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茶文化发展较快,茶学著作纷涌而出。《茶谱》是首当其选的优秀代表,它推崇饮茶新法,倡导叶茶冲泡。《茶疏》作为明代最具代表的茶著之一,论述涉及茶文化的各个方面,真知灼见俯拾皆是,堪称是一部综合性的茶史著作。《阳羡茗壶系》是较早的茶具专著,专记阳羡茗壶制作及名家并论及泥品和品茗用壶之宜。此外,《长物志》、《金瓶梅》则从文人雅士和市井百姓生活两方面反映了明代茶文化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2.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英译质量直接影响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以姜译《茶经》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操控理论,重点探究意识形态和诗学两个要素对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陆羽茶文化产业是传统茶产业之外的一个新兴领域,它属于文化产业范畴,隶属第三产业。陆羽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发挥陆羽及其《茶经》的品牌价值,可以直接带动中国茶文化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管理、茶学、茶文化都是陆羽茶文化产业的支撑学科。对陆羽茶文化进行研究,拓展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空间,是茶文化与文化产业结合的精品产业。陆羽茶文化产业涉及到纸质传媒业、广播影视产业、文化旅游产业、艺术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广告产业、教育产业等,已经悄然向这些相关产业与领域进军,并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4.
陆羽(733-804)作为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作者,他的伟大功绩不仅在于总结了前人的茶学经验,而且更主要地在于把中国文化的精神注入到茶事之中,在于他把饮茶从生活提升到文化的高度,正如同时代人封演在其所著的《封氏见闻记》中所描述的:“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兴。”随着茶文化热的兴起,对于陆羽及其《茶经》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起来。湖州作为陆羽的第二故乡,茶文化的发源地,如何加强对陆羽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茶文化的学术研讨,而且对于加强地方文化研究、促进中外交流,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国茶文化:583,农业考古:463,中国茶叶:366,茶艺文化:358,文化节:273茶文化:9603,茶艺:1574,茶馆:1036,趋势分析:667,茶文化活动:656,陆羽:647,发展现状:609,中国茶文化:595,农业考古:592,茶文化研究会:582,文化节:466,茶学:460,中国茶:443,茶史:441,中国茶叶:441,茶会:386,茶艺  相似文献   

6.
以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和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中外的浙江省湖州市,于1990年10月25日至26日举行“陆羽与茶文化”学术讨论会,正式成立了“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来自北京、天津、江苏、湖北和浙江等省市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及有关单位的代表,与日本国里千家浙江省茶道研修团团长多田侑史先生、顾问布草潮汛教授及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员、日本国小川流煎茶家元小川后乐先生等24位外宾,共聚湖州大厦15楼会议厅,研讨陆羽思想、生平事迹、《茶经》与茶文化、茶与人类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阳农专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1982年创办了茶学专业,累计培养各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2000余人;并从2003年开始增设“茶文化”专业,目前招生范围已扩大到福建、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山东、贵州、黑龙江、辽宁等省区;在校学生200余人。2005年正式招生茶文化专业(艺术类)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原茶学)2个专业。信阳农专茶学专业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非常重视实训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文化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时期,1000多年的发展。通过对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茶叶生产,贡茶的发展,茶道、斗茶、茶类的改革与发展,茶具和饮茶技艺的发展和茶书、茶诗、茶画、茶文化对外传播等分别进行了考证,提出中国的茶文化在唐代形成的基础上,在宋元明清时代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宋元明清时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奇葩,早为文人墨客所喜爱。上世纪末,茶文化逐渐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分支,最开始是针对茶学专业学生开设,后来逐步进入各类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目前已经有一些大学将其设为一门专业,有的大学将其作为公共选修课(即通识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情操。师范院校重在培养中小学教师,育人德先行,因此普及传统的中华茶文化有特殊意义。侧重茶文化的人文性,有选择讲授茶的基础知识。目的是  相似文献   

