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后勤人才培养、学术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需要等方面分析探讨军队院校后勤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需求,阐述了军队院校后勤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做好后勤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后勤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后勤保障模拟训练系统以及后勤各业务管理模拟系统等模块建设。按照一体化建设、模拟化发展、专业化培养、规范化管理的原则,论述提出了军队院校后勤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对策建议,以适应军队后勤人才培养需要和院校实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2.
浅谈战勤参谋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冠举 《继续教育》2003,17(3):43-43
战勤参谋作为部队后勤机关的军事工作人员,直接从事辅助后勤首长领导平战时后勤工作的任务,对于后勤首长的正确决策,保证军事工作在后勤系统的正常开展,后勤机关、分队军事行动的顺利实施,以及本级的后勤建设和平战时后勤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水平的大学,需要高水平的后勤保障。建设高水平的后勤保障体系,必须建构先进的文化理念、制度模式,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后勤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勤改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加强后勤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创建高校后勤文化,促进高校后勤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保障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后勤保障工作是高校的“大后方”。而后勤文化建设在后勤保障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宿迁学院在后勤文化建设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加强理论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后勤员工是不上讲台的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后勤员工大部分是外聘短期工,文化层次普遍偏低,且后勤岗位具...  相似文献   

5.
一、保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天职要求保障,就是为学校办学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后勤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后勤保障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后勤保障关系着学校的正常运转,关系着学校的和谐稳定,做好后勤保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天职,也是后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校发展离不开后勤保障,而后勤保障最重要的是员工队伍建设.高校在不断发展,迫使后勤保障服务和员工队伍也需要进行提升.然而,后勤行业在学校中所承担的功能和工作内容,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必须要打造一流的后勤服务团队,这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后勤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员工...  相似文献   

7.
高校后勤工作要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后勤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就是为后勤保障提供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证,这就要通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及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来实现。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211工程”建设后勤承担的任务,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突出重点,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我校后勤保障工作和后勤改革的顺利进行。1.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后勤干部队伍,是搞好后勤改革和保障工作的关键。毛主席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学校的后勤改革和后勤保障工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建设,对后勤服务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队伍中的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工作的开展与高校的日常后勤保障.在后勤改革中,培养一支服务意识强,专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后勤队伍,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高校后勤系统提高和优化后勤保障服务的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工程、全员工程,没有标准的模式可循。受高校后勤整体管理水平与管理素质所限,后勤信息化建设总体开展成效不容乐观。本文旨在分析实施信息化建设相对成功的后勤系统的经验,就高校后勤信息化实施的策略与方法做些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增强后勤保障能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建设是完成学校办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坚实的后勤保障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建设人本化、市场化、专业化、科技化后勤,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是增强后勤保障能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最直接的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通过构建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客观反映教师的工作业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利于高水平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创建一流远程开放大学,关键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深化学校用人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教师聘任制,加强聘后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岗位分配制度,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教师工作的绩效状况是决定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教师工作是一项艰辛复杂而又特殊的脑力劳动,决定了教师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实施的困难性。成功的教师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应该使得方方面面都受益。文章在探讨实施评价工作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德技共举知行合一”的“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评选制度”、“教师绩效综合测评制度”、教师及教育质量评价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4.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是对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进行条件评估 ,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要做好这项工作 ,准确把握评估标准内涵是基础 ;领导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是关键 ;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是根本保证 ;扎扎实实抓基础是核心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绩效评价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现状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本文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用该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反馈。  相似文献   

16.
As research on student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SET) has dominat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evaluation, debate over SET implementation has turned attention away from basic principles for appraising employee performance as established in human resources literature. Considering SET research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isolation from relevant human resources literature not only risks unlawful remedies for issues such as bias in SET but also risks replacing one form of bias with another. Meanwhile, the full potential of human resources tools to support consist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remains unrealized. To address this gap, this article clarifies how teaching evaluation can be conducted as sound performance appraisal by deploying SET and peer review of teaching within a larger framework of established human resources techniques.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articulates prominent themes in research on SET and peer review of teaching and outlines key principles for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ose principles are used to analyze representative faculty evaluation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and clarify the weaknesses of both traditional and recently revis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final section elaborates performance appraisal techniques relevant to teaching evaluation. These include planful use of results and/or behavior approaches to performance appraisal, robust rating instruments for behavior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targeted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stakeholders, and job analysis. Efforts to de-emphasize quantitative SET data to address issues such as bias can be strengthened thr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tools that clearly articulate performance criteria and standards and that gather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on employe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核算办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编制的核算一直都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合理的办法。如何有效的进行编制的核算,是定编定岗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该文阐述了实验教学辅助、设备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构成实验人员工作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编制核算的重要内容、探讨了有效的计算方法,以保证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定编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support personnel has not received the same attention nor generated the same efforts as the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ers. There is not yet a system for professional support personnel comparable to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s, an omission that unsettles both specialized support staff and the generalist supervisors responsible for evaluating them.What we have presented here i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applicable to professional support personnel. It begins with identifying district (student and community) needs, describing job responsibilities based on the goals of programs (clarified through the needs assessment), identifying staff behaviors as indicators of job performance, setting standards by which to measure staff performance, documenting the job performance, and using sound evaluation practices that incorporate all the necessary due process requirements for fairness. By involving the professional support personnel in each of these steps, evaluators will maximize the potential for growth as well as protect themselves and the evaluatees throughout the evalu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利用创新的应用技术,结合现有系统的评价条件,构建了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评价对象的网络学习绩效评价模型,从技术和方法上完善了现有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并对评价过程的实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教学评价过程中,软件工程与相关专业的教学评价目标及方法单一,强调理论教学,存在毕业生综合素质不强的问题。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与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以教学评价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建立评价体系为研究内容,引入云模型技术,以解决评估过程中信息不确定的问题。最后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评估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以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融合,为教学评价等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支撑,从而提升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