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足关节的力量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中重要训练项目之一,充分发展足关节力量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水平和成绩。然而,在日常的训练中却往往为大家所忽视,笔者在此介绍几种训练方法以供参考。一、发展足关节屈肌群力量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小平 《中华武术》2008,(10):47-47
足关节在体育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足关节的力量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中重要训练项目之一,是发展田径综合素质能力的需要,充分发展足关节力量同时是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水平和成绩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平常的训练中却最容易为大家忽视,在此介绍以下几种训练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航空运动     
G875.1 9401832足关节的运动限制对滑降姿势的影响=足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的结构: 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距骨组成的一个叉状关节窝和以距骨上方滑车关节面为关节头而连结成一个滑车关节(又称距上关节),关节束附着关节软骨周围。这个关节只有一个运动轴,绕额状轴作曲伸运动(足向下为曲称跖曲,足向上为伸称背伸)。由于距骨的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曲时滑车关节面较窄的部分未能填满关节窝(窝大头小存有空隙),因而踝关节可以绕矢状轴作微小的外展和内外运动。由于距骨是前宽后窄,当踝关节背伸时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较稳定(距骨关节窝),不能向两侧摇摆活动,踝关节跖曲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在探究纵跳落地过程中,足内翻损伤力学机制,并提出一种预防足内翻的鞋子初步构想.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踝关节、足内翻、损伤、关节运动轴等进行全文和主题检索,收集国内与足、踝关节以及距下关节相关参考文献50篇以及国外与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内翻的相关文献30篇.结果:(1)足内翻是足部各个关节综合运动的结果;(2)足内翻过程中经常发生损伤的韧带有距腓前韧带和距跟骨间韧带等;(3)足内翻过程中,随着内翻角度的增加踝关节关节力增加,其中踝关节内侧和胫骨远端髁间线前部的应力逐渐增加,踝关节的外侧受到韧带和肌肉的牵拉剪切应力增加;(4)随着足内翻角度的增加,距下关节接触面积增加.结论:理论上在纵跳落地过程中,通过单一的限制足内翻在一定的范围可以预防足内翻损伤,同时对足踝关节不会造成大的伤害,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足球记者的形象这个话题,一直时带在我们的“圈子里”被讨论一翻,现在“李响话题”被炒得火热,正好听说国际足联的新闻官库珀先生有一番对中国足记们颇为难听的言论,于是我们采访一些“业内人士”,谈谈足记的甘苦,谈谈足记的荒谬处境,谈谈什么是足记的尊严,什么是足记的价值,什么是足记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足屈背及其背屈肌在下肢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目前为止,国内各种版本的《运动解剖学》教科书及一些国外资料,在叙述下肢运动时,一般都只描述髋、膝、踝三个关节产生各种运动的原动肌。对于足的运动,也只谈距上(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运动,而且多以足的跖屈为主。笔者认为,在下肢运动中,尤其是走、跑、跳运动的蹬离地面的动作中,由于各运动环节是被原动肌在远固定条件下牵拉而运动的,这样足也必须作为一个运动环节参与下肢运动,所以光谈踝关节的运动是不够的。跖趾关节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足的背屈及其背屈肌的作用很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三维摄影解析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员技术动作构成、负荷强度、身体训练、准备活动和意外因素等5方面系统分析了造成足关节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三级跳远运动员足关节损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史和福 《游泳》2005,(4):50-52
踝足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是支撑人体重量和行走的重要关节。简单地说踝关节由胫、腓骨与距骨滑车组成,其关节面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腓骨外踝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的上关节面和内、外侧关节面构成。关节囊前、后薄,内、外增厚;踝关节为屈戊关节,其运动轴在距骨体的横轴上。构成足部的骨骼有26块,其中跗骨七块、跖骨五块和十  相似文献   

10.
人体的肌肉在手或足固定条件下收缩产生的内力,是人体重心发生运动的动力完全符合牛顿第一定律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人体起跳阶段身体重心获得向上运动的速度,由躯干、髋关节、膝关节和足关节的有关肌肉在足、足前掌和足趾依次固定于地面条件下收缩使它们发生伸展运动引起.这些肌肉在固定条件下收缩产生的内力是跳跃的动力.足离地前的起跳阶段,足是绕固定面或点向上转动,没有发生平动.所以,作用于足的固定面或点的支撑反作用力不能成为跳跃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损伤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损伤是运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严重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踝关节损伤90%多为足内翻位,使外侧副韧带发生损伤,又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最多(80%以上),发生关节囊损伤造成关节积血者亦不少见。运动员撕脱性骨折(指胫骨)较少见,踝关节开放性损伤更为少见。在腾空后足屈(足庶)状足夹着地时,过度内收位损伤,由于腓骨长肌腱牵拉造成第五踱骨基底部典型的撕脱性骨折。踝关节损伤根据损  相似文献   

