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可以看到一条消解与坚守神圣爱情的线索。从早期表现理想爱情到表现爱情的虚无,直至最后表现对爱情的绝望,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一步步展示了神圣爱情的被消解。同时,作为一位富于责任感的作家,方方从未放弃对神圣爱情的坚守,她在爱情书写中表达着对爱情、生命的终极思索和关怀。  相似文献   

2.
展望爱情伤害问题的认识前景,提出爱情绝对伤害和爱情形式伤害概念,从身体性、精神性、社会性三维呈现爱情绝对伤害的先锋性。情伤害动机的多元消解存于本体——爱情相对精神性表现的赋予价值的可能,可作为阐释爱情绝对伤害的依据。社会学研究中(泛域)爱情、婚姻与人生研究范畴提出爱情伤害问题尤其是爱情绝对伤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严肃的、学术化的且极富实践前景的议题。  相似文献   

3.
古典爱情是中国古代大量文学作品建构起来的一种叙事模式,有自身固定的叙事套路和结局指向。但是余华以《古典爱情》为名的小说文本,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大众化经验中的古典爱情进行了双重颠覆和解构,并在解构中建构了其小说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恋爱、婚姻是人生的必然。且不说每个人在幼年时从长辈讲的民间故事里,从儿童读物里,从耳濡目染的戏曲里,接受了诸如牛郎与织女,白蛇娘娘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灰姑娘、青蛙王子与睡美人……更不用说青少年时期读到的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再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爱情。爱情是人类生活中自然的事情,时代不同,每个人的爱情也都不一样。这也就成了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族诗人阿不都热依木.纳扎尔的《纳扎尔爱情诗集》自觉地按照悲剧的审美规律为世人谱写了一组凄美动人的爱情乐章。《诗集》中爱得热烈、爱得痴迷的恋人们在遭受种种阻挠后,只能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诗集》表达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从爱情的被毁灭中激起人们对爱情的珍惜、热爱和追求,以巨大的愤怒去憎恶和仇恨扼杀爱情的丑恶势力,从而为埋葬丑恶事物而斗争。  相似文献   

6.
爱情,有人说,它像昙花一现般美丽而短暂;有人说,它像钻石般闪耀而永恒。但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爱情都是无法解读的。也许,在这明媚而忧伤的青春里,爱情对于我们应该是苦甜参半吧!也许,现在的我们只能从课文中体会那所谓的爱情了!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一生4次结婚,还拥有不少情人.他的爱情生活与他的创作生涯密不可分.本文试图从他的4次婚姻中剖析海明威的爱情观,并从爱情对他作品的影响中看出,他所终生不倦追求的爱情是他创作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让我们深层次地剖析爱情的缺陷,从个性和人道主义两方面进行挖掘,分析爱情,要求不背离人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9.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悲剧。对于宝黛的艺术形象及爱情悲剧的成因的争论,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本文试图从《红楼梦》开篇的神话传说来探究他们爱情悲剧的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霍乱时期的爱情》作品中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三个爱情样本(梦幻之爱、现实之爱和理想之爱)的分析,揭示了不同情感模式对现实情感问题的解答,作品中爱情的多样化版本为现实生活提供了情感问题的多重思考和启示,如初恋成功率较低的凝视点中“爱情伪装”是一个重要概念和不可忽视的原因,现实婚姻里爱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替换和转化成了宽容和恩情,而实现爱情就是对生命的执着等等;同时,从爱情标准的多样化、疫情对爱情的影响、生活与诗意的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爱情多样化对当下生活产生的现实意义。以此,探寻了爱情、婚姻和生命三者之间相互关联、转化和超越的内在关系,并为当下疫情时代的爱情提供了比对和参考价值,说明了生活与诗意皆为人生意义的构建,并非矛盾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拉康的理论视域下重新审视主体的爱情真相。爱情属于想象界,欲望属于符号界,性爱则定位于实在界。爱情必须在与欲望和性爱这两个概念的比较中得到理解。爱情是一个发源于想象性的投射,维持在欲望的符号交换,遭遇到性爱实在的过程。当代爱情的新形式——网络爱情典型地展现了这种爱情的博洛米尼结。爱情的真相也是当代主体的真相,它揭示了传统启蒙主体向当代犬儒式分裂主体转变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福楼拜的著名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因不满于婚姻的平淡而去追寻理想的爱情生活,她先是与人私通,被无情抛弃后,又与人偷情,后来也被遗弃,而她在追求所谓理想爱情的过程中,不仅耗尽了包法利的全部家财,也使自己债台高筑,在爱情的幻灭和债务的催逼下,只得服毒自杀。本文拟从爱玛对爱情的一生追求来探讨她这种理想爱情追求背后的悲哀,从而分析爱玛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新版初三语文课本新添了一个单元,叫"爱情如歌",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 说明爱情教育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仅仅是使孩 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 是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语文课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是个进步。本期我们特邀部分知名学者、作家以及 教师和学生,就爱情教育这个敏感的话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有的虽然没有论及爱情教育,但他们对 爱情的理解,同样给我们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的目的,不是鼓励学生早 恋,而是希望从理性出发,让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高雅和优美的同时,思考 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正常发育并自然 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贾宝玉的爱情追求郑文雅《红楼梦》是以形象地描写了宝黛爱情悲剧而名垂文学史的。贾宝玉的爱情模式是追求爱情对象的感性生命力与理性生命力灵与肉、物质与精神的完美融合。从爱情心理上讲,爱情是男女之间灵与肉相互吸引达到一种彼此交融的境界。古今中外不少文学作品对...  相似文献   

