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一年来,解放军报社内部开展了热烈而有序的评报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业务学习和研究形式,对于推进军报的新闻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是对一年来报社内部评报的回顾,实际上也是对军报一年来实施新闻改革、改进和加强报纸宣传的一个很好的总结。文中提出了报纸宣传、新闻改革中一些带规律性 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2006,(3):F0003-F0003
聂世勇同志现任平顶山矿工报社社长、总编辑。今年47岁,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他从1998年5月任平顶山矿工报社社长、总编辑以来,与报社领导班子一道,坚持“两个轮子一起转,两个效益一起抓”的工作思路,在内部改革和管理上大胆探索,狠抓报纸质量,构筑精品工程,实现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高”。自1998年11月平顶山矿工报获得“全国二十佳企业报”荣誉之后,报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5年先后获得“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全国先进企业报”、“中国媒炭…  相似文献   

3.
蒋光明  杨民生 《新闻界》2005,(5):12-13,11
行业报的“生死抉择” 目前,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有71家会员单位.就这71家单位而言,他们对转制的适应能力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报社,基本具备转制条件,用人、分配、财务三项制度改革已经完成,自己积极要求转为文化企业的,有17家,占24%.这些报社大多是进入市场比较早,发展比较快的.如《中国计算机报》、《中国保险报》已经被批准作为改制的试点单位.《中国汽车报》、《人民邮电报》等报社也正在积极申请转制;第二类报社,经过多年改革,转制有一定基础,但用人、分配、财务三项制度改革尚不够完善,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这类报社大多是国务院各部委或行业协会主管的行业报,有48家,占68%;,第三类报社,一般由于所属行业性质或规模方面的原因,报社也比较小,如果转制为企业,脱离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报纸可能办不下去.这类报社是少数,约占8%左右。  相似文献   

4.
报社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何适应形势,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这是每家报社都在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江阴报1989年元旦正式复刊,短短的4年多时间,已从周二刊过渡到周四刊,发行量从1.5万份上升到3万多份,报纸事业可算是“超常规”发展。在报社起步晚、人员新、人手紧、基础弱的情况下,江阴报能这么快的发展,而且越来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大胆在报社内部进行了一番“壮身强骨”的改革,较快地造就了一支政治上强、作风上硬、业务上精的采编队伍,使报纸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改革用人制度实行双向选择办好报纸关键靠人才,报社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多年来,国家事业  相似文献   

5.
吕华麟 《传媒》2007,(1):31-34
行业报现状 从报社管理机制和经济状况分析,行业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已经实行市场化管理.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以及财务制度都已按照市场化管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市场中有生存与发展的活力.这类报社是少数,主要是新兴行业的报纸,如IT行业.  相似文献   

6.
《有色地质报》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主办的一张半月刊企业报纸,1385年3月创刊,已走过十年了。 这十年,是《有色地质报》不断发展的10年,报纸的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报先后在中国有色记协、全国地质行业报,全国企业报、陕西企业报和陕西新闻奖评比中有28篇文章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在全国首届企业报展览中荣获三等奖。报社先后被评为局级和局机关先进集体。我们的基本经验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首先,局队两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是办好报纸的关键。创刊以来,局党政领导十分关心报纸的编采出版工作,关心报社的成长,关心报社的定员、经费等问题。并经常为报纸写稿件,有的领导还亲  相似文献   

7.
报社编辑部建立内部评报制度是实施民主办报,提高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正规的出版报纸的新闻单位大多数都设有“评报栏”。但是,有不少新闻单位的评报活动或流于形式,难以持之以恒;或方法不当,显得力度不足,从而致使评报活动事与愿违。 山西工人报社在总结以往评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98年元月一日起,重新制订评报方案,设置评报奖金,建立了新的评报机制,评得报人一个心眼办报,评得版面活龙活现,评得稿件好中求好,评得报纸质量大有提高,全报社呈现一派相互学习,你追我赶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湖北襄阳报从1976年至今,已形成了一支有三千多人组成的评报队伍。这支评报队伍绝大多数是报纸的热心读者和通讯员,他们结合实际,对报纸评头品足,提出了不少好意见。据统计,去年襄阳报共收到读者评报信稿四千多件。在新闻改革中,他们还配合报纸调查读者需要,开展读者“点菜”活动,对报纸改革,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引导评报员围绕报纸改革进一步搞好评报活动,报社帮助他们着重解决怎样抓住重点,据事论理地评报。通过参加报社的一些评  相似文献   

9.
为了逐步把报纸办好,从去年初以来,《泸州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形式的评报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读者评报。读者评报,第一个发现报纸差错的,报社按差错不同种类给予奖励。评议信件在报社编辑部传阅,或张贴出来供大家阅读。特约评论员评报。我们聘请了10位特约评报员,请他们按报社排列的顺序,每人每月评一期《泸州报》,他们评议的报纸和评议报纸的书信,在编辑部内部传阅,然后统一保  相似文献   

