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人之死     
一“贵族可根据门第和财产来定,也可根据写作才能来定,两相比较的结果,前者算得了什么?”普希金在去世前两三年这样写道,“钱财买不到那广为流传的思想所造成的影响。权力也抵挡不住印刷机所具有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法国大革命后,这种新的力量对比关系使欧洲所有“根据门第和财产来定的贵族”感到万分不安,促使他们与先进文学的代表们展开不懈斗争。查理十世所以垮台,原因之一就在于他颁布了有关出版的敕令。1837年1月,俄国保皇派公然向俄国思想界、文学界和诗坛的最高代表发起进攻。这场进攻酝酿已久,手段是使自己的敌人在精神上渐渐趋于沮丧,用对方的个人痛苦来削弱他的力量,用经常的刺激来  相似文献   

2.
17世纪英国最大的投毒致死案英格兰的霍华德家族是一个家系庞大又颇有实力的贵族世家,在这个家族中,著名的人物多,著名的事件也多。其中第四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1538—1572)的事是颇具轰动效应的:诺福克公爵在玛丽·都铎和伊丽莎白一世两代英格兰女王中都深受恩宠,甚至曾经负责过调查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  相似文献   

3.
普希金之死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开创者。俄国诗人丘特切夫在诗歌中赞颂他“:俄罗斯人铭记你,就像铭记自己的初恋”。人们常常谈论起普希金传奇的爱情和他那令人惋惜的死亡。普希金是个风流才子,1836年,37岁的普希金似乎预感到生命之路将要走到尽头,于是要为自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之死     
贝多芬子然一身、茕茕独居,凄凉地隐退在巴登,靠着菲薄的年金勉强糊口。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到郊外的一座美丽的森林去,在林中恣情漫步,独自一人潜心于他的天才创作,陶醉在他那雄壮的交响乐的构思中。有一天,他最心爱的一个侄子(对这个侄儿他总是慈怜温籍)写信来说,他在维也纳牵连进一桩麻烦的事件中不能摆脱,只有伯父出面才能帮他脱离困境。贝多芬得信后,立即动身去维也纳,为了省钱,他徒步上路。夜幕降临时,他停在一家简陋的小房子前,请求主人留宿。那晚,他已疲惫不堪,无力继续前进,而离维也纳尚有好几里路  相似文献   

5.
左拉之死     
1902年冬,天气寒冷,左拉生起火炉,奋力赶写《四福音书》的最后一部——《正义》。他不停地咳嗽着,窗外风呼呼地吹,他有时停下来搓一搓手,然后又接着工作。夜深了,他站起来,把窗子关紧,然后走到床前,躺下来。夜以继日的工作,使他十分疲倦,不久便睡着了。由于炉门没有关严,致命的煤气不断溢出,就这样,这位辛勤的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在酣睡中被煤气夺去了生命。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国家和英语语言形成的古英语时期,诗歌成为最早的文学以口头形式广为流传;吟游诗人成为欧洲历史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可能在乡间流布信息,借助诗歌讽刺时局,或在部落族群中颂扬英雄史诗;在中世纪,这个群体规模逐步扩大,伴随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讽刺寓言等类作品的繁荣。吟游诗人与西方社会历史的发展如影随形,随着中世纪王权的瓦懈而逐步没落。  相似文献   

7.
一部新问世的《玛丽莲·梦露传》对梦露之死另有新说,它洗清了肯尼迪兄弟多年蒙受的不白之冤,引起读者极大的反响,从而跻身于畅销书之林。该书作者唐纳德·斯波多曾为艾尔弗雷德·希契柯克、劳伦斯·奥利佛等世界名流作传。他在为梦露作传的过程中,研读了上千封属于梦露和她的密友的文件,采访了200多人次,对梦露的家属、病历、电影制作记录等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最后得出结论,梦露之死与肯尼迪兄弟无关。她与罗伯特·肯尼迪只见过四次面并  相似文献   

8.
道奇 《世界文化》2001,(2):21-22
1932年11月8日夜晚,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的节日盛宴上,斯大林与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发生了争执。“喂,你喝呀!”“人民之父”斯大林突然对没有喝酒的妻子说。“我不是你的‘喂’!”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不满地反驳一句,并生气地离开了克里姆林宫。第二天早晨,在乌索沃车站旁边的“祖巴洛夫-4”别墅找到她时,她已经死了。她手里握着一支像玩具一样的小型“瓦尔德”手枪,枪是她兄弟送给她的。这是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回忆录中叙述关于斯大林妻子自杀悲剧的典型说法,确切地说,这种说法是别人告诉她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一封臭名昭著的匿名信曾给大诗人普希金带来厄运,给俄罗斯带来空前灾难,给世界带来巨大损失。但是,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人们尚未搞清它的作者是谁,以致某些通俗作品认为,诗人的死是“民族的悲剧……变成了庸俗的家庭争斗:丈夫、年轻漂亮的妻子及其家庭的破坏者——一位美男子,年轻的近卫重骑兵军官”。当然,导致这种错误的认识是有原因的。1836年11月4日,普希金收到了一封诽谤他妻子娜塔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罗娃对他不贞的匿名信,为了维护自己和妻子的名誉与尊严,普希金毅然决定同丹特斯进行决斗,因为丹特斯早就在追求娜塔丽娅·冈察罗娃。但是  相似文献   

