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我认为,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先要让他们有习惯养成的意识;其次,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特点,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培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绝对明智。第三,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相似文献   

2.
密云是北京市远郊区县,寄宿制学校较多,一些孩子存在洗澡不勤、换衣不勤等不良个人卫生习惯;及时预习、自觉阅读、按时复习等良好学习习惯也需要进一步培养。长期以来,我县结合区域实际,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德育工作重点,深化"三种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和"四项意识"(劳动意识、节约意识、合作意识、效率意识)培养,重点以“三个习惯”培养为抓手,强化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3.
杨力 《双语学习》2007,(5M):38-39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毫不客气地说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习惯的好坏又直接受到生活习惯好坏的制约。因此,数学教学除了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就是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习惯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21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通过“爱”“美”“乐”主题教育活动把养成教育融人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为孩子创设成长的环境,为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郭延玺 《新疆教育》2012,(16):92-92
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我认为,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先要让他们有习惯养成的意识;其次,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特点,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培养。  相似文献   

6.
杜丽军 《文教资料》2014,(33):114-115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将受益终身。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他们的认知规律,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切实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一是良好的养成教育是促进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二是通过养成教育的多元主体实践活动,使小学生获得多元化发展;三是在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活动中可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四是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促进社会、家庭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多年语文教学中,我深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育人的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养成教育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8.
何红娟 《西藏教育》2012,(10):13-14
罗明在《我建议中小学开设成功学课程》中对“养成教育”的解释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成长过程中在家庭和学校、社会中长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抓养成教育,这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做法。但以往学校抓养成教育只是对学生而言,所以有一定的片面性。学校养成教育首先要从教师抓起,让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用教师自己的模范行为再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并且持之以恒,在一点一滴中进行教育累积,才能收到效果。一、养成教育的对象及内容学校养成教育对象应该包括学校全体师、生。首先从教师抓起,把对教师的师德教育与养成教育统为一体,使表里合一、言行一致,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学生的养成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在教育中培养,在培养中教育;其次是引导,教师要靠自己高尚的人格魅…  相似文献   

10.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及道德品质等等,而这些习惯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加强孩子的道德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养成教育的培训。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就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育阶段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养成教育课程融合在各个学科课程之中。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是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的关键,教师更应该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倪玲 《家长》2024,(7):177-179
<正>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不仅是一种养成教育,更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的基本活动和传达方式,可以让幼儿在自由欢乐的游戏活动中,学会基本的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等。本文就以此切入,基于游戏和习惯养成教育的天然性联系,分析游戏化教学在幼儿习惯养成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习惯养成下游戏化教学路径进行详细地研究,旨在提高幼儿习惯养成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习惯应从小培养。在研究中发现,幼儿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时期。加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3.
赵志国 《天津教育》2014,(17):54-5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明确了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四个“关键”,形成了“抓关键、重细节、促养成”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阐述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并进一步从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入手,提出了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五个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尝试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毫不客气地说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习惯的好坏又直接受到生活习惯好坏的制约。因此,数学教学除了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就是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一生受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琐事做起,把小事、琐事做好做细,养成自己事自己完成,该我做的事认真去做的好行为、好习惯。1.1从“玩…  相似文献   

16.
陶磊  张滨  孙玥 《教书育人》2013,(12):18-19
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17.
养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成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以养成教育为载体,联系大学生实际,把握大学生成才规律,在现实生活的践履中,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及心理习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教育应该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本文主要从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广泛、浓厚的数学兴趣;以"严"治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三个方面阐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引发人们关注孩子的养成教育,使孩子们在中学阶段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使学习更加轻松。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而其父母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落在学校,因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教师更应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鲜明揭示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小学低年级段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组织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培养,让好习惯伴随学生一生。结合人教版低年级段数学教学的相关案例,探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听课习惯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对诸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产生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