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解读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清 《教育与职业》2007,(27):166-168
现代师生关系是在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和创新而形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在现代社会民主化思想和人文教育理念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师生关系.文章从现代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和层次性分析、形成基础、主要特征等几方面综合分析了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二元对立的师生观一直束缚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来剖析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以对建构21世纪平等、民主、理解、对话的师生观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活跃、最特殊的一部分,它能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师生关系的解读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将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引入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界定受其影响,在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的整合中体现其动态性。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二元对立的师生观一直束缚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来剖析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以对建构21世纪平等、民主、理解、对话的师生观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师生关系奉行师重生轻的理念,它具有极其浓厚的传统道德文化内涵,传统道德与国家政策一起维系着这一教育传统的延续。随着社会逐步发展、民主法制观念的深入,高校师生关系在法制化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在转型。如何针对现实情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必须确立师生平等思想,从转变观念出发,从法律的角度全面推进和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议师生关系是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简称师生关系,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师生关系,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对师生关系的研究,也有若干的缺陷和不足.从法的视角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在这方面,学者们研究得不够,"甚至无人问津".①因此,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今天,从法的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近年来"因师生冲突引发的法律诉讼呈上升趋势"②的客观现实也迫切地要求人们从法的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思想和后现代课程的悄然出现,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呈现在人们视野中。我国试行的新课程吸收了后现代课程的精髓。要真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必须正确解读后现代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否则,就会填新词、唱旧曲。改革的宗旨就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和谐社会环境的倡导下,教育被赋予了全新的理念.教育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认识学生的合法权益,处理各种法律关系,特别是充分认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在此两者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是教育现代化行进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就法律架构下的师生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求建立更加规范、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主体为主体群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本文提出了主体群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作了界定,简要阐述了主体群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主体群视角解读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问题,以及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易斌 《成人教育》2004,(11):58-59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每位教师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全新的教育观念,优良的师德风范,去开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文从仪表大方、关爱学生、作风民主、诚信为本、服务学生及教导有方六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良好师生关系中应具有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主体为主体群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本文提出了主体群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作了界定,简要阐述了主体群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主体群视角解读了学生和教师的关系问题,以及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法律意义上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的师生关系奉行师重生轻的理念,并由道德和政策予以维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权利意识的增强,法律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其内容包括行政法意义上的管理关系和民法意义上的平等关系。必须确立师生平等思想,从转变观念、行为合法、实施救济诸角度全面推进和完善师生法律关系,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媒介对师生关系的建构功能--师生关系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媒介与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学中一个极受重视的概念,但以往的研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即形成关系的物质实体——媒介这一构成师生关系的通道。媒介在传播学中是指凡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概念。[1]它由物体、符号和信息三个要素构成,对传播中的各个要素起着相当的影响作用,是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的联系纽带,又影响传播内容的传达和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2]教学作为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教育传播的范畴),必然也要受到其采用的媒介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媒介对师…  相似文献   

16.
3.教师的个人影响力 (1)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制约其权力影响力的因素莫过于知识的多少了。由于教师掌握着对学生来说重要的资源——知识,导致教师具有法定权利以外的权力。当教师行使这些权力的时候,即使触犯了学生的法定权利, 也不会招致学生明显的、强烈的反抗行为。而这种权力恰恰是其他人(除父母或其他亲人)所不具备的,这构成了教师的特权。对学生来讲,教师乃是知识的化身,因此  相似文献   

17.
尚武 《中国考试》2007,(3):25-28
从法治视角解构“考试权力”与“考试权利”的秩序格局,并以之为考试立法和考试管理实践提供些许的启示是本文的写作目的。一般意义上理解,考试即一种手段,一种测评标准,一种程序,其实质是“通过测量过程,按一定的标准把人某方面的特征加以定量和定性的描述,以便实现鉴别、诊断优劣的目的”。追溯历史,我国通过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来开发和利用社会人力资源的历史肇始于隋唐时代的科举制度,它在我国产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勾地制度的源起及引入到中国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勾地制度的运作程序。在介绍勾地制度合法性的基础上,提出勾地制度是一种兼有民事法律和行政合同性质的勾地行为,并从合同法角度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权利是法定的,它包括社会生活权利和职业权利两方面。我国法律对教师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是全面的。但现实生活中我国教师尤其是处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却长期处在权利缺失的困境中。教师维权意识不强,维权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应了解维权的途径,多渠道地去寻找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20.
正一德里达之好客好客在古罗马是指个人、家族或城市间从对方获得膳宿和受到保护的各种协议。18世纪,则指人们可以在自己家免费接待他人的自由。[1]德里达好客的概念是一个由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构成的悖论,或者说是一个有条件的好客和无条件的好客组成的矛盾体。前者可称之为好客之法,后者可称之为好客之道。好客之法是说权利和义务总是有条件的,它决定和衡量宾主的权利、职责、义务。无条件的好客之道是把自己的家给予外人,使其独立,不求名分、回报、补偿,即使是最小的要求也能满足。陌生人被给予无条件招待,不需任何确认或质疑,是纯粹的、开放的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