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中超SOS     
“假球、黑哨、大盘”——中超元年被焰下了不光彩印记。国安退出,金融大鳄张海下课、球员发不出工资……十年甲A积聚的矛盾终于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第十一个年头——“中超元年”爆发了。1991年在北京饭店贵宾楼,李铁映同志在听完年维泗关于足球改革汇报后,指出职业化要一步到位。但十年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尚未到位。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正在经历着一个大关,第二次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假球”“黑哨”在中国足坛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众所周知,“假球”“黑哨”危及联赛水平,伤及球迷感情,祸及球市兴衰,殃及中国足球声誉,可谓中国足球的一大“毒瘤”。“毒瘤”不除,中国足球或许永无出头之日“打假扫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足球兴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现代足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文明视野与现代化理论表明,文明创生决定着中国足球的命运,当今中国足球改革困境在于,传统文化形成了顽固的路径依赖,集权体制难以走出垄断创新思维,足球改革亟需制度攻坚.中国足球命运令人期待,拷问着领导集体的创造性,足球改革应反思执政理念与治理结构的合法性.面临多种困难,必须清醒,“拖着走”没有前途,“领着走”才是希望.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足球俱乐部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足球的改革正呈方兴未艾之势,走俱乐部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影响俱乐部生存和发展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把国际上一些足球发达国家的足球经验、模式与我国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发展中国足球俱乐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与国际惯例接轨,中国足球协会近日又推出一项改革新举措——自1995年起每年由足协组织评选年度“中国足球先生”,“最佳足球教练”,“最佳足球队”。1995年度的评选活动由中国足协主办,中国足协机关报——中国足球报、云南昭通绅康保健食品开发公司承办。广告由四川五洲广告公司总代理。评选采用群众投票与专家评  相似文献   

6.
中国足球要想真正崛起,一定要做到“道”和“术”并重,即除了弄清足球对于促进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及改革中国足球不合理体制及人才培养机制的意义之外,还应该将提高中国足球的技战术水平放到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当我提笔想写中国足球改革之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油然涌上心头,也许“足球改革”也像一个在中国游荡的怪影!有那么多人在关注它、议论它,而且看法截然相反,有人认为足球改革是必要的,有人认为足球改革把体育搞乱了。有人说:足球改革失败了……当然,也许人们议论的不是改革本身,而是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足球的改革是中国改革的缩影。中国的改革要靠“市场”,足球的改革要靠“市场”,对足球人才体系的管理最终也要靠“市场”。足球竞赛市场的发展需要运动员的培训与转会市场化,需要一个健全的足球人才市场与之配套: 只有建立并管理好足球的人才市场,才能使球员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才能降低球员的平均培养成本,才能在大市场环境下使球员的价格统一、降低交易成本。球员的需求方才可能以更小的代价得到更好的球员,“青少年俱乐部”、“足球学校”也才可以把出售优秀球员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职业俱乐部”也才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用于球员的培养,于是才会有更多有潜力的青少年被吸收到足球人才“金字塔”中去。建立并管理好中国的足球人才市场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但同时也不是一件容  相似文献   

9.
亟待开发 刻不容缓——中国足球市场的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足球正在改革,改革的目标是走向市场,足球的市场需要开发。这是改革的呼声,也是改革面临的严峻问题。面对亟待开发的中国足球市场,我们怎么办?“水迪”同志在实际工作中经过专门、详细的调查研究之后,结合他本人的思考和权威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我们认为对改革中的中国足球极具指导意义。我们不惜版面、特发此文,以飨每一位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们。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足球——无知专断压垮中国足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茅鹏 《体育与科学》2006,27(5):1-10
本文主要从训练学角度论述中国足球。“足球球艺”是足球运动的生命。中国足协不把“球艺”作为训练目标;不把“球艺”作为选拔标准;不把群众性儿童足球游戏作为培育苗子的资源;不把足球运动的生态建设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把足球“改革”作为“拍脑袋”工程而排斥科学决策;不严肃法纪,任凭腐败现象蔓延滋长;这一切,搞垮了中国足球。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世界水平为目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制订长远规划,从狠抓当前入手,严肃法纪,从根本上进行整顿和建设,赋予中国足球以蓬勃向上的、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萧瑟秋风中,’98中国足球甲级联赛降下帷幕,屈指算来,20世纪也已只剩最后的几百天了。尽管中国足球跻身世界杯的梦想只能留到下个世纪,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足球已成为时下国人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百姓精神生活中难以割舍的寄托。尽管足球改革弯路走得多了些,主观意志强了些、科学决策少了些、急功近利顽固了些,但在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裹挟之下,中国足球总算迈出了走向世界的一步。中国足球改革伊始,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短短时间内,职业俱乐部便如雨后春笋,足球市场亦空前火爆,这种“一步到位”的决策,似乎与我国宏观经济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针不大协调,有点“休克疗法”的味道。它既燃起了  相似文献   

