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生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大行其道"的今天,主题性新闻报道显得"形单影只"。但不可否认,主题性新闻报道在各类主流媒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仍是各类报道中的重中之重。所谓主题性报道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这种报道往往是集新闻  相似文献   

2.
主题性报道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如何增强主题性报道的可视性、真实性和新闻性,一直是电视新闻人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用"心"认识主题性报道的重要性、加强主题报道的新闻策划、发现报道细节、提炼主题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主题性报道,增强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主题性报道是当前传统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最重要、也是占比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这类报道却常常并不叫好。所以,主题性报道亟需转变话语体系,通过概念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情节化的叙述结构、人文关怀与多维角度的叙述立场融入百姓话语体系,实现新闻表达的有效呈现和新闻价值的本质回归。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主题性报道转变话语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主题性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主流媒体的主题性报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报道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将以中央电台的新闻实践为例,在梳理主题性报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媒体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主题性报道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5.
梁云 《新闻前哨》2013,(10):48-49
主题性报道,是党的主流媒体占领、掌握舆论,主动引导、宣传的重要方式。然而,相比于事件驱动的动态新闻报道,以观点驱动的主题性报道.更难通过电视新闻的方式表达。因此,电视媒体正在寻找这样一条出路:让主题性报道去掉宣传味、工作味、报告味,提升新闻性、时效性、思辨性。  相似文献   

6.
主题性报道是当前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是弘扬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的主题性报道往往存在说教味浓、手法单一、缺少冲击力等一系列缺点,这正是漠视受众需求、轻视受众兴趣共同点的结果,自然也就弱化了主流媒体的"喉舌"功能,从而影响了新闻舆论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7.
探索新形势下时政报道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类媒体在"三贴近"、突出新闻性、创新形式等方面下功夫,时政新闻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日益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时政新闻报道同样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正能量新闻作为弘扬社会主旋律、推动时代前进的向心力是新闻报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新闻报道策略出现较大变革。在当下扶贫政策背景下,正能量新闻的社会资源转化正成为衡量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尺度。腾讯新闻作为国内知名媒体,以其出众的原创新闻栏目、独特的新闻策划、活跃的自媒体和新闻助力公益的报道形式等良好的正能量新闻报道策略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对当下还存在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内容、新闻追踪等方面问题还亟待解决,今后应予以更好地规避与解决,力图推动正能量新闻的有力传播。  相似文献   

9.
论主题性报道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主题性报道是中国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它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在唱响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是最能够体现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从中国电视新闻诞生起,主题性报道就一直是各级电视媒体最主要的表现内容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状况为主要特色的民生新闻成为各电视媒体追捧的热点。虽然指令性的报道和主题性报道在各地主要新闻栏目中的份量越来越重,篇幅越来越大,但收视情况却不温不火。而民生新闻栏目却以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百姓生活和不断创新的报道手法,越来越受到普通观众的欢迎,其收视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有人甚至总结出这样的现象,现在中国的电视新闻是主流新闻(主题性报道、时政新闻)边缘化,而边缘新闻(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主流化。  相似文献   

10.
杨皓  赵鹏 《今传媒》2007,(5):27-28
媒体的功能是传播社会信息,每当社会发生重大事件,都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但报道同一事件,不同媒体容易出现"不谋而合"的同质化倾向,造成重复及新闻资源的浪费.对此,如何避免新闻报道同质化倾向,值得媒体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百姓了解政府当下政策方针的窗口,作为媒体的主要宣传平台社会新闻栏目承担着同样的历史使命。然而,无论是业内一些专业人士还是观众都对社会新闻栏目开展主题性经济报道持有一定的偏见,认为主题性经济报道就应该出现在时政性新闻节目和经济类栏目中,但笔者认为社会新闻栏目不但能够做主题性经济报道,而且还能够做好这样的报道,体现社会新闻栏目的特色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正>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①,是进行主题性报道的重要形式之一。《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节目,是一次成功的非事件性主题新闻报道,取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良好的宣传效果。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的五个因素:(一)创意选题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电视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出现,促使报纸新闻报道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体育新闻也不例外,有学者认为体育新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体育新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而且报道的特点与独立性越来越明显,在内容与范围上出现边缘化倾向.<南方都市报>的体育新闻在10年的不断创新和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风格,这一风格不但符合"体育新闻报道出现的娱乐化与分众化"①的发展趋势,而且符合主流媒体的发展趋向.<南方都市报>体育新闻的报道风格受到新闻主体、客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面笔者主要通过其新闻策划创新的基本思路、新闻策划主体思维创新对策划创新与体育新闻报道风格的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郭磊 《新闻窗》2010,(3):77-78
主题性报道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是媒体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所表达出的主观意图,这种报道往往是集新闻与宣传特征为一体的,集中体现出党委政府的思路,充分发挥舆论的主导性。在新闻传播中。主题性报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推动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在阐述"新闻漫画"这一概念时,漫画家庸非作了这样的解释:"新闻漫画是一种新闻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纪实漫画’。它通过漫画语言去报道、评论新近发生的事实。"也有漫画家把"新闻漫画"定义为:"新闻漫画是表现新近出现存在的有传播价值的事实,产生特有形象,谐趣的报道或评论作用的漫画。"这样的解释,虽然文字不多,但含义很深,从本质上说明了新闻与漫画的关系。新闻漫画工作者在创作新闻漫画时,除了具体的绘画技法之外,还须掌握信息采集、创作、传播等新闻报道运  相似文献   

16.
徐设星  周英 《视听纵横》2009,(5):116-117
电视主题性报道因其服务政府中心工作的有效性和强大的正面舆论引导力,而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每年都要给新闻栏目下达有关主题性报道的任务。这是媒体发挥喉舌作用的职责所在,也是媒体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有利契机。为了做活主题性报道,各级电视媒体这几年都在努力创新,使主题性报道更加入耳人心。  相似文献   

17.
主题性报道是中国“宣传新闻学”独有的新闻形态。西方新闻学不承认“宣传新闻学”,他们认为只有异常、冲突、负面的新闻事件才值得报道,因此,他们对新闻的认识就是异常,凡正常的、正面的东西都不是新闻。在西方媒体上也就很少看到正常的、正面的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正因为如此,在其媒体上呈现的也就会是一个有病的、混乱的、被媒体扭曲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从报纸到电视、从广播到网络,新闻娱乐化现象日趋严重,"娱乐"成为新时代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各大媒体从报道对象的选择到报道内容的侧重,无一不体现出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当今社会,如何正确选择报道对象,从而发挥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值得我们探求的重要问题。媒体报道对象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媒体跟风现象严重。作为社会舆论引导的主流媒体,传  相似文献   

19.
张鸿雁  杜威 《声屏世界》2010,(12):22-22
“新闻娱乐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将新闻和娱乐结合起来,竭力从严肃的政治、伦理问题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强调新闻报道故事性、情节性、煽情性、刺激性的娱乐效果。在此类报道中,媒体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的积极作用,而由于其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使得媒体功能出现异化。  相似文献   

20.
题性报道是融新闻性、宣传性于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宣传色彩十分浓厚。当前,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各地方媒体,都在积极探索改进主题性报道,力求使主题性报道获得最大收视实效。在2006年4月份衢州市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宣传报道中,《衢州新闻》的系列节目摒弃了以往套路式的报道方式,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些创新,收到了一定的收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