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秀梅 《考试周刊》2010,(12):226-227
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化学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提供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问题解决教学就是从问题出发,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思维的教学,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就是培养他们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一节数学课就是由一层一层深入的问题组成的,因此,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载体,好的问题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载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问题解决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呢?笔者仅从问题解决与教学目标、问题解决与教学艺术、问题解决与信息处理、问题解决与主体参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粗浅认识。一、问题解决与教学目标“有效地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果从静态的角度去理解知识,则注重的是结果,在教学中强调记忆、模仿和大量练习。从动态的角度去看知识,它不仅包括结果,更包括获得知识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数学教学就不仅是强调对基础...  相似文献   

3.
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课堂是教学活动的阵地,关注学生,注重教法已成为物理教师的共识。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朱晴 《考试周刊》2023,(20):78-8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问题意识、解题能力都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学生知识学习水平的表征。在教学当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具体教学当中应该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科兴趣,让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但符合新课程倡导的"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将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中,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下面,我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经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自然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思维方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过程成  相似文献   

9.
化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注重增强学生认识人与环境、自然共生共荣的意识,因此,在试题的问题情境中,出现的运用科学方法,提出、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试题已成为近年来中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教学中,应用发现教学法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智力,使学生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真正成为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必要、基础的化学知识是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生物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针对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提出4种教学策略:结合生物学概念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结合生物学实验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结合情境问题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结合实践活动渗透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探索借助化学知识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书是应该教学生会学,而不是教学生学会。”这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它明确的告诉我们教学中要讲究教学方法,要如何教学生掌握怎样学习知识的方法,而并不是呆板地把课本上的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在历史教学法中,改革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多方面能力已愈来愈为广大历史教师所共识。为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应使整个历史课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研究、探索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仲鸿月 《考试周刊》2014,(34):145-146
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文章针对当前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很少关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提不出问题、不喜欢提问的现状,探讨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成为所必须把握的教学要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知识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高等院校必须注意学生未来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学教学的意义和方法,在教学中注意渗透知识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综合意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渗透,打破学科束缚,全方位地、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思维方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渗透到化学教…  相似文献   

17.
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那么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在充分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故此本文详细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肖颖 《教育艺术》2015,(2):74+73
在现代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逐渐成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一个研究内容,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但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问题意识的增强和提高需要培养和激发。事实上,绝大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都处在潜在而缺乏动态表现的状态,大多数学生是不敢或不愿意提出问题的,因此,对  相似文献   

19.
戴国琴 《考试周刊》2013,(98):73-73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和重要条件。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践证明,阅读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初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数学再创造"活动,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之成为有效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