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说文解字》中说:"训,说教也。"所谓校训,即学校告诫学生应遵守的原则性准则。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和育人理念的集中表述,是对学校所坚持的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浓缩,也与该学校所属国家民族、所处时代及所在社会紧密相连。我们的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道,首先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承接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脉。无论是直接援引古训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还是运用语体文加以改造的浙江大学校训"务求实学,存是去非",南通大学校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源浚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坚实支撑。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人生百年,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启蒙,启迪文化自信之旅,可谓“蒙以养正,圣功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将是学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笔者将若干思考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立德”作为人生最高价值实现的追求高度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从家庭、学校、社会诸层面为“立德树人”作了部署,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高度,特别强调了“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文章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深入探讨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育人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命脉,也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要与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立足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从教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五个维度,阐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课程体系的基础作用、教学资源的支撑作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以及实践教学的拓展作用,借此全力提高育人工作的效率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东 《辽宁教育》2022,(2):74-76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职业技能特点.结合艺术类专业的特点,我校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从组织领导、意识形态、课堂教学、德育活动、评价机制等多维度,探索整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形成育人合力,全方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关系,阐述将两者结合的意义后,提出了相结合教育的方法,从分学段开展两者的融合教育、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开展校内教育活动、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融合五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委玉宝 《成才之路》2022,(10):141-144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融入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文章从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入手,分析中华...  相似文献   

8.
任春阳 《考试周刊》2023,(32):137-14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目前关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与生活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等问题。因此,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行与思的相关研究,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将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融入课堂中,能够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6):54-55
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传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创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现阶段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难以收获理想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素材的指导作用,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学需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教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信念和民族精神,也蕴含着坚实的文化自信底蕴。为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进路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并未充分重视,一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存有偏见。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象山县培智学校自2011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厚植育人根基:一是加强党组织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立德树人提供政治保障;二是积极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为立德树人提供关键载体;三是打造“四有”教师队伍,深入开展培根铸魂行动,为立德树人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让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后备力量。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之灵魂,确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之精神,锻造大学生艰苦奋斗之体魄。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方式为路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重要且基础的学科,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中,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时期,应当在语文课堂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思考,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课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玲 《英语教师》2023,(3):106-109
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阐述教育戏剧的内涵、特点及运用价值,并结合实例,探究运用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提出教师可通过探寻文化切入点、挖掘戏剧资源、活用戏剧教学模式、培养文化意识等途径实现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2016,(4):66
孟子文化是学校的本土文化,传承和实践儒家文化,既是优势,又是责任。为此,学校提出“学孔孟之道,做少年君子”校训。识君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涵养,提炼善良、诚信、礼貌、孝道等传统文化精华,在诵读经典中,浸润学生的灵魂。学君子。和学校教育实际相结合,大力提倡君子文化,开展君子教育,立德树人。做君子。把君子文化的学习变成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具体活动,培养学生做君子。学校开展少年君子教育,对孩子们来说,就是诚实守信、孝敬感恩、文明有礼。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让学生了解与认识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为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传统文化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应该从提升教师文化修养、设置传统文化实践课、改革英语教材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改革,从而为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仍面临着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学、思政课"单兵作战"等问题的困扰。为此,必须进行思想上的彻底革新,确立"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定机制,引导教师真正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打破思政课"单兵作战"的现状,构建"大思政"新格局,以更好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依托于文字、语言,而语文学科教授的知识是关于这些内容的,所以在传承、传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上,导致学生只能学习到知识,理解不了文章的内涵、深意,也没办法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从含义、意义、原则、策略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探究。  相似文献   

19.
认为教育属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为本是研究生教育价值的本质要求。指出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了培养环节虚置、教育属性削弱、考核评价机制错位等偏离育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现象。提出为肩负起新时代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根本使命,我国研究生教育必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价值观,建立健全育人为本的资源配置机制、制度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教育的根本,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说,没有文化就没有教育,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学校不是一所好的学校。文化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有资政、育人的作用。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的地方,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折不扣地抓好、抓出特色,使之成为创办特色学校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