12.
《新体育》2012,(6):86-91
风雨起苍黄,一晃二十年。 1992年6月23日至27口.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红山口召开工作会议.会议以改革为主题.决定把足球作为体汀改革的突破u.确立了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这就是中国足球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红山口会议”。  相似文献   

13.
论足球改革     
中国足球多年来一直未改其虚弱本质。中国足球队于2013年6月15日在合肥惨败于泰国(青年)队的消息再次引起国人的担忧。从训练学角度来看,确立“专项化”和“教练员自主权”是训练格局改革的起点。采取重视群众性儿童足球运动,对“成熟前可训练区间”进行系统建设,培养运动员的球场意识,常设国家足球队,改革中国足协管理体制,积极发展足球学术等措施,有助于中国足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足球改革推行“双轨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也许并不适用于中国足球。中国足球不知在严冬里滞留了多少岁月,明媚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2008年全国足球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我们又仿佛听到了足球改革的春天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足球改革三年,中国的球迷不断有新词新事入耳。近两年来说得最多、炒得最热的一个词便是“商业比赛”。 然而,商业比赛似乎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赚钱,关心足球改革的人们有些疑问和困惑,他们问“足协到底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哪儿?是在出风头赚大钱上,还是在提高水平、走向世界上?”甚至有人视足协为“不务正业”。因而,给商业比赛算帐就显得格外的沉重和复杂。 为什么要搞商业比赛 “中国足球协会自1993年实行足球改革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形势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中国足协副秘书长张吉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足球改革不仅是面上的,也在向纵深发展,改革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足球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3月16日发布后,中国足球人都在感叹春天即将到来。无独有偶,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足球在经历去年世界杯的惨败后也在大刀阔斧地改革,其改革范围之广、投入金额之多令人应接不暇。两个“金砖国家”的足球水平虽然不在一个层级,但是几乎同一时期开启的革新依然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13亿人怎么就挑不出11个会踢球的?中国足球多年浮沉,始终伴随着这句诘问。青少年远离球场、人才青黄不接被视为足球人口稀薄的无奈注脚。而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为校园足球撑起改革脊梁,“到2025年,足球特色学校达到5万所”的远景更是令人心驰神往。青少年绝大多数在学校,因此校园足球的成败决定着中国足球的未来。然而,一个尴尬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从甲A到中超,中国足球职业化走过了十一个春秋,却在中超的第一年里,经历了历史上最混乱,最暗淡的时光。中超与甲A到底有什么不同?这就像问演《卖拐》的赵本山和演《刘老根》的赵本山有什么不同一样,其实都是一回事。只是“刘老根”比“大忽悠”形象好点。但中国足球却并非如此.强行上马的中超尽管也是中国足协精心筹划的“形象工程”.最终却被证明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形象工程。2004年.中国足球经历了一次改革浪潮,而中国足球的改革之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9.
1996年的足球赛季就要拉开帷幕,尚未从小憩中消除疲劳的老记们,又将投入新一轮的足球报道中去,硝烟又将四起。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足球赛事中,也可谓“哨声未响,舆论先行”。1995年刚鸣甲A比赛终场哨,1996年甲A战事的舆论分析就起来了。球迷们关注着舆论,赞同者,竖起大拇指,高!异议者,板起脸孔,怒驳。 中国足球改革离不开舆论的支持,没有一大批与中国足球同喜同忧的记者辛勤工作,不可能有1995年兴旺的足球市场,中国足球改革也不可能顺利完成体育改革突破口的任务。新闻媒介作为促进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黄增松 《当代体育科技》2021,(7):176-181,184
在全面深化中国足球改革背景下,作为体育产业中产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足球产业,在未来4至5年内有望迎来井喷式发展。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互联网+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探讨“互联网+”时代下足球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进而研究“互联网+足球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互联网与足球产业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趋势。“政策红利”“资本红利”和“科技红利”将全方位促进足球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O2O”模式、“直播+球星”商业模式和“互联网+”足球产业平台生态圈的构建将影响足球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议跨区域整合互联网平台,打造“互联网+”足球产业平台生态圈,整合足球产业资源,促进足球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