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范生职业情感再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应该培养他们具有敬业、爱生、责任、自尊、乐业的教师职业情感,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育质量。但现实是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淡薄、职业情感教育缺乏,因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教育实践与课外教育活动,强化师范生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情趣、加强情感素养、提高情感能力,以培育师范生良好的职业情感。  相似文献   

2.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师范生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方法。经过实践 ,笔者认为语文微格教学中应首先培养师范生的“教师意识” ,其次加强师范生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培养。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主要包括语言基本技巧、导入语、讲授语和提问语。一、培养师范生的“教师意识”。教师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育、教学语言的表达对象是学生 ,环境是教室。要想使师范生学会运用教育、教学语言 ,就必须改变师范生课堂发言时的被动心理 ,使他们进入教师这一“角色” ,发言时具有“教师意识” ,想到自己是在给全班同学“讲课” ,使每一位…  相似文献   

3.
<正>全科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表现为全科师范生对乡村教师职业产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积极认知和情感体验,并付诸意志行为努力的心理特质。全科师范生从一名大学生向乡村小学教师身份转变的过程必然要经历一系列的适应性发展,其中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心理建设环节,它是全科师范生未来投入真实教育教学情境的必要心理准备,是成就“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基本条件,影响着全科教师良好职业情怀和乡村教育从教信念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师范教育中,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往往萌生得比较迟,通常是在亲身感受与体验了教师的职业生活,即经历了毕业前的教育实习之后.师范生教师角色成长的严重滞后,必然导致他们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人格、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等职业情意品质的养成严重滞后,也必然导致他们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技能的精神动力严重不足,最终,也必将导致他们毕业后工作适应性差、事业心不强,专业成长缓慢.  相似文献   

5.
免费师范生教育已成为宁夏高师教育和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夏中小学各学科未来骨干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根据对免费师范生职业情感、择业动机、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信念等五个方面职业认同的调查发现,家庭或学校中优秀教师的榜样力量、免费师范生教育优惠政策、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以及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对于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学习都会影响他们的职业认同。对宁夏首届试点培养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培养单位进一步完善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和管理,帮助更多的免费师范生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内涵,端正学习态度和职业态度,强化他们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念和信心,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顺利实现免费师范生职前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师范教育中,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往往萌生得比较迟,通常是在亲身感受与体验了教师的职业生活,即经历了毕业前的教育实习之后。师范生教师角色成长的严重滞后,必然导致他们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人格、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等职业情意品质的养成严重滞后,也必然导致他们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技能的精神动力严重不足,最终,也必将导致他们毕业后工作适应性差、事业心不强,专业成长缓慢。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成长,是一个融合了认知、感受、领悟和体验的实践过程。根据学习任务与成长心理的不同,他们的角色成长往往要经历定向、假想、观…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意志是教师专业精神的重要方面,它对教师的培养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定向师范生是农村小学师资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意志培养对其未来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和教学活动有着重大作用。定向师范生职业意志现状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进一步拟制相应对策以坚定其职业意志?调研并分析这些问题,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教师"教育爱"谈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爱”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要确立教师职业情感培养标准,强化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过程,以大学教师的“教育爱”催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从总体上讲:“主要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角色意识和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初步训练学生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为高师学生向合格教师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师学生对自己未来角色意识比较淡薄,通常在教育实习之后才理解和体验到自己所履行的角色义务和遵循的角色规范。高师学生未来角色意识模糊,必然导致他们对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情感、价值观等师德意识认识不够,也使他们在教育理论学习方面动力不足,最直接的后果是影响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为此,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从自身与学生两方面,就如何培养高师学生未来角色意识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职业意识是个体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和认识,对于高师生来说,只有具有明确的职业意识,才能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意,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具备不断发展的潜力和内在动机。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复杂原因,目前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不高。通过改革师范生的选拔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交往的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可以有效提升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而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11.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价值论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普通师范生来说,专业精神和职业情感是他们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前提和职业准备。他们缺少的不是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而是对教育专业的基本了解和认识。为他们提供教育生活的丰富体验和感受是公共教育学的首要任务。而案例、视频和活动教学则是适应体验教学的最好形式,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和职业情感的最佳途径。公共教育学需要打破公共教育学课程价值的传统定位,重新设计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学科教学法是师范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师范生将获得学科教学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Dewey(1931—1988)认为:“当概念和知识没有转化为情感、意志和兴趣时,这个过程就称不上教育。”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师要善于帮助师范生构建自身的情感性支架,搭建起学科教学法概念问题与师范生自身经验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师范生角色意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他们学习精力的投入,决定他们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师范院校必须加强对师范生的角色意识的培养。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科学的职业指导为师范生树立良好的角色意识奠定了基础;知识教育、情境教育、自我教育、榜样教育是师范院校进一步强化师范生职业角色意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培养:内涵、价值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师范生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可以影响他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帮助他们确立教师职业信念,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幸福感。这将有利于师范生今后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教师教育在培养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对未来所从事教师职业的思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其教师职业情感,塑造其教师职业角色,使他们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及教师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敬业精神在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上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客观上要求师范院校大力开展以职业价值观、情感观、理想观为中心的敬业教育。时代改革的大潮要求敬业教育锐意改革,容纳教育要求的多元化,提倡教育内容的丰富化,实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展开真实性的教育,唤醒并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角色意识,精心设计和充分利用富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师范生创业意识,不断寻找敬业教育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在师范生培养阶段,明确而系统的教育情怀的培育是必不可少且必须重视的。教育事业层面的教育情怀培育应注重师范生教育理想的树立,职业层面应侧重于建立职业追求,志业层面应着重于个人主体意识的唤醒。师范院校和专业的教育情怀培育应该从普遍的德育教育中凸显出来,从专业教学、协同培养合作育人、地域文化认同等方面着手,落实到师范生个体的职业理想、个体人格和个体情感的自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基于江苏省五所定向师范生培养高校的问卷调查,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对乡村定向师范生职业承诺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教育行为态度对乡村定向师范生职业承诺具有正向影响;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乡村定向师范生的教育行为态度,还可以通过教育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影响其职业承诺;乡村定向师范生所属学科和学段对职业承诺影响机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高校和地方在乡村定向师范生合作培养过程中,需要提高定向生的契约意识和责任精神,强化定向师范生培养过程质量和乡村特色,培塑定向师范生本地情感和乡土情怀,从而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良好师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滢 《江西教育》2005,(12):42-43
作为加拿大职业教育中所普遍推行的教育模式,CBEM(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Model基于职业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单一认知过程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弊端,主张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涉及专业知识的掌握利应用、问题解决、团体协作、敬业负责等情感和意志练习的“完整的行为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师范生师德意识现状,自编师范生师德意识问卷,选取辽宁省1081名高校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师范生师德意识整体水平是积极的,师德意识四个维度在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参加教育实习等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且在师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最后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为师范生师德意识的促进与培养提供相关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反思型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作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职前教师教育可以通过反思性模式的途径进行,促进师范生经过"观察与描述"-"设计与演习"-"体验与实践"-"研习与反思"-"观察与描述"……的反思循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反思、融合和转化,从而获得准教师的专业化职业能力,实现从"师范生"到"反思型准教师"的转变.为此,职前教师教育应不断强化师范生的主体意识、专业意识、反思意识,为他们创设反思情境、提供反思性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良好反思习惯的养成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