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渗透作用实验"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经典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多年来一直沿用该实验作为突出这一章节重点、突破难点的辅助手段.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渗透现象,认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了解渗透作用及其发生条件,为进一步学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建立了良好的知识铺垫.但如何做好该实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科书的渗透装置存在一些不足,笔者通过对其进行了探索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总结多位学者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两个实验的装置改进中对注射器的使用情况,概述注射器在实验设计中的多种用途,分析注射器应用于高中生物学实验装置改进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注射器的特点,对"渗透作用现象"演示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为高中生物学实验装置改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渗透现象是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一节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细胞吸收水分的重要过程。本文以土豆这种常见的蔬菜为实验材料,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式来展现水分子的渗透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角度理解渗透现象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渗透作用实验"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经典实验,对英关两种教材中关于"渗透作用"实验设计进行介绍和评介,旨在加深对渗透作用核心概念和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是高中必修教材第一册中关于植物细胞水分代谢的一个生理类验证性实验.我们在课堂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中,将这个验证性实验加入了探究内容,及其进一步转化为探究性实验,不仅使学生理解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失水.同时将细胞膜结构特点和物质转运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巩固了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中的"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学生对渗透作用不易理解,总是模棱两可;学生很难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与渗透作用联系起来。笔者多年来采取"实验—现象—思考—分析—结论"的探索程序,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和思考题的教学方式突破重难点,同时也培  相似文献   

7.
“渗透现象”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中所设立的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至关重要,也为学习后面其他的探究性活动奠定了基础.因此,深入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实验简介:本实验是人教版的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的第一节中的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渗透现象进而认识半透膜的作用,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为后面学习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都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打下基础.实验目的:1.认识半透膜的作用,探究渗透作用的条件.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主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探究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渗透现象"实验,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条件;利用类比推理法帮助学生构建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通过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 高中《生物》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简单明了;但整个实验过程涉及许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此实验中也存在许多疑难问题,现剖析如下: 一、取材方面 1.材料必须是成活的成熟植物细胞。渗透作用能发生的细胞学基础是有细胞器液泡,细胞死亡,液泡也随之破裂,所以该实验取材时必须选用成活的细胞;而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个中央大液泡,其渗透作用的外  相似文献   

11.
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渗透现象进而认识半透膜的作用,从而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为教师后面讲述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都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其机理与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探究植物细胞中水分进出的方式,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新教材设计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它不但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透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成熟(有明显液泡)的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的方式吸水或失水。渗透作用产生需具备两个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即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新鲜的萝卜放在浓盐水中逐渐变软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的扩散C.干种子泡在水中膨胀D.面粉吸水解析B选项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是半透膜。C选项干种子没有大液泡,不能形成半透膜,通过吸胀作用吸水。D面粉没有半透膜,也不能发生渗透现象。答案A2.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1)实验材料: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  相似文献   

13.
"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是普通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材中,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这一重要过程,设计了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探索和改进,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植物细胞具有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在探究现象发生原因的过程中重点学习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加深学生对渗透作用理解的一个重要实验,上海二期课改工程中也将“探究植物细胞外液的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实验列入《生命科学》高一第一学期新教材。实验选用的材料是植物细胞,无疑给学生留下了知识拓展和实验探究的空间,如:①动物细胞所发生  相似文献   

16.
渗透作用是植物细胞在形成液泡后主要的吸水方式。笔者在有些书刊上看到,选用肠衣、猪膀胱,玻璃纸等作为简单渗透计上的半透膜材料,来演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吸水现象。虽然演示中出现了所述的细胞渗透吸水现象,但笔者认为演示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吸水现象选择上述材料作半透膜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所介绍的半透膜材料与其所述内容不相符合,造成选择的实验材料与叙述的主体不统一。讲的是植物生理的内容,但选择的是动物体的材料。谈的是植物生活状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演示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其目的是通过教师对该实验的演示、讲解以及学生观察,学生能自己分析出渗透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渗透作用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教材中介绍: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玻璃纸,向漏斗口注入蔗糖溶液,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节教学中渗透作用的原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要突破这一难点 ,其中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按课本上的渗透装置进行实验 ,液面上升速度非常慢 ,在几十分钟内无法看到液面上升现象 ,这样一来许多教师只能把本该当堂做演示的实验改成了到黑板上讲解实验 ,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提高液面上升速度呢 ?通过反复实验和探索 ,笔者认为液面上升速度主要与玻璃管的内径、半透膜的种类和面积大小有很大关系。针对这种情况 ,我对原渗透装置进行了大胆改进 ,制作了一种新型的渗透装置 ,由于它…  相似文献   

19.
<正>书中利用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渗透现象进而认识半透膜的作用,得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总结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我认为教材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缺陷,操作难度大,液面上升速度慢。本文通过探讨渗透实验的现有缺陷,半透膜材料的选择,意在改良渗透实验装置,让实验的操作更简便,实验现象更明显,以供同学们参考。1.教材装置的缺陷分析缺陷一:玻璃纸不是真实的生物材料,缺乏一定的说服力,且很难买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初高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的内容 ,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做了改进 ,实验现象明显 ,易于学生理解 ,适合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