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童年的回忆是一种幸福,我们的小作者虽然还只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却也已经有过值得自豪的“童年的好时光”,尽情地享受着这样的幸福和权利了。读过叶似彤的《童年的好时光》,深感小作者是一个欢乐的小天使,幸福的小女孩。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的爸爸富有诗情画意,为她精心制作了一本《成长录》,把她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真实地记录下来。等她长大以后,这是一个多么珍贵的纪念品,这实在是一笔永恒的财富啊!小作者从《成长录》中撷取了最绚丽的一页。那是一张她6岁时参加电视台节目的照片。这张“靓照”勾起了小作者美好的回忆:国庆50…  相似文献   

2.
黄思怡 《新读写》2010,(5):28-28
油菜花,一种再普通不过的花卉,给了小作者些许思考,使她明白,“生命的苍凉和绚丽,是自己的选择”,使她“学着用一种淡定来承受现有的生活”。油菜花改变了作者生活的颜色,它虽不美丽,却开得自然绚烂,也带给我们许多简单却具寓意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做教育的“农人”》是2008年第8期的《教师博览》中的一篇文章,在程晓霞的博客(小遐小思)里,看到了她写的读后感。记得刚看完文章时,和她有相同的感受:作为教育的“农人”,我们需要对生命的尊重和赏识;作为教育的“农人”,我们需要学会期待,习惯生命的慢慢成长。  相似文献   

4.
文如其人,虽然三毛的作品,我不像有些年轻人读的很多,但读了三毛这短短的一封书信,却洞察了她那纯洁善良的心灵,享受到了她那积极快乐的人生。“‘寻求真正的自由’,然后享受生命。”这是作者对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这里的“自由”,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一种摆脱名利、苦恼,抛弃了世俗的人情超脱:是一颗纯净,圣洁、不受玷污的心;是一条不受羁绊、不被左右的执着之路。“享受生命”,更是一种高境界,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不容易,当我们在赢得了生命之后,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然而,在人的生命中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是人生的记忆,是人生的起点。因为人们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所以人生就有所积累,而这种积累就是经验与智慧。作者写出了她的人生的“第一次”,并从中思索出人生的向往与追求以及“第一次”在人的成长中的真正意义。作品简短有力,不枝不蔓,是一篇好文章。——编者  相似文献   

6.
高艳是一位不拘格套、富于创新的东北边地作家。早年经验与精神成长塑就了作者游牧型的生命人格,她的散文是个人缺失经验的一种艺术生成。在散文意境与意象的营构方面,高艳以“回忆”与“联想”作为建构手段,依托寻常物象建立起了文本的游牧空间与表意体系。同时,她还把笔触伸向东北边地历史,为烈女英魂树碑立传。高艳凭借创作的清新与丰盈在当代散文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的渊源有一个动人的“还泪”之说,我们从中得知她的本真状态为一株仙草,这是作者赋予这个女性形象的一种文化象征意义。其实质是对自然生命的追求,亦是对“道”的追求。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两个相关的主题:一是对人生现实价值的否定,一是对生命应有价值的追求。这一命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将具有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书讯     
《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本书作者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她以“用生命书写爱的信念”、“让爱洒满儿童的心田”、“‘以爱育爱’成就办学理念”、“在爱的分享中体现生命价值”、“让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拓展”、“以成长诠释爱的真谛”为题,分六章记述了自己生活与工作中原汁原味的事例和感悟,包括她“以爱育爱”的教育思想、“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以及“以爱育爱”的人性化管理思路。李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反思(reflection)一词,自20世纪80年代始,被教育界人士广泛引用。现在“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  相似文献   

9.
【题目】成长是什么?成长是一种历练,成长是一种收获。成长的路上有荆棘,我们会受伤,会疼痛,但我们不会回头,我们学会的是忍耐。成长的路上有风雨,迎向风雨,我们的生命会更坚强。成长的路上有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充满活力的我们。成长的路途,我们要一步一步认真地走,用心去感受每一步的意义。幼年的成长,伴有父母的呵护,而少年的成长,则伴着烦恼。成长的日子,需要你学会整理烦恼,释放心灵。这样的生活,也是一种珍藏。要求: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教师博览》2009,(3):F0002-F0002
“清以凝哲,爱心游澈.小恩聚慧,木叶成舟”是朱圉红(清澈小舟)的网络签名,“没有孩子是差生”是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每一片叶子都翠绿”是她孜孜不倦的教育追求,“爱心、诚心、信心、耐心、恒心”是她践行坚守的教育原则。在朱国红的教育生命中.始终把关照学生的生命成长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和迷人色彩的作家,她就是萧红。她的生命是那么短促,可是,她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却充满了悲凉哀婉、凄迷传奇。她用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审美体验建构起膝跪迷离的艺术世界。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文坛因为有了她的声音而显得摇曳多姿。分析萧红的写作姿态可以在整个文学传统中审视她的独特性及意义。写作对萧红来说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表述”,她的写作过程是与自我生命的成长同市的过程。她在写作中重述曾经有过的经验、感悟、情绪、悲欢。她的写作直通生命本体,她的话语成为她生命的一种形式。如果…  相似文献   