12.
5、搓、蹬、打膝天节 仰卧势,右足盘膝,以足跟绕左膝关节,左右反复搓揉;再用右足跟,左右反复轻轻蹬揉膝关节周围;然后再用右足跟,绕膝左右反复轻轻击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足环节模型构建模式与踝关节角度参数的变异性规律,针对性研究人体下肢及足环节运动时合理选择相关模型,并为正确定义环节角度参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试验对象小腿环节和足环节特征点粘贴反光球,以构建国际通用的3种足环节模型和国内普遍使用的2种足矢量模型;通过三维影像捕捉系统获得反光球的三维空间坐标数据;由相关分析软件计算出人体常速平面行走过程中不同足模型产生的踝关节角度变化值。结论:数据验证与理论推理得出,足尖模型不适用于构造踝关节,跖趾关节模型只能应用于高配置运动捕捉实验室。因此,研究推荐使用跖趾模型。三点角和四点角是矢量模型,构造关节角度不准确且有较大误差。与环节角相比,三点角放大了踝关节角度,四点角缩小了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只适合一些特殊试验条件下的粗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6,(2):41-41
睡眠、饮食、运动是人类健康生存最基本的三要素。我们行走、运动都得穿鞋,但大多数人却忽略了鞋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据国外报道,三分之一以上的足病是由于穿鞋不当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观察高弓足和正常足在赤足行走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变化,分析高弓足易损伤的原因,为高弓足的康复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选取9名高弓足受试者为实验组,10名正常足受试者为对照组。利用Vicon-MX红外摄像系统进行动作捕捉,采集受试者常速行走时髋、膝、踝三大关节的运动学参数,同时利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行走过程中的足-地接触力。研究结果:在行走过程中,高弓足者髋关节在足趾离地时的外展角度小于正常足(P﹤0.05);在垂直方向上的第二峰值地面反作用力(GRF)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方向的第一、第二峰值GRF和向后方向上的峰值GRF出现的时间均早于正常足(P﹤0.05)。结论:高弓足与正常足行走时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可能是造成高弓足易损伤的原因,也反映了它们控制机制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女性穿不同鞋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剑  李建设 《体育科学》2006,26(6):67-70
通过F—scan足底压力分布解析系统对青少年女性穿不同类型鞋行走时的步态进行足底压力分布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女性穿跟高6.5cm以上的高跟鞋行走时,足底第1跖趾关节最大受力值是穿球鞋行走时该点最大受力值的4倍,是穿中跟鞋和松糕鞋行走时该点最大受力值的2倍。穿松糕鞋行走时,足底3点压力变化曲线图与裸足行走时足底3点压力变化曲线图相似,但是,穿松糕鞋行走时,足底3点最大受力值比裸足行走时足底3点最大受力值大。因此。也说明穿松糕鞋行走时下肢肌肉负荷较大。提示,穿高跟鞋行走对青少年女性足的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建议他们日常生活中少穿或者不穿高跟鞋。  相似文献   

17.
关于短跑运动员足的形态、足关节运动幅度和跖屈肌力量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但将三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还很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我院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调查,找出三者与短跑运动成绩的关系。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对象我院31名男子优秀短跑运动员(表1)  相似文献   

18.
跳跃动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认为跳跃的动力是蹬地反作用力。本文从力学角度、原地纵跳时头和髋向上运动的体位变化和作用于足的垂直分力的测定结果否定了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跳跃起跳阶段身体总重心获得向上运动的速度,只能由躯干和起跳腿的三个关节发生的由屈到伸的伸展运动引起。跳跃的动力只能是参与这些运动的肌肉在足固定条件下发生收缩产生的力矩。  相似文献   

19.
兔股骨髁关节软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软骨是被覆在关节面的软骨,除个别关节(如骶髂关节、胸锁关节、下颌关节)属于纤维软骨外,绝大部分关节属于透明软骨。由于其内部没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其外表又未被覆滑膜和软骨膜,因而损伤后较难修复,而在运动损伤中它的损伤又较为常见,故它成为创伤中较难解决的难题之一。关于关节软骨的形态结构、关节软骨的损伤修复、关节软骨的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仍有一些研究得较少的角落。比如,有关关节软骨的扫描电镜研究,目前报道较少,对此进行研究,对探讨关节软骨的立体形态结构,以及为损伤关节软骨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邓雪 《体育科研》2014,(6):64-67
采用特制的足-跖趾关节力量测试仪,对跖趾关节屈肌100%最大随意收缩力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16名田径运动员与16名普通大学生在该力量上的区别,为跖趾关节在下肢运动中的重要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跖趾关节屈肌力值约位于300~500 N之间,优势侧与非优势侧无显著性差异;该值在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是普通大学生的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