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书,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讲课思路的直观。好的板书,具有启迪思维、发展智力、增强记忆培养能力等功能。语文讲读课的板书设计除了应做到准确、精炼外,还应考虑到课文的内容、表达方式、文章与重点训练项目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确定设计的着重点。有的课文标题即是文章中心,宜以标题为着重点进行设计;有的课文是以某重点句表达文章中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质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区别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就是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确定性和辨别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 ,要发展学生的智能 ,首先必须加强他们思维品质的培养 ,把它作为发展学生智能的突破口。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思维。一、从课文题目入手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复杂的课文内容作概括、归纳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的特点。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 ,注意从课文题目入手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教《丰碑》一课时 ,我先在黑板上写出“丰碑”一词问学生 :“你们知道什么是丰碑吗 ?”学生回答之后 ,我又在“丰碑”前面加上“晶莹的”…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合理而又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了解“教”、“学”双方的情况,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进程;而且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开扩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所以,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总是在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科学而精当地设计课堂提问。 那么,课堂提问的设计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一)适应学生的接受心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被动在于学生学习课文的心理过程,总要顺从教师的引导,受制于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主动则在于学生要停止无关的心理活动,排除内外干扰,专心致志地去欣赏和领悟课文的精  相似文献   

5.
刘侠 《现代教学》2008,(7):58-58
“同文异构”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教研活动方式之一,其形式是利用同一篇课文根据不同的年级(班级)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授课。“同文异构”的实质是深入探索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特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一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采用比较法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有效方法。采用比较法教学,让学生在比较中抓住本质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现行语文课本每一个单元里的课文具有许多共性,文体基本相同。每一个单元里又分讲读,堂上自读、堂下自读三类课文,教学要求不尽相同。对于讲读课文,教师要精备,重点讲授,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  相似文献   

7.
魏仕华 《文教资料》2005,(3):107-108
“联想——迁移”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认识能力相统一的过程,而作为这一过程的基础应该是学生合理思维方式的形成,在这种合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又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学生的实践活动反映在学生头脑中并固定下来,才能实现对学生智力的培养。教学过程本身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源头活水,思维的合理形成只能是教学实践的逻辑过程的能动反映。如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能动地解决实际中的各种新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首先是从教师所主持的各项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思维发展的一般方…  相似文献   

8.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是以整体原理为指导,把一组课文作为一个教学单位,以读写训练为核心,正确处理发展语言和思维、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整体联系,注重教学的信息反馈,使每一单元的阅读训练,形成学生立体式的网络知识结构,以期达到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整体阅读效果。其主要教学程序是: 第一步,定向阅读。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引导学生通读全组课文,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自觉地、合理地确定阅读的方向,了解单元内容的“知识链”,明确主攻目标。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阅读的目的对整个阅读活动起着定向作用,指导、制约着阅读过程的展开,直至达到预想的结果。如果学生在阅读时能根据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思维常常处于欲动状态,因而教师要利用这一有利因素,通过提问,让学生参与动口,以训练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听课中发现,同样是师生问答,实际效果却不一样。效果逊色的主要原因是问题设计欠妥。诸如:①为问而问。问题设计细小、琐碎,学生的思维难以连贯。②缺乏一定难度如:“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没有什么难度,有的看书即可答对,有的几乎不用动什么脑筋就可以随口答出、③抓不住重点,提问太泛,平均使用力量,致使课文的重点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一、正向思维,直插中心在一篇课文中,或一词、一句、一段,或标题、开头、结尾,只要能牵动全文,就可以考虑选择作为教学这篇课文的“突破点”。教学时引导学生按照课文自然顺序,让思维沿着正面方向探寻“突破口”,直入中心。  相似文献   

11.
教学,有“教”有“学”,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意教给学生如何“学”的方法,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学生学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重要的是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其思维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他们摸索前进,在“做”中获得提高。一、观察  相似文献   

12.
课文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陶冶情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力的凭借物。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想象力等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超越作者的认识和体验,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表现形式等提出新问题,形成新见解。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八个切入点。 1.变换课题训练。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有的表示中心、范围,有的暗示体裁、人称,有的显示物理、动量。就一篇文章而言,作者根据需要可取不同的题目。因此,教师要因文而异,在学完一…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培养语文能力,而在进行上述两项活动时,又必须把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作为教学目标。下面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作法。 发展思维。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在剧本《伽利略》中写道:“思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语文课就是要给学生以思考的快乐。教师应从教材实际与学生实际之间找出矛盾,带进课堂,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细心捕捉,及时点燃处于朦胧状态的智能火星。每上一篇新课文,我都要根据教学目的设计一些新问题或新练习,以启开学生的心扉,打开他们的思路。如教学《失街亭》一课,我是尽力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挖掘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多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促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给课文续编故事。结果学生兴致盎然,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小羊一转身,狼掉进了河里。”有的说:“这时,来了一位猎人,开枪把狼打死了。”还有的说:“可怜的小羊无力挣扎,成为恶狼口中的美餐。”……众说纷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诸如这类寓意深刻、结尾含蓄的课文,我们都可这样做。如《坐井观天》、《骆驼和羊…  相似文献   

15.
一、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从人的智力结构来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注意充分挖掘教材里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有机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语文课本第二册21课是看图学词学句。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九种蔬菜的插图和名字:“菠菜”、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离不开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没有积极思维的教学是气氛沉闷效益低下的教学。教学中,学生究竟如何思维,如何通过思维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教学法极为关注并试图解开的“黑匣子”。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变思维迟缓为敏捷 教学过程中,若细加观察,不难发现,有的学生思维如一潭死水,不能迅速地集聚、撞击、发散。教学过程实质是感知、理解、运用、巩固的过程。思维迟缓的学生进入教材慢,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思路。一篇课文尤其是新颖独到或主旨内隐的课文,既不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思维的核心是智力,发展思维也就是发展智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尤其是经典名篇,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其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总是与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相结合的,作为语文教师,应通过这样的课文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以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小学生思维程序的优劣正误,直接影响其知识掌握的质量和智力发展的速度.全面地激发、引导与优化学生的思维,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歌德说过“要教会学生用两只眼读书,一只眼看纸面上的话,一只眼看纸的背后。”怎样才能看到纸的背后呢?靠的就是思维能力。可见,思维是个体思维活动智力特征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课程的基本规律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从部分体验回到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通过精心设疑置问,让学生感知文章,深入细研文章的各部分内容,加深对课文的整体理解,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相应的思维训练,沿着感知——理解——探索——发挥的方向逐步登上智力发展的高峰。情感,是人感知事物最敏感的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黄静蕾  章馨月 《海外英语》2023,(22):172-174
批判性思维是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思维品质”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若要达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目标,则需采用“阅读+思辨”教学模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阅读圈”教学法与此模型高度契合、环环相扣。故该文将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So Close Yet So Far这篇课文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将“阅读+思辨”教学模型与“阅读圈”活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