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0月1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中国社科院老专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史学科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国际文化大厦召开。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齐世荣先生和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椿年先生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校长、世界史学科负责人刘新成校长致欢迎词。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占军教授、世界历史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以及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等出席了会议。北京大学的马克垚先生、徐天新先生,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家和先生、张宏毅先生,北京语言大学李铁城先生,东北师范大学朱寰先  相似文献   

2.
继承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寿彝先生的史学史思想遗产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理性的魅力 ,举其重要者如 :一是关于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理论。二是对史学史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 ,如史学遗产、对于历史本身的认识发展过程、史学的社会作用的发展过程、史学史对于历史教育的意义、探索中国史学发展规律、史学与经学及子学的关系、怎样看待史学史的古今论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问题等。三是发展史学史研究的设想 ,如研究兄弟民族史学史 ,进而把中国史学史写成全民族的史学史 ;进一步研究、撰写外国的史学史 ,如国别的、地区的史学史 ;编写出实用的教材 ,编写史学史丛书 ,编辑《中国史学论著选》,撰写全书6册的《中国史学史》等 ,都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正>2004年以来,笔者曾多次为本院硕士研究生开设"史学理论与方法",近两年来又为本科生开设"史学概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反复阅读张耕华先生撰写的《历史哲学引论》,收获颇多。讲课之余也多次向学生推荐,反响很好。在本人看来,该书具有下列特点:一、强烈的反思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4.
《历史研究法》是漆侠先生晚年的重要著作,是他治史思想与方法的集中体现。在书中,漆侠先生就历史的科学属性、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中国史学发展历程等几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总结。《历史研究法》是漆侠先生基于几十年来兢兢业业研究历史的实际经验而撰写的著作,书中所举每一处实例,都是针对历史研究中常见问题的解答。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历史研究者细细品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和评析了黄现璠先生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的思想理念,并介绍了他对清末民初近30年间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所做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李勇教授撰写的《西方史学通史·近代时期(上)》是张广智先生主编的六卷本《西方史学通史》中的一卷,其既统一于《西方史学通史》总体的撰述理念和著述宗旨之下,又独具特色,体现通史精神和整体意识,历史地评价历史学家,注重历史与文学的融通。  相似文献   

7.
李勇教授撰写的《西方史学通史·近代时期(上)》是张广智先生主编的六卷本《西方史学通史》中的一卷,其既统一于《西方史学通史》总体的撰述理念和著述宗旨之下,又独具特色,体现通史精神和整体意识,历史地评价历史学家,注重历史与文学的融通。  相似文献   

8.
夏祖恩教授长期从事史学史教学与研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本期发表一组本校政史系九五级学生所撰写的对夏祖恩先生史学思想研究的论文,以期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活动,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伊米德史》是近代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学者、诗人毛拉·木萨撰写的一部史书.它是研究1864-1877年新疆维吾尔族、回族农民起义期间的重要的历史资料,在维吾尔史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本文通过《伊米德史》对毛拉·木萨的史学思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2月11、17、21日,蒋重跃带着访谈任务三次拜望刘家和先生,就学术工作基础的问题向先生请教,每次访谈都超过三个小时.现将访谈内容的第一部分整理如下.被访者以“先生”表示,访问者以“重跃”表示. 重跃:先生,您好!您在二十几年前曾发表过一篇谈学术工作基础的文章①,影响很大,让我们深受教益.近些年来,您多次说过,关于学术工作的基础,您又有一些新的进展. 先生:你好!多谢你来和我交谈学术问题,我十分高兴.我的确一直在关心这个问题,而且也的确在这个问题上又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11.
回顾王树民先生求学读书的过程,青年工作频繁变更的遭遇,中年历经运动的磨难,晚年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人生历程.论述先生坚守"胸怀全局,行守本位"的学术理念,在中国古代史、史学史和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史学理论等方面博大精深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2.
吕思勉先生的一生,勤奋述,诲人不倦?对于历史教学,先生一直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治社会学是治史学的第一要义:而先生的历史教学实践也自成一格,课内他讲求“高深之学理,以浅显之言出之”,课外乐于和学生定期晤谈,考试命题则倡导以理为主。先生的历史教学思想和教学风范,当为后世楷模。  相似文献   

13.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历史系)始建于1949年。1955年,由林志纯(日知)教授发起,在全国率先举办了有苏联专家参加的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亚洲史研究班.造就了大批著名史学家及史学人才.涌现出刘家和、朱寰、郭守田、李洵、丁则民、陈连庆、徐喜辰、毛昭晰、吴雁南、朱绍侯等一大批学界精英。20世纪80年代.京广线沿途的大学历史系主任几乎均出自本系毕业生。改革开放以来,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先后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被确定为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995年.历史系被确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成为国家“九五”“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单位;2000年.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4.
以白寿彝、刘家和、瞿林东等学者为代表的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史家群体,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就史学功用论所涉及的多方面问题有持续而深入的严肃探讨。虽然他们各有相应的具体研究对象和学术风格,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呈现出鲜明的学术共性:一是将史学功用论置于史学史学科建设的高度看待;二是极其重视史学致用与求真的辩证统一;三是密切关注历史知识普及和历史教育的实践得失,并予以理论的阐述。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学术传统传承的学术集体,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相关论述,是当前开展史学普及工作可以汲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5.
1902年,梁启超撰写了他的史学名《新史学》,该论对封建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对史学近代化进程起了理论奠基作用,同时也有提倡民族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写的《历史》,为后世西方史学奠定了历史叙述体的编纂体 例、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社会文化史的史学范型、求真的史学批判精神和总体世界史观等诸多史学"范式", 其中,历史叙述与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在《历史》中达到完美统一和高度结合,对今天的历史研究仍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世界近代史学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僵化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范式被打破 ,生产力标准论、横向联系的近代世界整体观和现代化研究三个范式逐渐形成 ,世界近代史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作为生产力标准论范式的主要代表 ,已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宗绪先生为世界近代史学科的范式转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实事求是原则指导下得出的一系列新论 ,引发了世界近代史研究和教学领域的一系列突破。 2 0 0 3年 3月 ,刘宗绪先生的学术文集《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论稿》①(以下…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自2000成立以来,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白寿彝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史学史>,是目前卷帙最大的中国史学史著作.该书将中国史学的发展划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五代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和近代时期六个阶段,分别由白寿彝、许殿才、瞿林东、吴怀祺、向燕南、张越、罗炳良、陈其泰撰写.本书经老、中、青三代学人的精心结撰,历时20年全部出版,是本领域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9.
史学思想是历史研究的核心,但因其深奥而冷僻,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不够。老一辈史学家侯外庐、白寿彝等先生开其端绪,而吴怀祺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就致力于中国史学思想史的研究,在中国史学思想史这一荒僻的领域内创造出丰硕成果,先后出版了《宋代史学思想史》(黄山书社1992年出版)、《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相似文献   

20.
张芝联先生不幸于今年五月仙逝,噩耗传来,学界不胜悲痛。张先生是学贯古今、融会中西的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毕生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对法国史、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尤大,功名卓著,永垂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