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进行了持续而广泛的讨论。在关注重心上,这些讨论经历了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的转移,而在提问方式上则从"教育理论怎样联系实际(实践)"转向"教育理论如何走向实践"、从"如何建构面向实践的教育理论"转向"教育实践者如何建构理论"。在梳理有关上述问题讨论的基础上,认为有关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凸显"专业视野",走向"实践分析",关注"中国语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以德国"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加拿大"CBE"实践教学模式、英国NVQ"国家职业资格"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和澳大利亚"TAFE"模式为代表的国外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国外先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的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建立"四个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路以及构建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必须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是其主导原则和核心范畴,是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必以历史的视角,梳理"实践观"嬗变的基本脉络。从亚里士多德始,经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实践观"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马克思以批判的武器,建立了"科学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科学实践观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构筑"概论课"研究型教学的重要环节,组织学生"课前调研"是"概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关欣 《文教资料》2010,(25):209-210
加强高校"两课"的实践教学对于增强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校"两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两课"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优效教育实践强调教育实践的"效能"、"效益"和"效率",体现教育"长效"和"发展"的实践属性。抓住优效教育实践的关键点,不仅可以预防降低短期功利的、高耗低质的、纯工具性的教育实践,而且还能使教师真正体会到教育的美丽。鉴于此,笔者从以下十个方面阐释优效教育实践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依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特点,依托校、院、系的资源和基础,构建基于"SPM模式"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S"、"P"、"M"三部分,分别是:"企业、高校、学生"互为价值链的三位一体循环共生式人才培养体系;服务于相应的营销实训、实践和实验课程的"讲授与研讨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亲验互动教学、实训实践教学"四种结构交互作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平台;"理论和实践高效协同"的矩阵式六大特色实践教学模块。  相似文献   

8.
高职电子商务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托校企共建开放、真实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承接企业的具体任务,实现校内顶岗实习,从而保证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指出了建立"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构建"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的校企"双赢"运行机制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是有效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着重从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分类化、总体实践机制化三个层次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三足鼎立"模式,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10.
体验:实践教学的重要内涵——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哲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等领域对"体验"的学术理解为基础,以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为载体,阐述"体验"概念的操作层面的含义、"体验"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体验"在实践教学中的渗入与运用的现实可能,并对"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淮南子·时则训》部分语辞或可商榷:“总至”之“总”当以“多、众”之训为是;“元日”之训,《汉语大词典》当补“甲日”即每旬首日之释;“省妇使”谓“减省妇事”;“毋浇灰”之“灰”字不误;“培户”与“俯户”、“坏户”、“坯户”音义皆同,谓以土增益穴之四畔,使通明处稍小;“宾雀”之“宾”当属上句,作“候雁来宾”,“雀”当属下句,作“雀人大水为蛤”;“湛焙”为酿酒之重要工序;“处必掩”不必据《吕氏春秋》改作“处必弁”;“夏晦”当作“夏海”;“令正”当“令止”之误,亦作“令疵”、“令支”等,为“北海胡地”。  相似文献   

12.
“连”一分为二,“连1”表示“可数有界”义;“连2”表示“不可数无界”义。“连连l”来源于“连1”,“连连2”来源于“连2”的重叠和“涟涟”的语义感染。“连”、“涟”之间以及“连连”、“涟涟”之间分别发生了两个层面的语义感染,因此词汇呈现复杂的面貌。“连连”的“短时高频”义从本质上看通过“连”与“涟”的借用,最终与“涟”发生关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7个,其中"垛"、"撮"、"泚"、"觑"、"搛"、"斗"、"纠"、"勒"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亢"、" "、" "、"[宀丐]"、"靸"、"仰"、"[歹皮]"、"[歹辟]"、"炕"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古音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首次提到“铁屋子”,意在展现20世纪伊始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和各阶层国民的处境与命运.“铁屋子”里生活着“大多数昏睡者”与“少数觉醒者”,其形象含义非常深刻,引起无数学者的探究和诠释.李欧梵先生在《铁屋中的呐喊》—书中,通过对“庸众”与“独异个人”两个文化形象的独特分析,加深了“铁屋子”文化形象的深刻性与延展性,给我们观照鲁迅从“呐喊”到“彷徨”反复与挣扎、希望与浮沉的心路历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礼"与"仪"原本不分的。"礼"是通过特定形式体现的特殊意义,"仪"是体现特殊意义的特定形式。形式与意义合二而一,形式本身就是意义,意义本身就是形式。"仪"就是"礼","礼"就是"仪"。当"仪"与"义"与"礼"相结合时,"礼仪"与"礼义"二词具有极大的相合之处,而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仪"是形式,"义"是内含。一旦"仪"脱离了"礼",甚至背离了礼之义,即"礼"的基本精神,"仪"就褪变为虚伪的形式。所以在礼的本质方面,我们强调"以仁释礼";在礼的作用方面,我们强调"成人"——"成仁";在礼的特征方面,我们强调礼的无限性。这样,我们就把"礼仪"这一概念与当前学术界、特别是当前礼仪教学与培训方面所讲的"礼仪"完全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上古图文”与“传世文献”之二重证据体系研究发现:中国上古神话并非古人“幻想”之产物,而是先民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上古“飞碟时代”之描述。先民没有与“飞碟时代”对应的“科技观念”和“科技语言”,他们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之所作出的理解和描述,就形成了以比喻、形似、隐喻、暗示等“谜语”形式说出的上古“神话史”。所以“飞碟观念”正是破解中国上古“神话一谜语”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7.
“乐”与“道”、“乐”与“仁”的关系表达了先秦儒道两家乐论的两种不同路径和态势,并奠定了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理论品格。早期道家以“道”为本体,“乐”是近乎“道”的“大音”、“天乐”。老子以“虚静”的方式把握“大音”;庄子“天乐”的把握,在于“心斋”的建立和“至人”这一理想人格的构建。早期儒家的“仁”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孔子的“仁”是各种道德品性的精神基础,被升华为一种世界观,一种精神境界;以“养心”“尽心”来完善主体道德人格的建构,孟子在“仁政”的基础上提出“仁声”,并将“仁声”扩展到“与民同乐”。实现政治伦理和艺术感化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教学管理层面的“道”,是指教学的根本,即教学观;“术”是指具体的教学管理,即实践本身;“法”是“道”与“术”之间沟通的桥梁。用这个视角来观照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管理之“道”应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管理观,“法”应是“三全”(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原则,在这样观念下的教学管理之“术”才是有效的,全面的。  相似文献   

19.
语音形式上,乐陵方言"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咧",一个是"溜",均读作轻声。句类方面,"咧"与"溜"均可用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除此之外,"咧"也可用于感叹句,而"溜"不能。在句法位置上,"咧"与"溜"最大的区别是,不管表达何种语法意义,"咧"只能置于句尾,"溜"则没有这种限制。在句法功能上,"咧"属实现体,"溜"属完成体。乐陵方言"了"在与语气词的共现中还产生了一些语音变体,如"喽""嘹"等,语音变体不同,其语用价值也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先秦道家代表性人物,庄子的思想主旨是自由,自由的表征是“逍遥游”。在庄子看来,生民多处于不自由的境地,其因在于有所依傍的“有待”。而最根本之“有待”是“形躯”。故只有摆脱“形躯”之羁绊,才能臻于无所依傍的“无待”。于此间,生民安然适意地“逍遥游”。“逍遥游”之内涵是人为天地大化之一例,从而随顺自然,浑同于物。而此之法门是“忘”,于“忘”中复归人“虚静”、“和适”的本然之性。于自然本性的状态下,“以人合天”,直面事物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