10.
福建乌龙茶独具特色,产业经济地位突出,但却面临生态环境恶化、产品质量下降和其他省乌龙茶冲击等挑战,必须通过构建生物学、生态学、法律、茶文化等多重保护体系进行保护。福建乌龙茶的生物学保护包括保护种质资源、品种性状和遗传的多样性;生态学保护包括建设生态茶园及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延伸产业链;法律保护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主;福建乌龙茶文化保护包括保护加工工艺、功夫茶艺、茶俗、茶礼、茶传说等。  相似文献   

11.
传统茶文化应是传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统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有利于调节师生的情绪,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启发智慧.传统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可包括茶礼、礼道、茶具等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现在已蜚声海内外,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叶从种植到饮用,以及形成独特的文化,乃至向海外传播,佛教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佛教茶文化形成过程的历史考察,诠释佛教与茶的内在联系,撂讨佛教对唐宋时期茶叶的种植、名茶研制、饮茶技艺的提升、茶文化的丰富、茶道精神的萌芽,以及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以期明晰佛教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的发源地,从周代起酒文化已经走向成熟。进入唐代后,酒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茶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范式开始登上舞台。唐代茶文化生活范式的形成得益于发展基础的已然构建、茶艺定型化和茶道思想的孕育、茶与文学艺术的深度融合以及茶学著作的集中涌现等。在此背景之下,唐代社会文化生活实现了从酒向茶的转型变迁,出现了褒茶贬酒、以茶代酒、茶酒争雄、茶酒互补四种茶酒文化价值观。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动力机制,而这一转变从侧面揭示了唐代中后期时代精神的历史转向,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中韩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儒、道、佛教在茶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很早便传入邻国--朝鲜半岛。韩国茶道虽历史悠久,然而流存至今的茶书却十分稀少。历史上第一部有关茶的巨著是《东茶颂》,作者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茶禅师草衣意恂。《东茶颂》集中记述了茶在朝鲜半岛的种植,借茶诗的形式论述了茶的哲学理念,体现了草衣关于茶的哲学观和世界观。《东茶颂》奠定了研究韩国茶风、茶文化之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思茅市是普洱茶的故乡,素有“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之称。思茅第二小学“小茶通”中队的队员们以了解、宣传普洱茶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寻访普洱茶文化”系列活动。寻普洱茶:队员们通过读书、上网等方式,查找了关于普洱茶的历史、传说、茶源、茶马古道、茶树、种植、采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茶习俗包括了制茶习俗、饮茶习俗等内容。通过详细说明蒙古地区制茶.饮茶的饮食生活习惯,对各地区茶习俗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共同点和普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阐释.不仅对茶用具、茶习俗等表面形式进行研究,还对蒙古人民族意识、心理特点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了茶文化的内在文化特性,认为茶与茶习俗不单是饮食对象与生理需要,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需求与享受。  相似文献   

17.
我国饮茶简史与茶文化发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是茶的故乡,有关茶的一切知识、饮茶习俗、加工、栽培技术和茶文化等,最初都是由我国直接或者间接地传出的。通过对茶的起源、饮茶历史和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浅析,阐述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饮茶概况与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旅程。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是指整个茶事活动发展过程中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广义茶文化中的"精神财富"部分。审美意蕴就是审美对象里面所包含的理性内涵。茶文化的审美意蕴是茶德精神的审美性内容和形象性表达。雅包括了正规、标准、规范及正直之意,是我们对美好、高尚而不粗俗的一种愿望和精神追求。中国茶是天然、健康的饮品,但最能表达它的显著特色是其具有超乎一切之上的人间情味和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19.
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研究是提高茶产业软实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与普洱茶文化研究的现状对比,指出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存在的严重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六堡茶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六堡茶文化研究机构设置、加大六堡茶宣传力度、打造"中国六堡茶名茶茶城"、打造"中国六堡茶都"、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作多种形式的六堡茶文艺作品等主要对策,总结出六堡茶文化研究及文化产业开发借鉴"普洱茶模式"过程中切忌盲目照搬,要精确、深刻提炼出六堡茶精神,形成"天下六堡"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普洱茶与普洱茶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是普洱茶原产地和发祥地,普洱茶的种植历史和原生历史源远流长,茶树类型齐全,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活化石;普洱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思茅应打好“普洱茶文化”这张牌,逐渐把思茅市建设成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独特性且茶文化氛围很浓的“中国茶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