10.
王彩艳 《今传媒》2006,(11):30-31
《西北信息报》与《西南信息报》、《粤港信息报》等十多家报纸,同为1984年经济大发展时期应运而生的行业报纸,为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理事单位。1998年行业报整顿时,《西北信息报》划归陕西省经贸委信息中心。这些年,虽然报社在报纸发行、广告经营、记者聘用等方面,基本实行了市场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地、市、县报包括企业、专业报纸在内,人们议论得较多的问题,是怎样加速提高编采人员队伍的素质。这些报纸与省、市一级报纸相比,习惯上称之为“小报”。一般来讲,小报人少事多,条件也较差,如何使报社的编采人员找到一条加快提高业务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的路子,是小报新闻改革中一个较突出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地、市、县报和专业报纸的不断发展,报社的干部队伍有很大变化。相当一批领导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报没看头,是企业报从业人员无能么?素质差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报社人员只被当作宣传干事、办事员看待,还不如其它部门办事员有实权。企业的行政、党委,要求企业报纸和其它处室一样,贯彻领导意图,直接地为企业经营和生产服务。指令性太强,管得太紧,这是企业报活不起来的症结。企业报要想改变面貌,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 一是要扭转把报社当作企业机关处室的作法,党组织和行政不要像对待其它处室一样对报社发号施令。除了大政方针,报纸登什么不登什么,由报社自己按新闻规律决定。报纸有权批评、评论同级(暂且不说上级)单位的工作,企业领导应大力支持报纸开展批评。企业各级领导和机关有义务为企业报记者采访、调查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隋冬 《新闻知识》2001,(3):48-48
自 1998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署整顿内部报刊后,绝大多数企业内部报纸,一夜之间全变成了改为“内部资料”保存下来了。有的大型企业还将企业报改为日报,有的改印彩报,还有的扩版增刊,由过去的半月报、月报改为周报、周二报等。这说明,无论从企业领导、机关,还是职工群众,仍然需要自己的报纸,这就决定了它存在的价值。   但凡事都具有双重性,企业报扩版增期自然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稿荒”的矛盾在相当多的企业报表现得十分突出。企业报定编有限,像笔者所在的这张本月报、报社定员仅两人,且编、摄、采、发、投等等全权总…  相似文献   

14.
《南通大众》报社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先后办超时装厂和玩具厂,实行以厂养报,增强了自身的活力。《南通大众》报是江苏省南通县县报.周二刊,发行量二万余份。这几年,随着报社人员逐渐增多,印刷物资不断调价等原因,亏损逐年增加,而且财政部门拨给报社的经费有  相似文献   

15.
“盯版”一词,辞典上没有。但干过小报和企业报行当的人想必是都懂的。盯版是报纸校对前的一道工序,与排版工作相结合,是报社派员“盯”着排版工人依照编辑设计的报纸版样,把文字、线条、照片、图案等组合到铅版上去。对于规模较大的报纸来说,盯版不作为一道工序单独存在,可是在一般的小报特别是企业报,离开这道工序,报纸就几乎出不成。这是因为:一、多数小报和企业报不拥有专门的印刷厂,凡承接报纸印刷任务的社会小型印刷厂或企业内部印刷厂,也只是把印报纸作为很多项印刷任务中的一项,没有为印报纸准备足够的物质材料,如花边、线条及随时用来调节和填补版面的小图案等。二、这类印刷厂的排字工人一般  相似文献   

16.
如今,随着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差错也随着增多。如何消灭差错,已成各大报社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平顶山矿工报》在降低报纸差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平顶山矿工报》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两年以其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下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作为一家企业报,在全省150多家党委机关报、企业报中,在采取编校合一的情况下,得到这一殊荣,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得益于报社领导的严格要求、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编辑对报纸负责的强烈责任心。  相似文献   

17.
出版要闻     
近日,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给予 中国化工报社等55家报社通报批评的通知》。通知称:为维护报纸出版、发行秩序,经与国家邮政局报刊发行局协商、中宣部同意,我署报刊司于今年8月发出了《关于2001年报刊征订发行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报社在征订中坚持一报一邮发代号的原则,报纸的专版、专刊不得单独配给邮发代号。但是,在 2001年的报刊征订中,仍有少数报社没有坚持一报一邮发代号原则。为严肃报纸出版管理纪律,维护报纸发行秩序,决定对中国化工报社等55家违规报社通报批评。这55家报社包括中央及北京地区37家,占林…  相似文献   

18.
改革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劳动报是上海新闻界最早实行内部改革的一家日报。从1993年1月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报社不仅对报纸版面进行了改革,而且在报业管理上大刀阔斧搞改革,报纸的版面由四开四版周六刊扩版为四开八版日报,今年元月又推出彩色版月末刊;报纸的质量稳步上升,采编人员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去年共有21人次、24篇作品获全国及市级好新闻奖,有的还获上海好新闻—等奖。报纸的发行量保持上升势头,自费订户猛增3.8倍。报社坚持每年一次双向选择工作,一大批年轻的、有志于新闻事业的记者编辑走上部室主任岗位,为报社发展增强厂后劲。近两年来,劳动报的改革,可谓“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是报纸的质量,队伍的素质;另一个“轮子”是提高报业管理求效益。由于报业管理不断完善,促进报纸质量稳步提高,受到社会的好评,硬件建设步伐加快,报社的经济效益连续翻番。  相似文献   

19.
《山西工人报》创刊于1984年3月。15年来,在省总的正确领导下,报社上下面对形势和任务,去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进行了不间断的改革。尤其是1996年改为对开周六报以来,报社编委会更注重了整体改革,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实际出发,确立“三硬三软”的报纸格局每周六张报纸怎么出法?报社编委经过分析认为:不能把报纸办成千  相似文献   

20.
罗鹏 《新闻前哨》2012,(8):104+108-104,108
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对行业报社来讲既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参与市场竞争的压力。笔者认为,报纸作为报社的核心产业,在转制中转型好不好、适应市场"转身"快不快,能否办一张符合行业要求、贴近读者需求、满足市场需要的行业报纸,是报社转制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一、做强舆论引导,提升报纸的公信力行业报的优势是能够在专业领域内进行专业、权威的报道。即使在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后,这个优势不能丢,而且应该更加强化。因此,转制后的报纸,要坚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闻立报为核心,做强做实、做深做透行业新闻内容,突出自身特色不断创新,着力提升报纸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