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荆门市掇刀区双泉小学(以下简称“双泉小学”)在开展孝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与时代互动、与实践互动,赋予了孝德教育新的内涵,创新开展孝德教育。
  赋予孝德教育新的内涵。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历史的产物,精华与糟粕并存。对于传统孝文化,既不能简单否定,也不能全盘照搬。在中小学开展孝德教育,应当汲取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并进行适度的现代诠释,使它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中小学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孝德内涵精华与爱国主义精神,指出二者在内容上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以孝德教育促进高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两条路径:以现实生活为载体,注重人本教育,大力推进精神文化构筑工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广泛开辟教育渠道,推进文化育人工程。  相似文献   

3.
孝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孝德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由于缺乏孝德教育而致使部分大学生孝德观念淡漠,伦理道德水平不高的现象不容忽视。我们应批判继承中华传统孝德,剔除其糟粕,大力发掘、提炼其精华,赋予时代的新内容,以加强对大学生的孝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孝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高校德育由于缺乏孝德教育而致使部分大学生孝德意识淡漠的现象不容忽视。我们应批判继承中华传统孝德,剔除其糟粕,大力发掘、提炼其精华,赋予时代的新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孝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对未成年人进行孝德教育,必须继承与弘扬传统孝德的精华,其主要内容包括:孝养教育,孝敬教育,感恩教育等。加强未成年人的孝德教育,父母必须树立现代孝德教育观念;培养未成年人的孝德情感;为孩子树立孝敬父母的榜样;为孩子提供孝德实践机会,强化孝德体验。  相似文献   

6.
孝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传统孝德的内涵发展、现代价值,以及当代孝德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弘扬孝德的对策。实行孝德教育与法律制度保障并举,是摆脱中国孝德现实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试论如何科学地将传统孝德融入大学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德一直居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原发性、综合性的儒家文化。当前,我们要科学地将传统孝德融入大学生教育,通过对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重要继承者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来继承和弘扬孝德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注意吸收传统孝德的合理成分,以孝德为起点,提升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道德境界和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文化样态,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和优秀部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孝是对父母感恩之心的自然流露,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和情感。中国传统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当代大学生品德教育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正确认识中国传统孝文化,学习和挖掘传统孝文化为社会主义教育服务,加强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在大学生品德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孝德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伦理道德精华的凝聚。本文通过考察孝顺镇的孝德文化建设,探讨了孝德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永强 《教书育人》2013,(18):57-59
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起点和支柱。但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孝德在当代逐渐消解,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在学校教育中也普遍存在孝德教育缺失的现象并由此引发许多负面问题。挖掘传统孝文化的教育意蕴,重构充满孝与感恩意识的德育,在今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西方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潮也危及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和责任感的提升。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蕴含着深厚的责任教育思想,饱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这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对中国的政治、教育和中国人的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代,孝德对于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仍然具有重大的价值,而孝德所具有的潜在的德育价值,更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并且运用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  相似文献   

14.
儒家孝德伦理在中国家庭、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孔子以后,孝德确立了其在儒家传统道德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孝德不断被政治化和绝对化,使其逐渐成为封建宗法制度的工具。与此同时,孝德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遭到了批判。当前社会,对孔子孝德思想进行合理诠释和定位,对提高孝德教育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4):157-160
孝德是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传承与弘扬孝德文化离不开高校这一主阵地,更离不开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融入孝德文化,实现民族精神与孝德传扬的有效融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德山东建设,必须大力弘扬齐鲁传统文化的精华———孝文化。《二十四孝》虽然是童蒙读物,但其思想内容及发挥作用的方式包含着前人道德教育的大智慧。它启示我们:孝文化建设,要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启迪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人性自觉;主流文化应大力倡导弘扬,并通俗化、普及化,树立新时代的孝德楷模。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孝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和重要德目.大学生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对大学生开展新孝德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厘清新孝德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养亲敬亲教育、知恩感恩教育、生命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等,系统阐述了大学生新孝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提出确立科学原则、整合环境资源、创新载体形式等方面的策略,以全面提升其孝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孝德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孝德教育,是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举措。自2011年3月以来,荆门市掇刀区双泉小学(以下简称“双泉小学”)启动孝德教育,拉开了“弘扬孝德文化,打造孝德双泉”的校园文化建设帷幕。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该校通过营造校园孝德文化氛围、挖掘孝德课程素材、践行孝德实践活动等全面推进孝德教育,引导每一个孩子“孝亲尊师”“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19.
张欢欢 《文教资料》2014,(24):38-39
“八荣八耻”对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作出明确的界定。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荣辱观的思想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应与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王永强 《教育探索》2012,(2):118-120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由于传统价值取向弱化、社会舆论失范、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失当等原因,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比较普遍存在.采取家庭社会参与、强化学校主导、引导学生自律的全方位教育,应是有益中学生孝德教育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