15.
谈谈爱情     
汪文娟 《生活教育》2014,(13):43-45
正在人教版教材中,初三上学期的《致女儿的信》是首次谈及爱情话题的文章,此前的课文没有任何涉及。初三的学生正是十五岁不到的年龄,正如文中的女儿一样的年纪,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该及时植入爱情种子萌发出自己对于爱情信念的年龄。从课文出现的时间和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地位来看,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课本没有涉及并不代表学生没有关注,他们接触的漫画、校园小说大凡是以此为题材,他  相似文献   

16.
课本中单独开设“爱情如歌”单元,你有特别的感想吗?你的父母呢? 爱情并不是不可以对我们启齿的事情,关键是用何种方式来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让我们了解“爱情”的美好,也让我们知道“不成熟的爱情”的危害。课本中出现“爱情单元”,说明了老师将会以更开明的态度与我们讨论爱情,这是值得高兴的。  相似文献   

17.
说老爱情珍贵。是因为爱情很难长老。爱情是易碎品,老爱情很稀有。在大多数情况下,爱情长不老,常常是还没长老.就破碎和凋零了。要想知道爱情真不真,惟一的办法.也许就是等待.看爱情会不会长老。作品中那对老夫妇之间的老爱情,深沉而真挚,看上去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惊心动魄。正是这种老爱情.为他们平凡朴素的人生,蒙上了美丽的传奇色彩。其实,所有的老爱情,都是一种传奇。  相似文献   

18.
据说,只有内心炽燃着爱情之火的人才能来写爱情。但处于这种痛苦状态中的人是不长于思考的:他的智慧失去了自由,而为了从自己的感受中摆脱出来,理解其实质,研究、剖析和看清其目的、整体及种种微妙之处,必须仃这种自由。  相似文献   

19.
论爱情     
舞台上的爱情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招来不幸。它有时像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像那位复仇的女神。  相似文献   

20.
爱情     
我从记事起就常常看到、听到“爱情”这个词,可不懂什么叫“爱情”,直到那件事发生……那是一个冬天,有一次,外婆出去给我买花生,一不小心,踩在一块冰上滑倒了。经医生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