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常听其他任课教师说五年级学生的纪律如何难管。本学期,我担任这个年级的体育教学,从第一天开始便进行“严厉整治”,一段时间后我上体育课时总是鸦雀无声,纪律出奇地好。可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看到学生畏缩的目光,我开始思索……  相似文献   

2.
河北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4课的教学中,我上了一节《纸飞翼》。我首先了解学生们对纸的一些认识,让他们说说用纸可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有个女生非常喜欢打电话,一次没半个小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她的话),为此她的父母请我多和她“亲密接触”,打听她和谁聊天、聊些什么。是啊,五年级的学生了,他们在电话里聊些什么呢?我干脆和学生们一起来个“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阶段,分数的认识一共出现了两次,即三年级上学期一次,五年级下学期一次。为何这样编排?两次认识的了联系与区别又有哪些?为什么要再度认识分数,空间要再度认识些什么?再度认识到何种程度为最佳……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我慢慢对上述问题有了答案,现把自己不成熟的认识呈现出来,读者于各位。  相似文献   

5.
笑脸     
说实话,从教四年级语文改为教一年级音乐.我还真有些不习惯.小家伙们倒挺可爱,小小的个子,圆圆的脑袋,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些机灵鬼.最有趣的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他们,老远就听见他们甜甜的声音:"音乐老师,音乐老师."走在大街上,这样清脆的喊声常惹得路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也让我心里一阵阵骄傲.  相似文献   

6.
儿时手枪梦     
赵倡文 《家长》2008,(1):43-44
前几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兴高采烈地对我说:"爸爸,我做了个毽子,老师还表扬我了呢!"望着得意洋洋的女儿,看着简简单单的毽子,我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班会课,是小学、初中或高中每周必有的一门课程。对于班会课,同学们抱着什么样的态度,他们在班会课上都干了些什么呢?笔曾在六年级312名学生中间做过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女儿的秘密     
李其志 《家长》2011,(5):1-1
我那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已经开始有自己的秘密了,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纽约的一所学校里教书。学生是一群八九年级的孩子,但他们的阅读能力却只相当于二三年级孩子的水平。学校对他们基本上不抱什么希望,就等于是放弃了。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我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学点儿东西。然而,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要想让他们认认真真地学点儿东西真是太难了,我的心中不禁充满了失望。他们一点儿也不愿意上学,之所以来到这里,我想绝大多数人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好朋友大多数也待在学校里的缘故,而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可以在这里学到些什么。从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上来说,无论对什么人、什么…  相似文献   

10.
吟唱美丽     
“府河水,臭气熏人,贫穷的中和百业待兴……”这些孩子才二年级,原本歌词优美的校歌,到了他们嘴里,竟然被糟蹋成这般模样,也不知他们脑子里装了些什么!我细细追问,得知这是前几届的学哥学姐传唱下来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二年级的暑假,我在家乡小镇的报社当实习记。那年夏天有一家剧团来小镇演出。作为一名志向高远的学青年,我渴望写些有轰动效应的章,以赢得主编的赞美。主编是个愤世嫉俗的人,我希望自己像他那样。能洞察别人的弱点.写出一针见血的评论来。但是小镇处在穷乡僻壤,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我尽情挥洒。眼下机会来了,因为,要演戏了。  相似文献   

12.
看着三年级的孩子在科学课堂上探究着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再比比六年级的孩子,我突然发现.在三年级孩子的面前,那些个子高高的大哥哥大姐姐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论思维,三年级的孩子无论是发散性思维还是创造性思维都要比六年级的孩子丰富:论动手操作,三年级的孩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的是尝试的勇气,成功了固然高兴。失败了他们也不气馁;论发言,三年级孩子更能从真实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感悟快乐     
什么是快乐呢?我以前总认为只要自己高兴就是快乐。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一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很多年前,我还是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那个年龄的女孩一样,长着一头柔软的黄头发,扎着可爱的小辫子。好像女孩子的天性已经萌生,我开始注意同龄女孩穿些什么,看了后就迷迷糊糊的,想象着自己拥有它们后的模样。看见好朋友系了个淡绿色的蝴蝶结,过不了几天,非要缠着母亲也给我买一个相同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5.
我叫丽珍,今年8岁了,上小学二年级。从我刚进入一年级,我的爸爸和妈妈就很认真地看了关于怎样教育我的书。说实话,他们真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可是有时候我觉得,家长并不完全知道我们小孩子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不信?让我说几件事给您听。  相似文献   

16.
肖虎 《湖北教育》2006,(11):54-54
“星期天晚上,我给妈妈洗了一次脚,就是这样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妈妈却非常感动,搂着我直夸我长大了。想到以前,我什么都不做,而妈妈每天除了上班,回到家还要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一直忙碌到深夜。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给妈妈洗脚,帮妈妈做些家务活……”这是枣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在一篇日记中的感触。  相似文献   

17.
误区一:认识上存在偏差,口语交际处于单项活动,缺乏交互性 [案例]一位老师正在执教一年级口语交际《借铅笔》。“同学们,图上画了哪两个小动物呀?”“小猴和熊猫。”“两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向熊猫借铅笔。”“小猴会说些什么?”“熊猫又会说些什么?”……就这样,老师在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们就图说图,似隔靴搔痒,与己无关,一个个神情淡漠,兴味索然。  相似文献   

18.
撒谎     
上小学四年级,一日下午上学路上,秋风拂起些灰尘,远远地,看见柏油路上有一团自,约摸有几十米远。几位同学一边走近,一边猜测是白纸、风筝、白布什么的。待真的走近,我眼尖手快,看清是纱巾,并捡了起来。那是很不错的一块纱巾,那个时代的奢侈品,它在几位同学手里传过后,重又传回我的手中,  相似文献   

19.
这学期我接手的是四年级语文,并担任了新的班级的班主任。在陌生的教师面前,孩子们似乎都有天生的表现欲。几天来,我的课堂一起呈现着一种热烈的气氛。 这一节又是语文课,首先进行的是自学生字词。孩子略读了课文内容后,便迅速行动起来,有的注音,有的组词,还有的在小声读着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知道自己任教一年级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堂数学课该讲些什么呢?是像往常一样先帮学生进行“洗脑”,把学校里的一些基本常规灌输给他们,然后师生双方进行自我介绍,让学生把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一听,这样一节课就完成了?我想,应该从孩子们接触到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堂数学课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