10.
“摇摆乐大王”本尼·古德曼于星期五逝世,享年77岁。他精湛的单簧管演奏技艺,以及他对种族歧视的公然蔑视,受到世人的褒扬。电子打击乐演奏家莱昂内尔·汉普顿说,“古德曼之死,不仅对音乐界,对整个人类也是个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他贡献卓著。他是第一个给黑人以平等待遇,使他们能够和白人一起演奏四重奏的人。他  相似文献   

11.
彼得·劳福德,一个普通演员在肯尼迪家族的社交场合及私生活里扮演了重要角色。彼得·劳福德,一个普通演员在肯尼迪家族的社交场合及私生活里扮演了重要角色。实际上,彼得·劳福德未曾有高水平的上乘之作。在米高梅 影  相似文献   

12.
1972年4月16日是个星期天。一个暧和的春日已降下了夜幕。正当我悠闲地品味着稀释的威士忌时,突然报社打来电话,告知川端康成先生用煤气自杀了。当时大约是晚上10点多钟。根据整理后的采访记录,情况是这样的:那天下午3点,川端先生对家里的佣人说了声“我出去会儿”,便离开镰仓市长谷264号宅邸。川端先生离家后,途中叫了辆出租汽车,到逗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这位诗人的死,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最早的说法,长期以来这也是唯一为公众接受的说法——诗人自杀身亡。第二种说法是不久前提出来的——他死于别人的枪杀。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生命的最后几分钟发生了什么事呢?早在1930年4月14日晚上列宁格勒的《红色报》就报道说:“今天10点17分,马雅可夫斯基在自己的居室里用左轮手枪自杀身亡……今天早晨他有事外出,不久即坐出租车返回,陪同他的有莫斯科高尔基模范剧院的女演员N。不久从马雅可夫斯基的房间里传来了手枪的射击声。女演员 N 随即从房里跑出来,呼唤紧急救护车,但是救护车未到,马雅可夫斯基就断了气。”  相似文献   

14.
约在一百五十年前,1837年2月,俄国大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为了维护自己和妻子的名誉,决斗而死。普希金夫人形象的某些重要方面,有的为人所共知,有的则暧昧不清。因此,众说纷纭,各执一端。有人说她是“祸水”,有人又几乎把她捧到守护天使的地位。那么,娜塔丽娅·冈察罗娃到底是怎样一个女子呢?  相似文献   

15.
在1787—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随着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国王被处死之后,10月14日,他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被交付革命法庭审判,两天后也被送上断头台。“也许几天之后”,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道:“巴黎就已经几乎不再有人记得昔日的法国王后安托瓦内特被斩首,以及她的尸体在玛大肋纳公墓的情节。……不久,  相似文献   

16.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和皇后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的第十一个孩子,是女王最喜爱的女儿。她从小就受到最好的教育:维也纳大学校长弗兰茨.安东.梅斯梅尔给她授课;大作曲家克里斯托夫.格鲁克给她讲音乐:帝国宫廷诗人,来自意大利的欧洲最负盛名的歌剧歌词作家彼得罗-梅塔斯塔齐奥给她讲授意大利语;法国两个最著名喜剧女演员之一的玛丽.德奥弗雷斯内教她欣赏歌剧和艺术,女王还委托驻巴黎的大使为她物色了一位忏悔神父和法语教师。女王对她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来,在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之下,日本文化界出了很多出类拔萃的名人,例如宫崎骏、北野武、春上村树等,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感受生活,把日本文化的影响力推向世界,日本现代音乐艺术家久石让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久石让精湛无比的配乐,使日本动画在世界范围内更具知名度。在配乐的艺术道路上,久石让获得了无数的奖项。2001年,他为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创作配乐,并凭该作获得“东京国际动画大赏音乐奖”及美国国际电影动画学会“最佳原著音乐”等奖项。2003年,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2004年,久石让再凭宫崎骏的始尔的移动城堡》,获东京“国际动画最佳音乐奖”及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评选的“最佳原创音乐奖”。光秃的头顶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因音乐而焕发神采,微笑不语的时候,显得童心荡漾,沉思默想的时候,却有几分忧郁感,这就是日本杰出的配乐大师——久石让,一个可以让音乐充满魔力的老人。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人历来以自己富有创造性而自豪。但是,有些别人开创的事情是那么令人赞叹和羡慕,如不仿效,实在使人觉得难以心安理得。譬如,伦敦的威斯敏斯  相似文献   

19.
美学之死与美学的复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平 《东方文化》2000,(1):117-119
  相似文献   

20.
沙皇一家之死的最新发现曾方明编译爱德华·拉德津斯基,原苏联最著名的剧作家于1989年停止了戏剧创作。在莫斯科,除了去几个国家档案馆外,他很少出门。他想的只是一件事:揭开沙皇尼古拉二世和1917年十月革命后他一家人死亡的各种秘密。“就像一场疾病,”拉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