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多次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上课,听他上课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荡涤,仿佛在欣享一场思想的盛宴.孙校长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引领着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的世界,他更是一位探索者、发现者和引领者,引领着学生攀登一座又一座思维的高峰,教给学生一条又一条有益的学习方法.他总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新的探索和尝试,给听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最近,我有幸听了孙校长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可谓受益匪浅,让我对语文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需要有效而扎实的课堂,我们需要以一当十的课堂,孙校长的课堂是学生情感和智慧生长的地方.我们需要像孙校长那样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有幸聆听了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走进李白》,不禁为之深深折服。他不愧是名师,那一举一动、一吟一唱,尽显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文学功底,让我们陶醉在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笔下、陶醉在课堂上响起的美妙旋律中。【片段】  相似文献   

3.
曾经无数次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上课,听他上课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荡涤,仿佛在畅享一场思想的盛宴。最近,我有幸听了孙校长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可谓受益匪浅。朴实——返璞归真也精彩诚如孙校长所说,他力图呈现一堂"家常课"。的确,整堂课没有多少华美的课件来帮衬,没有所谓的煽情音乐来辅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时,让学生通过默读、齐读、个别读等常用的朗读方式,对于有些文章难以与作者产生共鸣,而借助方言则可以打开文本的情感之门,实现情感的共通共融,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受益颇多。课堂上,孙老师滔滔不绝,妙语连珠,“讲”出了一片新天地。现撷取其中几个精彩“闲话”片段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6.
磨课,是教师“化蛹成蝶”的过程。我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为例,谈谈自己磨课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文本细读】这篇课文结构清楚,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昵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相似文献   

8.
有幸和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面对面,无论是他的课还是他作的报告,都让我感觉到一种特有的实在和扎实;让我感觉到语文课就应该这样去上。为了和众多同行分享名师经验,我把孙老师报告中的某些观点作了整理,又结合孙老师的课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写了这样一篇杂感拙文,仅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9.
特级教师薛法根是“组块教学”的倡导者,他提出的“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应用”的语文教学观影响深远,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当亲眼目睹他上课的风采时,人们就会发现,在薛老师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美,那就是他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人们称之为“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0.
1.整体把握概括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这篇文章,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老人与海鸥》写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张庆 《江苏教育》2007,(18):57-59
在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并非其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传统阅读教学一般遵循这么一个流程:老师先来阅读文本——即钻研教材,然后将自己阅读所得写成教案,上课时再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接受的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而不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由此观之,学生哪里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  相似文献   

12.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第七单元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令人难以忘怀。教学应依托单元主题训练,以情激情、以读代悟,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之中,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关注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方法,感受人鸥之间深厚的情义。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高年级教科书中,有许多篇幅较长的课文。这些长文该怎么教?学习长文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如何用较短的时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许多一线的教师感到很困惑。孙双金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为我们的长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五月十一日,扬州花园小学迎来了诗意洒脱的孙双金老师.孙双金老师是情智语文的掌门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孙老师站在讲台前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他出众的才华、缜密的思维以及与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艺术的殿堂,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次,我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一节课《儿童诗》,充分感受了孙老师情智课堂的无穷魅力.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这节课中实在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众所周知,传统阅读教学一般遵循这么一个流程:老师先来阅读文本——即钻研教材,然后将自己阅读所得写成教案,上课时再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接受的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而不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在此情形下,学生哪里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字入目。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还可以想一想再接着读。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在学生差不多读了两三遍之后,他又请了几位同学分段读,学生读错的地方,教师相机予以点拨。二、激励质疑问难,引导读中感悟古人云:…  相似文献   

16.
从电视上第一次听到《老人与海鸥》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只感到好奇,并没有怎么往深处想。第一次从课本中读到这个故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难道海鸥也有灵性?我知道狗、猫、牛、马等四只脚的动物是具有灵性的.如今两只脚的海鸥莫非也有了灵性?它们也懂得了感恩?如果这样,那真是奇迹!这海鸥的情是固有的呢.还是渐渐地培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说课活动,至今长盛不衰,已成为各个学校常规性的教研活动。为落实国办发【2015】43号通知精神,提升乡村教师从教能力,我们在说课方面,在守正的前提下做出探索探深规划,某些环节又吸收了一些新的元素,使说课程序更加科学。下面借用李巧青老师运用个体说课法《老人与海鸥》的说课稿,点评说课新增元素,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磨课,是教师"化蛹成蝶"的过程。我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为例,谈谈自己磨课的经历。缘起:感动后教什么的困惑作为教材中的选文,有些文本价值侧重于选文内容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有些文本侧重于所蕴含的表达价值,有些是提供作为某种(如阅读)操练的材料价值,这三者的功能的教  相似文献   

19.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 一、检查预习,回顾全文 1.读准以下词语。(强化“撮”“挫”“肃”是平舌音,“应”是多音字) 2.观察这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