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I0016-I0019
【导读】随着全球第一台“云计算机”一起发布的,还有紫光股份的三步走“云服务”战略。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众》2009,(12):40-40,F0003
大计算机来了!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亿次以上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由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10,(11):2-2
近期,我国首台高端容错计算机在金融示范应用系统成功启动上线测试,这标志着我国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研制实现重大突破。“第一台高端容错计算机样机研制完成,意味着我国在金融、电信等关键领域高端计算机一直被国外垄断的现状即将被打破,并有望实现这类信息化建设重大装备的自主可控。”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表示。  相似文献   

4.
自从有了电脑,人们就梦想着有一天能让电脑的“智商”达到人脑水平。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机,它利用齿轮的咬合转动体现数字之差的规律。1833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准备设计更高级的机械计算机,提出了“全自动化计算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革新》2009,(10):30-30
在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银河”机房里,矗立着一台由7个机柜组成的圆柱形机器。这就是该校于1983年12月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能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自1945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入80年代,一些国家在研制第五代计算机时,发现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理论极限,即集成电路为平方毫米十几万到几十万个元件,但难以达到百万个元件,即使集成度再提高,其运算速度也难以解决。因此,世界上发达国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14,(10):6-7
今年正值“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逝世60周年,6月初,英国科学家宣布,一台超级计算机首次通过“幽灵测试”,使它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具有人类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设备。作为现代计算机概念的缔造者和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数学家之一,图灵率先提出的测试似乎很简单:如果一台计算机通过对话能使人们认定它是人类,那么这台计算机便被认为具有智能。  相似文献   

8.
目前,由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与中国科协科普部共同举办的“科技照亮金土地IT科普百城行”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此项活动通过直接面向基层举办IT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组织爱心捐赠、开展技术讲座和培训等方式,将“科技兴农”、“信息助农”、“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旨在推动基层科技文化普及和信息化建设。第一阶段向全国100个县市分别捐赠5000册图书和两台计算机,帮助基层建立“爱心图书馆”,疏通基层群众获得科技信息的来源和渠道。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发展最迅速、竞争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技术领域,其核心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其基础是微电子技术。 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差不多提高了1亿倍。计算机现在已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年销售量数千万台的巨大工业。在计算机的发展中,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特别关键的作用。1965年Intel的创始人之一Gordon Moore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在一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将会翻一番。迄今为止,技术的进步一直很好地遵循着这条定律。如今在CPU芯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I0014-I0015
[导读]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云计算机”——“紫云1000”日前问世,标志着我国在云计算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在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中,电子化建设由开始时的“微机开路,应用先行”,正向应用大中型计算机进行网络建设转移,并已取得可喜成果。 农行北京市分行先后投资1.3亿元,购置各类计算机946台,其中,IBM9672—R11大型计算机两台,配套设备2480台(件),自动柜员机34台,POS200台,近80%的对外营业网点实现了办公自  相似文献   

12.
我是在初中时接触编程的。那时父亲厂里买了一台微电脑,而我父亲,当时正好可以接触到这台微机,于是,颇具战略眼光的父亲便开始帮我寻找各种书籍资料,让我学起了计算机。 第一眼看到它,我就被吸引住了。那是在当时也很差的一种名叫“R1”的微机,可是颜色实在漂亮,典雅的奶黄色,配着深绿的按  相似文献   

13.
“国家火炬计划”生物质复合气化炉生产线第一台机组在湖南省桑植县投产,日产300台。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1月12日,美国五角大楼军事计算机中心的数万台微机终端上,突然同时出现了一种形似蠕虫的符号,这种“小虫”使这个由25000台计算机组成的庞大网络中的6000台微机瘫痪24小时,一天中造成了1亿美元的损失。不过美国人还是感到庆幸,因为这一天没有发生战争。 1989年10月13日星期五,荷兰全国的10万台计算机突然全部失灵。同一天,英国、法国、美国、瑞士的难以计数的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I0005-I0006
“秃鹰群”超级计算机由1760台索尼PS3游戏机组成,它是美国国防部最快的交互式计算机。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之一,那么未来计算机将会向哪方面发展呢?对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余玮 《金秋科苑》2010,(15):69-71
他带领战友们成功催生了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1号”,从此终结了中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尴尬历史,开辟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8.
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主持“通信处理机网络系统”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多台异种计算机联网。他,主持规划、设计并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公用数据通信网;他,主持设计并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网络融合;他,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之父”,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公用数据网的开拓人——刘韵洁,一个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执着追求、勇于创新、坚持到底的人。  相似文献   

19.
1945年,美国两位年轻工程师莫克利和埃克特,提出了一个叫做“高速电子管计算装置”的制造方案。1946年初,美国一武器试验场在为部队提供武器火力计算表上遇到了困难,急需快速计算工具。于是,他们在美国陆军部的资助下,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从前的计算机相比,效率提高1000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之一,那么未来计算机将会向哪方面发展呢?对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