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聊斋志异》艺术风格管见——从语言视角的观照程显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作家的精神个性在其作品中的艺术再现。作家要把他构思成熟的生活图画、人物形象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心目中也映出色彩斑斓的图画,活动起有血有肉的人物,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工具...  相似文献   

2.
《白衣卿相》是闽北已故作家黄大铣先生一部较成功的人物传记小说。作品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它叙事上的民族性和独创性,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共性与个性处理、利用各种矛盾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上的历史韵味和人物语言个性化、摹写性的叙事语言,以及和谐完整的双线结构。同时,小说对人物命运的揭示与探讨也颇具匠心。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作家都会各显神通,抓住细节描写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手段。作家们通过精妙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不同面貌、语言、行为、思想、性格等,来使人物独特个性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4.
刘勰《文心雕龙》之《体性》是关于作家风格与个性的专论。《体性》篇中提出了风格的八种基本类型.阐明了风格与个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探索了作家个体风格相异的形成原因。其价值意义在于:一、对创作规律及其本质的揭示:二、符合实践论的认识论;三、具有开创性。一个作家要写出风格独异的好作品.就务必历练生活,陶冶情性,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倡导学生学会作文、写好作文是作文教育的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贯穿了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新精神,主要精神就是倡导学生作文个性化,明确提出作文要“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写出个性,才能体现写作的魅力。一、体现写作客体的个性一部经典的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通常是因为它塑造了经典的人物形象。作家笔下塑造的形象,都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形象的生命,是“这一个”区别于“别一个”的标志。人物的语言是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6.
鲁迅作品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在作品中塑造出了许多典型人物。学习鲁迅作品中凸显人物个性的描写手法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熟悉的鲁迅作品,从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鲁迅作品中人物描写的典型范例,培养其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鲜明特征,表现人物个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每个成熟的作家,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即使在风格和方法上相近的作家,也会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他们的不同来。对于同属讽刺杰作的《儒林外史》和《死魂灵》,只要我们一读,便感到它们在风格上是不一样的:读《死魂灵》,总觉得作者站在你旁边,时时、处处在提醒你,帮助你认识人物;而对《儒林外史》,在读者与作品形象之间,感觉不到作者的存在。因而二部作品出现了冷嘲与热讽的区别。《死魂灵》的作者常常在作品里穿插议论,直接就人物、事件或生活表示自己的意见,将讽刺之意明显地表现出来。其中,作者有时是通过自己的叙述语言来介绍、而不是通过具…  相似文献   

8.
茅盾是我国“五四”以来一位杰出的革命作家.他的作品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他笔下的人物无不鲜明饱满,栩栩如生.在《春蚕》、《秋收》、  相似文献   

9.
《史记》是古典文学写人艺术的先河。其写人艺术主要体现在“三精”上。一是取材精炼,选取典型事件和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二是手法精妙,在对比中彰显人物个性;三是刻画精致,从行饰、语言等方面剖析人物心理。于后世小说人物的类型化、个性化和心理化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 引人入胜的生活画面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在其光辉巨著《红楼梦》中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并通过他们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书中虽人物众多,然而他们性格各异,栩栩如生,可以说达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作者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一是他很少对人物进行静止的描写和理性的分析,而是用高超的技巧去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心理,并善于通过生活画面的描绘完成人物的塑  相似文献   

11.
《喧嚣荒塬》是秦东籍军旅作家党益民的成名作,是继陈忠实《白鹿原》之后又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家族小说。它在艺术追求上主要收获了四方面成就:一是以宗族械斗为叙事主脉具有多重价值,二是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群像,三是营造了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四是小说语言表现出较强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12.
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就是社会的某些侧面乃至整个社会的真实写照,其中人物的社会背景不同,身份不同,其语言风格也必然不同。译者的任务就是让作者塑造的人物在其笔下也同样栩栩如生。因此,译者必须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切忌死译直译,要灵活运用语言变体,竭力使译语体现人物的个性。一、风格及风格的可译性对于风格,《辞海》下了这样的定义:“指作家、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了作品的风格”。由此可见,每个作家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对于人物个性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许多人物的语言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翻译时不仅要努力做到内容上忠实原文,表达上尽量保持与原文一样流畅,而且要在风格上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在翻译《红楼梦》人物语言时,译者必须考虑相对权势、文化素养、人物个性等多种因素,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式,再现原作中人物语言的言语风格。  相似文献   

14.
<正>小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而准确把握人物形象也是准确把握小说主题的重要途径。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既要分析典型人物与同类人物的共性,更要着眼于典型人物的个性。在兼顾典型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典型人物与客观环境的关系的同时,重在分析作者对人物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典范的传记文学著作《史记》的写人艺术一是将传主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传主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作品《阳光地带》中的人物形象来源于生活。人物塑造的决定性因素在动笔之前,关键是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捕捉活生生的个性,体现对生活的理解,留住生活中那份感动。能用有个性的语言定格自己独特的感受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17.
叶紫是20世纪30年代一位重要的青年革命作家。他创作的农村题材小说在凸现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品的人物语言在描写刻画方面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二是人物语言具有浓郁的益阳方言韵味。  相似文献   

18.
刊载于1997年第5期《边疆文学》的马喜中篇小说《中发白》荣获第二届《边疆文学》奖。这是一部思想丰富、意义深刻、具有人生意蕴的小说,作品中透出若干亮色的人生追求,很值得一读。马克思主义的作家历来重视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刻划描写,特别注重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所以恩格斯在给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时就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青的创作始终坚持着现实主义的写实原则,而且注意对人物心灵的探索,让人物在典型环境之中展现出思想意义。《中发白》中的主人公贝贝,是一个才华出众…  相似文献   

19.
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生涯中,《费加罗的婚礼》是创作于古典主义时期的一部非常经典的艺术作品。这部歌剧中,莫扎特用他独特的音乐语言给每一个角色输入了生命,让每个人物都被塑造得鲜活灵动而丰满。并且,每个人物都有了自己个性。在歌剧中,每个重要的角色都有其个性化的咏叹调或独立唱段。《美妙时刻即将来临》就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女主角苏珊娜的精彩唱段。本文从艺术风格和演唱分析两个角度出发,来论述该作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詹姆斯·瑟伯的两篇短篇小说——《花园里的独角兽》和《有利地位》,探讨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以及叙述语言的技巧,仔细推敲叙述语言概括、简洁和传神的特点,剖析其对人物个性、情节和环境氛围的描写,揭示其作品中特有的幽默语言艺术。瑟伯运用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夸张地刻画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结合情节的推进及对环境氛围的描写,以此给予人们某种启示,帮助人们认清、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时代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