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以学生对自然数的积累为基础,并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感知负数的存在。同时通过比较和分析,使学生明白负数和自然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本课教学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还为联系生活、分析生活现象提供认知储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为第三学段数的认识的拓展提供一定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课前琐思】《负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正数都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例l与课后练习一的相应习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2.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例l与课后练习一的相应习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2.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1~4。  相似文献   

6.
吴俊宏 《黑河教育》2014,(11):80-80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4页~16页,练习二1~4题教材分析:《1~5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目标:能够借助具体物体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5以内数的具体含义,知道1~5的顺序,知道5以内数的组成,会读写5以内各数。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教学目标】1.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重新理解0的意义,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建构相反意义的量  相似文献   

8.
贾艳秋 《黑河教育》2013,(10):20-20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会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分析】《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故事情节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读《从现在开始》,除了忍俊不禁之外,还感受到浓郁的现代气息。在生活中,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本课中的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6页。[教学过程]一、交流:关于负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1.谈话:今天学习《认识负数》。关于负数,大家都知道什么?生:负数比零小。(板书:负数<0)生:温度计上有负数,电梯里有负数,海拔里也有负.....生:3-5=-2。师:看来减法算式也能产生负数。(板书:温度、楼层、海拔.存款、减法...  相似文献   

11.
<正>[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造句。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  相似文献   

12.
顾娟 《福建教育》2010,(2):56-57,64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初步认识负数》是在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需要大量的感知支撑,也需要学生对数学现象的深度解读与提炼.创设适宜的探究情境与活动场景,利于学生收集相应的数学现象,获得必要的感性认知,从而使学生真正融入新知的学习研究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感知,增强感知的解析,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建数学认知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14.
陈强梅 《成才之路》2013,(36):92-93
教材简介: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页~3页。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负数,能认、读、写负数;学会用正数、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相反意义量的过程,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相继发展的符号感。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长学生的自然知识,产生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一与众,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如何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呢?《认识负数》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本文是这节课的几个精彩教学片断及评析。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内窖苏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第6页练习一的第1~5题。  相似文献   

17.
李宣凡 《教书育人》2012,(Z2):72-73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二学生对运动与规律的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现象背后的为什么和怎么办缺乏理性思考。《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课的教学以生活逻辑来贯穿呈现知识逻辑体系,力求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情境的分析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在活动中感悟新知。  相似文献   

19.
罗瑛 《云南教育》2015,(3):29-30
教材分析:《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通过描述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大家只有保持环境卫生,才会有美好的生活的道理。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适宜分角色朗读,让读者在演读课文中加深情感体验。文中多次出现问句和感叹句,是学生通过朗读体验问句和感叹句的好机会。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教师的引读为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五册第一单元91、92页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