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力度高下的问题同是45分钟的一堂语文课,可以使学生“越学兴趣越浓,脑筋转得特别快”(见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P.116,云南人民出版社),也可以使学生感到厌倦,巴望这是“最后一课”(见《广东语文报》1986年第11期《希望这是“最后一课”》)。同是一篇课文,同是一位教师,同是45分钟一堂课,在第一遍教学时可以很失败,但在改弦  相似文献   

2.
笔者到一所小学听了两堂相同内容的语文课。一堂课,教师教生字词,拼音的速度快慢合度;读课文,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很协调,整堂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很有节奏,可以看得出,学生学得很认真很愉快。另一堂课,教师教拼音、读课文和讲解课文的速度都很快,听得出,小学生总是跟不上,就是我这个成年人也觉得“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有思考问题的余地了。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学习题好比磨刀石,使学生的思维越磨越锋利”。这句话很形象地阐明了练习在数学课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用例题进行教学,通过各种练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同练习设计有密切的关系。“尝试教学法”的练习是多层次的,下面就“基本训练”和“尝试练习”的设计,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入新课.教师都很重视.但对结尾教学却重视不够.笔者认为一堂课的开头固然重要,但结尾也不可忽视.一个好的“课尾”可以加强当堂课的教学效果.课的结尾设计,应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尾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确定设计方案.本文就数学课的结尾教学提供几种设计方案,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象一,教师要求“多”,学生掌握“少”。一篇课文,一堂课教学,有些教师从组词造句、段落篇章诸多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想通过一篇课文、一堂课的教学,解决若干问题,让学生掌握许多知识,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 对策是,每堂课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一课一得,学有所获。   现象二,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少”。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要使学生读懂、会用,就应该多讲。他们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讲解。然而,学生却听得索然无味,哈欠连天。因为教师的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讲解抑…  相似文献   

6.
据说,某校有位教师上课,批改作业十分认真,还很关心学生,经常家访,但学生却议论这位教师不知“电脑”和“电子计算机”同是一种计算工具.无独有偶,近来又听说另一所中学的教师,对学生请教的何谓“软件”与“硬件”的问题,竟无言以对,只好抱歉地对学生说,待去图书室查资料再作回答. 对这两位教师回答不出学生问题的窘境,我是深表同情的,因为教师毕竟不是“万事通”啊!即使博学如孔子,有时也难免被学生问个面红耳赤,发出“不  相似文献   

7.
这里所说的“第一堂课”有两种:第一种是指教师对刚从小学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上代数的“第一堂课”或初二学生第一次上几何的“第一堂课”,另一种是指每一学期或每一单元(新内容)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至关重要,教师上好这第一堂课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必须精心考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得丰富、生动,使之引人入胜。上好第一堂课,并无统一“规格”,须由任课  相似文献   

8.
“教后功”可能会被人们视为“马后炮”。教师往往把精力都集中在备课、讲授上,而一旦上完课,教学任务就算完成。其实不然,一堂课上下来,有时自我感觉良好,有时却没精打采、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说明,同是一节课,由于教材、教法、教师心情、学生情绪、外来干扰等存在着差异,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这些只要加以体察、比较,是有利于补缺和改进教学的。《渡船》是一篇二类课文,教学难度不大。复习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文章开头写那个年轻妈妈紧抱着怀中的小孩,生怕被“江风”吹着,文章中间又写“船过河心”。开头写“江”后来写“河”,倒底是“江”还是“河”?我要同学们查一下字典。学生情绪  相似文献   

9.
常识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认识事物、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具体评价一堂课时,“焦点”应对准学生。因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主导”的最终结果是为了学生“主体”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价一堂课的根本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具体地说,常识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以下三点: 一、时间分配标准 一堂课中,如教师讲解、演示、板书所占用的时间越长,学生的活动的时间就越少,很显然,连活动时间都无法保证的学习是发挥不出主体作用的。因此,从时间观念来看,教师要会合理支配时间,尽量精简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要改变“老师越讲学生能力越低,讲得越多学生越懒”的课堂教学现状、必须改变“以教为中心,教学重心偏离学生这个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到关注学生的“学”,实现学习自主学习。为此,我校创立和推行“导学议练”自主学习模式,把一堂课大致划分成四大环节:教师导入,学生自学,师生讨论,训练过关。  相似文献   

