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充分发挥法律和道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相辅相成作用的治国方针。“以德治国”口号的提出,非常重要、非常及时。   一般说来,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是互补的。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要利用法律和道德两手。但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法律和道德在生活中的作用又是不平衡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的。孔子就提出过“为政以德”。但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当政者主要还是要借助于暴力机构(国…  相似文献   

10.
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正式启动,国家史无前例地投入了几千万元的资金,让一向经费少得可怜的社科界瞠目结舌。5月16日在该“工程”启动会议上,宣读了“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的官方发言,政府将“工程”定性为“凝聚力工程”。,从此,有人自称于1992年“大胆”提出的“走出疑古时代”由一个私人口号上升为官方口号。  相似文献   

11.
"桐城谬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运动之后,"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成了批判旧文学的口号,通过当时钱玄同和林纾、黄侃以及桐城派的关系,探究"桐城谬种"最初所指对象,当是林纾,后来在新文化运动中被扩大为指向整个桐域派.  相似文献   

12.
商城起义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奠基的三大武装起义之一,其名称在表述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现实及学术旨趣等原因,存在着"立夏节起义""商南起义""商南暴动"等不同称谓。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命名的政治、历史、文化、惯例等多重因素的考量,应以"商城起义"作为该历史事件的规范命名。  相似文献   

13.
张角论略     
史学界讨论黄巾起义的文章不少 ,但评价张角的文章是不多见的 ,本文通过起义的背景、经过及意义 ,全面评价张角  相似文献   

14.
在梁启超、夏曾佑等人于 1 896年前后创作“新学之诗”和 1 899年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口号之前 ,黄遵宪以“我手写我口”为代表的诗歌变革理论及其“别创诗界”的“新派诗”,在一直与京城隔离的环境中独立地发展了二三十年 ,成为诗界革命的最初源头。无论是诗界革命发生的理论准备还是后来的领袖人物 ,嘉应诗人都占了半壁河山 ,可以断言 ,嘉应诗人对“诗界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环境使嘉应诗人走在诗国“变法”的前列 ,嘉应诗人与“诗界革命”的关系 ,揭示出嘉应和岭南文化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独特意义。本文上篇论述黄遵宪与“诗界革命”发生的关系。现行的中国文学史对诗界革命的发生描述不正确 ,黄遵宪早于梁启超二三十年就提出了后来视为“诗界革命”思想的核心理论 ,并同时开始创作“新派诗”。黄遵宪的诗歌革新理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 ,是其思想文化革新理论的组成部分 ,它表达了诗歌革新和全面进行思想文化革命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延安文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范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新受到关注。黄科安先生转换新的思维观念,挖掘新的价值内涵,并在不富足的历史研究资料中去粗取精,大胆抛弃陈腐而失真的历史偏见,挖掘延安文学本身所饱含的多面性,复杂性。文章从作者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两种话语”和“矛盾心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作者在延安文学研究中所体现的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帝”字解     
在中国古文化中,"帝"字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学术界对"帝"字在甲骨文中的原始构成和它的原始意义持有多种不同的见解.因为解释不同,自然会影响对黄帝身份的分析和确定.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神话比较的方法,综合、剖析了各种资料,对"帝"字的原始构成和原始意义,对黄帝的身份,做出了判断.  相似文献   

17.
"黄帝四面"神话究竟应该作何种解读?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分歧。这固然与神话本身的多义性有关,同时也与人们对神话解读存在局限性有关。以往的解读者多着眼于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而没有关注到背后一以贯之的东西,即某个能够给予这些文化(历史)现象以普遍性理论支持的哲学世界观或文化元观念。通过对古代神话文本与哲学文本的对比研究并结合对神话得以发生的经验原型的具体分析即可发现,"黄帝四面"其实是一个与古代天道模式有关的神话隐语,各种与"黄帝四面"神话有关的文化(历史)现象只不过是作为文化元观念的天道模式的具体表现而已。由此,这个古老的神话就获得了忠实于神话原意的解读;而且,由于引入了文化元观念这一概念,从而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古代神话、哲学以及文化之间一体性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黄世仲享有“革命派小说大家”之誉,他的成名作历史小说《洪秀全演义》,其一,以史料记载为依据,以历史人物为“原型”,以“合情理”为基础,以“感觉力之宏大”为宗旨,具有小说的“演事”特性,其二,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史诗”型叙事文本,在叙事方式上,既继承了中国典型小说“讲史”之长,也表现了“写人”的性格发展和传奇色彩,运用了多人并进的“集束式”艺术结构,其三,在人物塑造上,采取了虚实相间,即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方法,作者“写人”有两个特点:改变传统小说的“脸谱化”倾向;写出了人物性格变化发展的轨迹,这是与许多晚清小说的最大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9.
学问一直为历代诗人所重视,“以学问为诗”却是在宋代形成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杜甫首先以赋笔写诗和以议论入诗,从而打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审美体系,开始关注诗歌中的学问典故、字词韵律。韩愈、李商隐为唐人学杜诗最有成就的两位诗人,他们的创作、诗学观直接影响了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以学问为诗”便在西昆派(以典故为诗)、欧阳修(化用古人诗句)、王安石(以史料入诗)等诗人努力下,到苏轼、黄庭坚达到成熟。特别是黄庭坚的诗学理论的提出,从而使“以学问为诗”从一种单纯的诗歌技巧上升为诗歌创作观。  相似文献   

20.
The Soweto Uprising comprised a series of protests led by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 Africa that began on 16 June 1976. Historians and political analysts concur that the Soweto Uprising was a watershed in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struggle and ushered in the demise of the apartheid system.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Soweto Uprising and related events in five purposefully selected South African secondary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for Grade 9 learners using the four dimensions of Morgan and Henning's textbook analytical model.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omission/inclusion of certain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omission of historical facts concerning the causes of the Soweto Uprising limits learners’ opportunity to make evidence-based, reasoned judgments about the topic; the us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to mediate the affective aspects of the Soweto Uprising is inadequate; the textual community that the history textbooks depicts lacks multiple voices and perspectives; and the narratives do not fully engage learners in complex and contested issue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history textbook authors adopt a multiple text approach to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and to enable learners to assess historical claims and assertions independe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