12.
《雪儿》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五课课文。课文主要讲了小作者的腿跌伤了,独自在家养伤,她非常向往外面的生活。有一天,爸爸给她带回一只受伤的白鸽,这只白鸽叫“雪儿”。在小作者的照料下,雪儿的伤好了,展开双翅飞向了蓝天。课文旨在通过小作者从受伤的白鸽重新飞上蓝天中得到启示和鼓舞,告诉人们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学籍管理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对主体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是学籍管理的迷失和异化。生命成长是人的根本追求,生命成长是自在的成长,更是自为的成长,是人在“种生命”成长的基础上超越“种生命”而实现“类生命”的成长。主体性是大学生生命成长最突出的特点。高校学籍管理的性质决定其必须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旨归。  相似文献   

14.
评语     
我们常说,眼前事,身边物,用心皆文章。作者虽然只是描述了自己的抽屉,描述了抽屉中的种种珍藏,但我们仍然窥见到了她的那颗童心。这种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事物的做法是值得提倡和赞赏的。我们常说,我手写我心。小作者以抽屉为题材,如数家珍般向我们展现了她成长历程中的“见证”和“记忆”。无论是玩具娃娃,还是机器猫小叮当,还是一本厚厚的日记,它们都在向我们述说着女孩的心事和秘密,都在向我们描绘着女孩的希冀和梦想。在这里,小作者用她的笔具体地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文章不是无情物,文中有“我”才动人。我们常说,一篇好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在其自身专业成长过程中,能够汇集更多学校发展的力量,从而使学校成为教师、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力量源。校长自身的成长状态,对教师成长、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进而对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校长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是“管理能力”的提高,是“管理观念”的转变,是校长学历层次的提高,还是校长见识的丰富?这些都是校长成长内涵的重要构成。当我们从生命的角度,以整体的方式思考时,可以认为:校长的成长,是生命的成长,是一种整体生存方式的不断完善、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校长,其成长…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预设”和“生成”成了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以前,我们注重的是“预设”,似乎很少考虑“生成”。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的概念,《辞海》的解释是“自然形成”,她反对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7.
生命,要迎着太阳不断成长。本文作者运用组合思维的方式,巧妙地把“成功”“奋斗”“信念”和“挫折”等分别比喻为“花朵”“绿叶”“根系”和“小刺”,为我们构建了一棵枝繁叶茂、敢于“经风”“经雪”的生命之树,既映照题目的内涵,又形象地展现了全文的主体结构,显示出了作者从立意到构思上的匠心独运。同时,作者在驾驭语言上的功夫是本文令人称道的又一亮点。绽放着理性的准确的表达,颇具气势的排比的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近似名言警句般的句子,都彰显出作者较为深厚的语文素养。这些都为生命之树增添了魅力。倘从立意、结构和语言三个…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位17岁女高中生的成长故事,这是一段闪烁着青春叛逆光泽的经历。主人公朝子在参加高考前,突然觉得无聊至极,讨厌和大家过一样的日子,于是她开始逃学,跑到邻家男孩的壁橱里上网,从一个好学生变成了一个“坏女生”,最后又幡然醒悟,重返校园……故事情节似乎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其他“另类故事”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当同样17岁的小作者绵矢丽莎用她那稚嫩而又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的成长历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还是震惊了。  相似文献   

19.
《生命生命》一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岁时因患“类风温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腿不能行走,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作者写本文旨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呼唤“生命生命”,表达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0.
谈“园丁”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祖国的文明昌盛,党号召全社会尊师爱生;这是一种“社会公德”,做为“塑造未来的新人巨匠”,我们教师感到荣幸,更感到任务繁重,尤其是,要考虑怎样响应,率先地身体力行。一在生命发展的长途中,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由于她的生存和延续不再依靠着本能;她制造并使用工具,为了自己的需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和加工,如此,一代代积累经验,增强本领,于是乎成为“万物之灵”。本能以外的知识、技能,都不会随着新的个体生命,在娘胎里一道儿成长,那要在后天的实践中有意识地世代递送,也就是教与学;所以广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