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春其 《考试周刊》2010,(6):174-174
在当前物理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已经成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这些年,对物理启发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比较多,因此对物理启发式教学的梳理,有助于厘清思路。提升物理启发式教学理论思考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十分重视学生的探究和主动学习,但要使学生能探究和主动学习,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是必不可缺的。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摒弃注入式,将启发式教学寓于整个教学过程、融于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中,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该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生物课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谈点粗浅的看法。1.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以求深刻理解并自觉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教师的作用看,启发式教学既重视发挥…  相似文献   

3.
吴兆申 《考试周刊》2014,(63):144-144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是对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做了介绍,着重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学由孔子发展而来,历经千载传承,是高效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是助学习方式优化、促学生思维创生、利课堂"活色生香"的必要手段。笔者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具体实例,从教学语言、教学载体、教学形式三方面例谈中学语文启发式教学的"着力点",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巧妙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启发式的几种形态(一)作为一种教学思想的启发式《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在启发式教学条目中,指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启发式教学真正地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启发式教学,教师  相似文献   

6.
刘修春 《教书育人》2000,(24):20-21
启发式教学是教育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究竟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它的实质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它应当归属何者?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启发教学?等等问题,许多青年教师还没有很好的认识,以至于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误区。解决这些理论问题,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把握它的实质和特征;二是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一理论,使之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一、启发式教学的涵义和实质 “启发式教学”一词,在我国最早由教育家孔子提出,他说:“不愤不启,不排不…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启发式教学方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个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本文从启发式教学发展的现状入手,结合中学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启发式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师生的教学互动中应有的表现形式,探究启发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一、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以及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采用诱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定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性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 ,为了有效地提高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讨 ,笔者在蔬菜栽培教学中将启发式教学法引入实践性教学 ,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一、启发式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实质启发式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提出的。该教学法是在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导下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激励学生创新精神。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启发式教学应具有普遍意义;电大外语教学的特点,需要启发式教学;介绍了在电大外语辅导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方法、特点及运用启发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因而可知,然而在当前课程改革及教学的影响下数学启发式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要在数学课堂中充分运用数学启发式教学需要克服哪些不利因素,本文将对如何合理进行数学启发式教学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刑法经济性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经济性是刑法谦抑性的价值蕴含之一,刑法经济性作为刑法谦抑性之“量”,从本益分析的角度反对不计成本和效益的刑法之滥觞,使刑法的谦抑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由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亦为犯罪内涵和本质的界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刑法的经济分析并非万能的,其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2.
刑法学实务案例教学应选择较为典型与重大的刑法实务案例,刑法实务案例应与时俱进,所选案例应当难易适中。本科刑法学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刑法理论的学习上,而为了使刑法理论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就有必要辅之以适当的案例作进一步说明、阐述。研究生刑法学教学既无需照搬美国的"判例教学法"与德国的"归入法"教学方式,也无需重新去探讨"互补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式,只要进一步坚持适用与完善"三三制"教学方式即可。  相似文献   

13.
在刑法学中,刑法分论的知识容量很大,而且,相关刑法分论教材的编排一般都为公式般的内容。对此,在一个课时有限的学期内,法学本科生如何能够将刑法分论的知识真正地予以吸纳、掌握,就成为一个现实的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刑法学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刑法分论的教学方法,即重新编排传统刑法分论教材、典型罪名的选择和精讲、注重辅助性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身学习刑法的能力等。这些刑法分论教学改革方法在刑法学的教学实践中改变了过去呆板、单调、低效的讲授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刑法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刑法学的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4.
研讨型教学方法的推行是本科法学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路径。刑事诉讼法不仅理论性强,而且紧密联系立法和实务,为研讨型教学提供了空间。刑事诉讼法研讨型教学方法在教学应用中呈现出较好的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陷入传统教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构成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要件,研究刑事法律关系必须从主体入手。本文以法律关系的构成为理论前提架构,分析了刑事法律关系的可能主体和现实主体。认为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刑事法律规范对可能主体进行调整的结果,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应该包括国家、刑事自诉人和刑事犯罪人。  相似文献   

16.
《刑法修正案(五)》主要针对妨害信用卡管理行为和信用卡诈骗行为作出补充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利用信用卡实施犯罪的行为方式,使得法律更具可操作性。《刑法修正案(五)》的出台为打击目前严重的信用卡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但立法解释也并非尽善尽美,并没有解决法律上存在的所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单行刑法已完成其历史使命,自身的先天不足逃脱不了退出立法舞台的命运。同样,附属刑法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可以适度保持其宣示式模式。最后,历史选择了刑法修正案模式,并以其无法比拟的优势独领风骚。多数否定或质疑刑法修正案模式的观点均不能令人信服,刑法修正案可以成为我国当今及未来刑法修正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刑法规范难以获得公众认同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刑法人文精神的缺失。刑法唯理主义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国家社会治理和人们行为预测的要求,但可能致使人们沦陷为规则指挥下的动物。刑法都市情愫致使许多反映真实生活并凝结着特定文明的规则被遮蔽了,进而导致作为公共产品的刑法已经丧失了公共性。赋予刑法人文性,具有对刑法唯理主义的纠偏功能和对刑法都市情愫的去蔽功能。刑法的人文性揭示了刑法规范的生成机理,有助于维护刑法的正当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刑事法治建设的核心是刑法立法与刑事司法两者的动态平衡问题。1997年刑法修订以来,立法机关及理论界试图通过完善刑法立法来解决刑法适用的可操作性和公正性,收效甚微。理想刑法的构建就是以实现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和谐为重要使命。本文透过变动的法条,着眼于刑法理论及其价值哲学等问题相对稳定的特点,探究刑法背后的价值问题,从刑罚目的重构、刑法人权保障价值之完善、刑法的谦抑性在我国的适用三个方面展开构建理想刑法的几点畅想,最终发挥刑法在我国刑事法治建设中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刑法解释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刑法解释赋予刑法条文以生命。刑法学界对刑法解释的理解存在着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表现在刑法解释的主体、对象和视角等方面。在建设法治国的背景下,遵循刑法的基本理念,刑法解释是指解释者在刑法条文文句所能涵盖意义的限度内,阐明刑法条文的语言意义和内在真意。刑法解释也是对刑法立法合理性的检验,由此引导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