11.
某次听公开课 ,课后 ,主办者请我评课 ,我很为难。的确 ,这堂课看起来很精彩 ,教学步骤环环相扣 ,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尤其令人惊讶的是 ,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总能准确无误地回答。学生读书也能一字不挪 ,甚至很有表情。教学流程虽不能说是“行云流水” ,也可以说是“一路顺风”。对这样的课 ,我能说些什么呢?只好再三推谢。但是经不住听课者的一再要求 ,也难拂主办者的一片美意 ,我终于冒出了一句 :“这堂课的优点大家都看到了 ,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全场愕然 :怎么说没有缺点是最大的缺点呢?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 ,是学…  相似文献   

12.
上好一堂课,教师的“激情”是必不可少的。一、“激情”可以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师生同心有激情的老师,一上课自然地就把这种情绪带给了学生,从而使这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大家的印象中,激情好像只属于刚毕业的年轻人,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只要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教师,他的每堂课必然是充满着激情的。我就认识这样一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也曾听过他几节课,看到他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堂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问,这门艺术既可以点燃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可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问得好,学生答得巧,是教学过程中很成功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满足教师的教学成就感,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求学中的乐趣.因此,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细节灵活处理,达到“课堂提问”的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两种不良的教学形式:一种是“教者发令,学者强应”的“填鸭式”教学。另一种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前者使学生“身顺而心违”,学生虽发展了体质,但却感觉痛苦;后者只讲自由不讲纪律,助长了学生消极涣散的情绪。这样的体育教学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绪。同时这两种教学方法也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巧妙的课堂小结不仅为一堂课是否精彩留下悬念,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引入很重视,因为它为一堂课是否成功埋下伏笔,更因为好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很重视,因为它们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一堂好课最出彩的地方;第三教师对课堂练习的设计很重视,因为它是发现问题,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方面.也许课堂中应该重视的内容太多,轮到课堂小结的时候,往往已是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或已经敲响了,只好草草收兵,不了了之,因此整堂课就出现前紧后松的情况,给人“虎头蛇尾”之感.  相似文献   

16.
课改进行到了今天。教师大都能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但是到了课堂上.真正要驾驭一堂课的时候,教师的行动就打折了,变成一“问”到底,学生也是一“答”到底。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自己“讲”.学生“昕”。以至于整堂课“串问串讲”.而且教师问的都是文本表面的内容,学生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了。  相似文献   

17.
近来,听了一些教师授课,常遇到这样的情景:有些老师上课,气氛沉闷。一节课听下来,使人厌倦欲,感到一节课的时间特别长.而在另一些老师那里,同是一种类型的课,却能引出学生天真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课堂上激荡着学生的情感波澜,一节课不知不觉地过去,下了课还余音(?)绕,回味无穷.原因何在?答案不难找:一种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尽管整堂课都在滔滔不绝的讲解,其内容都有给予详尽解说,但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种是教师具有充沛的教学情感,刻意地创造学生主动参与氛围,以教学的艺术手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  相似文献   

18.
教师织组学习活动的每一种方法,不仅具有传递教学信息,而且同时具有刺激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所谓的刺激可以理解为学生积极学习的诱因。如何有意识地影响、刺激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获得技能、技巧有迫切要求呢?1、一堂课开头的刺激作用。为了使学生在一堂课一开始就被吸引住,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开头。如在教学分数有关内容时,当上课铃响后,教师可从容地步入讲台,微笑地注视全班学生后,在黑板上写出5、8两个数字。然后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想问些什么?”这时学生便争着猜老师想问的问题了。有的说:“5是8的几分之几?”有的说:“8比5多几分之几?”等等。这就为整堂课的成功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19.
周燕青 《成才之路》2009,(29):I0018-I0019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形容为:一根粉笔教到底,一堂课灌到底。这样的教学过程方法简单,缺乏直观性、形象性,且僵硬的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如同一潭死水,学生毫无学习兴趣。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有点“爆竹”的技巧,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以下是我的一些初步尝试。一、巧设导语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那么一堂课的开始,也应该如此,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两种不良的教学形式:一种是“教者发令,学者强应”的“填鸭式”教学,另一种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前者使学生“身顺而心违”,学生虽发展了体质,但.却感觉痛苦;后者只讲自由不讲纪律,助长了学生消极涣散的情绪。这样的体育教学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