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个以新闻工作为职业的人,都要求自己具有强烈的新闻意识,能及时抓住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新闻价值的东西,报道之后能在社会生活中注入新的活力。就是说,新闻意识驱使他总是想使自己的每次报道,都能捕捉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而一石击起千层浪,产生强烈反响,引起更多人的密切关注。这种新闻意识,无疑是一个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的强烈事业心的体现。但它的实现,却要受国情的制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求快的时代. 《新周刊》 2010年有一篇“急之国”的文章,把中国人的求快心切概括得十分形象: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  相似文献   

3.
4.
记者间最大的能力差距不是新闻写作能力的差距,而是发现新闻能力的差距。如何培养新闻发现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问题意识:1.从旧报纸旧线索中发现好新闻要靠问题意识。许多人认为新闻以快、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平民泛指"普通的人民",新闻传播中的"平民意识"是指将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以主要的篇幅和时间,运用现代传媒的各种手段,充分及时地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其喜怒哀乐,让老百姓在新闻报道中唱主角。笔者通过多年的新闻实践深刻认识到,新闻从业人员树立平民意识是打造新闻精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新闻实践、新闻报道中,运用背景材料还是一个弱项。而背景材料的运用是关系到如何提高新闻传播的穿透力、影响力,如何增大信息量,充分实现新闻价值和更好地发挥新闻传播功能的问题。 本文拟谈点个人看法。 一、背景意识 目前我国不少新闻采编人员着意和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的意识不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只作直观性的报道,不是运用背景材料来说明问题,而是通过大量的主观色彩的用语来解释新闻内容。这必然导致报道干巴乏味,削弱其社会价值和新闻价值,无法满足受众的要求,甚至使受众难以接受。所以,增强“背景意识”,是采编人员应当解  相似文献   

7.
赵振宇 《记者摇篮》2000,(11):15-16
优胜劣汰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新闻界自然也不能例外,特别是新闻策划工作,它的产生就是要超过别人,要超过过去。一说到策划,竞争就很自然地融入其间了。面对报道的现实是千变万化的,面对现实的报道形式电是斑斓纷纭的,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运动  相似文献   

8.
9.
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来,我采写的消息、通讯、评述等各类新闻作品,获得自治区、全国性新闻奖50多件(次),其中有17件荣获省部级以上一等奖。说心里话,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生最大的追求莫过于自己采写  相似文献   

10.
商丘日报1995年改为对开版,1996年开展起“出精品上档次”活动。就在这同时,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许多新闻传媒都强调1996年要多出精品。先有改版扩版,进而强调多出精品,这合乎量变质变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篇新闻报道的角度往往决定着新闻的深度,而新闻角度的选择又是由记的宏观意识决定的。了解当前形势和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熟悉与采访题材有关的方针政策,是选取好角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政治是个大概念。我的理解,政治是理想信念,是上层建筑,是方针政策。政治意识,就是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 把政治意识与新闻敏感联到一起,是想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新闻报道政治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与统一。 新华社社长郭超人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们的产品必须首先坚持权威性和指导性,按照党性原则的要求去正确引导读者。在此前提下,我们还必须努力使我们的产品满足大多数媒体的需求,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3.
14.
说到新闻的“快”,忽然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幅题为《新闻商店》的漫画,内容为——几名顾客在新闻商店门前问道:“有新闻吗?”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 专业的新闻业务刊物上说新闻意识 ,下笔时就让自己处在了尴尬境地。同行说 ,就像在农村和老农说种田 ,在部队和战士说擦枪 ,不觉得有点儿滑稽 ?班门弄斧者 ,说不清 ,理还乱 ,弄不好或许还会闹出点笑话来。然而 ,有话在喉 ,不说出来又闷得慌 ,迂拙唠叨 ,谵言而已。这几年许多报纸纷纷改版扩版 ,其力度其成果有目共睹。但不知大家有否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 ,即除了少数几家报纸 ,大都把改扩的功夫都下在专副刊上。报纸杂志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而对作为立身之本、生命之源的新闻 ,或忽视或轻视甚或无视。专副刊的改版当然需要当然重要 ,但离…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人们可以以自己的喜好选择新闻形式,使得新闻媒体形式逐渐多元化,如除了报纸和广播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受众意识已然成为现代广播电视最主要的话题了,工作在电视广播岗位上的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将受众意识与主体意识结合起来,使广播电视编辑在工作过程中既能做到一定的主观又能迎合观众的喜好。  相似文献   

19.
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关键,一条消息写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导语写作在消息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在消息中所占空间很小,要在"弹丸"之地上跳舞,跳好舞,难度很大.写好导语,需要科学的新闻意识,新闻意识对写好导语的意义在于,运用新闻意识,在遵循导语写作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导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闻创新思维,可分为新闻内容的创新思维和表现形式的创新思维. 新闻内容的创新思维 新闻内容的创新思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在报道时效上求新.目前各种媒体都在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在追求时效上各显神通.广播、电视通过现场直播刚刚收到的新闻,来缩短新闻事实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报纸则通过推迟截稿时间、出号外等来进一步提高时效性,而网络媒体更是通过"即时新闻"等手段先声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