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杨凤英 《学子》2014,(9):49
正读书时多动脑筋,学会发现问题,做到有疑而问、疑则思问,这就是"质疑"。质疑,是语文课堂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激发学学生的质疑问难?一、巧用激励,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与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让学生质疑问难,如大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学习方法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他鼓励学生“每事问”。宋代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才能提高,学而无疑,等于没学。”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引起思维的第一步。明代教育家陈献章认为“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知,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矣”。由此可见,教学中学生能否产生疑问,是否能够敢于提问,是学习中能否体现其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可是现行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在十几年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  相似文献   

4.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问题又是创造的基础,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就要唤起学生质疑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乐于质疑问难,教会学生善于质疑问难。一、让信心充满课堂,敢于质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  相似文献   

5.
毛幸运 《考试周刊》2013,(52):35-35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其质疑能力,使其"能问"、"善问"、"乐问"。  相似文献   

6.
“质疑问难”浅析许兰英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过:“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出。”可见,疑是学习进取的关键。有疑了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悟。质疑问难“双边”活动,教...  相似文献   

7.
<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设疑提问,学生质疑问难,是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重要手段。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下面就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一、纵向提问与横向提问1.纵向提问(1)顺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因到果的提问叫顺向。如初读课文时,可以问学生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扫清理解的障碍)→再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课文中心?(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你能用一句话说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质疑问难是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师生交流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最强有力的证明。一、引导学生“生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而思,有思而悟。学生有了质疑问难的方法和习惯,就具备了发挥主体作用的先机。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时,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促进了思维的展开,一旦这…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有疑阿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求新.因此,我们应该把"质疑"当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英语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以疑生趣,以疑激思,以疑获知,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新知,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古人把知识称之为"学问",意思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要学又要问。"学""问"并行,是古往今来,中外的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曾要求弟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荀子面对知识学习时就曾说过"不知则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英国人培根谈及做学问的方法时说"多问必多闻";我国现代学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学问"。由这些可知,学习的过程就应是不断产生疑问的过程,是对知识疑问不断探索,解决疑问的过程。从教学角度出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出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真正地给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方。  相似文献   

11.
张春梅 《文教资料》2013,(5):173-174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很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舵手"。老师要注意"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使其敢于提问;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使其会问。"等几方面鼓励和引导学生不仅敢质疑问难,而且会质疑问难。经过思考,能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由浅层次向更高层次逐步发展,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一个知疑、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常常有疑。过了这一番以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质疑问难是创造品质的表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习惯是时代对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3.
殷艳 《数学教学》2012,(3):15-16,49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所谓质疑问难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以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笔者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质疑,课堂中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课后给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古代文豪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质疑问难本身就蕴涵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原动力,更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精彩.那么,教学中如何让探究学习因"疑"而精彩呢?  相似文献   

16.
刘有京 《广西教育》2014,(45):43-43
正"思源于疑"揭示了人们思维发展的动力之源,以疑激趣、以疑促智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不二法宝,也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素养的有力举措。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他们没有真正的自我,更多的是盲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可谓是学生的真实写照。不会质疑、不知问难成为制约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一、鼓励质疑问难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得好:“学贵有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们往往都是大胆质疑问难,敢于怀疑传统,敢于挑战习惯,敢于批判权威。他们往往能从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的规律。哥白尼是这样,布鲁诺是这样,爱因斯坦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8.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探究精神,需要实施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这是前提;其次,要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学会有效质疑,这是关键;再次,教师要兼顾个性差异,相机跟进释疑,智慧地引导思考,这是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经常质疑,可以激活思维。发现问题提出来,则是将思考的内部语言  相似文献   

20.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见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善于巧问,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思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引发学生产生疑问,提出有一定水平和质量的问题呢?如何依据教材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创造研究探讨的自由天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