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没有情感的数学教学是苍白的、低效的。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没有情感的数学教学是苍白的、低效的。心理学理论也认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即外界事物符合我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我们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和愉快、喜欢、羡慕等内心体验,能充分发挥其积极的情感教育功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激情飞扬呢?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两位名人道出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原因之一。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教育新形势下尤为重要。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情感的培养,使得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师自身对数学的情感和投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励和感化学生。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就会把这种良好的情感迁移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5.
谢煜 《考试周刊》2011,(50):79-80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使他们产生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我们要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让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话中,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获得知识,点燃智慧,体验学习的乐趣,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积极地钻研数学,从兴趣发展到志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相似文献   

7.
数学情感通常被理解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的情感态度。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消极的情感态度却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和恐惧。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使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和喜悦。  相似文献   

8.
曹正国 《考试周刊》2013,(87):60-61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情感交流的活动,数学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而且是师生真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激发与共鸣的过程。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更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流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识,从而形成对数学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态度。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创设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远比情绪高涨时低很多.没有好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宽松、生动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思维碰撞的场所,如何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而知识是不能被动传递的,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我们知道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概括性强,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直接,就更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困难。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陈海东 《考试周刊》2011,(44):80-81
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就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学生如果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一定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周桂兰 《广西教育》2007,(10A):39-39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领域,数学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婷婷 《小学生》2013,(7):15-15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是学好数学的催化剂。学生如果把学习数学的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相结合,将会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的体会是:一、增进师生情感,调动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喜欢数学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情感效应。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热心,会转化为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含有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和抽象的概念、公式,学生学起来很枯燥,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乐教""乐学"为特色,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与"情感与态度"和"知识技能"与"解决问题"并列为四大目标,体现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体验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反映出时代精神.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中,指出学生要"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能积极地"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