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过去小学的《品德》课,还是当今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工作上都存在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原因甚多。历史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的素质差异,安全稳定工作的压力等,都制约着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教学工作飘浮。如何才能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人们认为的副科呢?几十年来,我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始终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必须突出视实式,才能取得该科教学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孔凡春 《辅导员》2010,(6):58-58,52
无论是过去小学的《品德》课,还是当今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在教学工作上都存在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其原因甚多。历史的应试教育观念,教师的素质差异,安全稳定工作的压力等,都制约着这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教学工作飘浮。如何才能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人们认为的“副科”呢?几十年来,我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始终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必须突出“视”“实”“式”,才能取得该科教学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体验式教学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运用,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近几年对体验式教学作了一定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效果。下面以北师大版《友爱残疾人》一课为例,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针对小学生开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新课标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接近生活,更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帮助儿童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老师,作者对这门课程提出教学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的推进使得《品德与社会》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综观这些变化,首要问题是改变其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引领到教学的主渠道上来。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新科目,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指导学生行为的任务。那么,如何将这一科目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国历史题材的教学总不尽人意。为了让历史题材的品德课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情感的熏陶,笔者从课堂教学的导入、学习和总结三阶段进行探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质疑、实物等方式来铺垫历史的情感;用故事讲述、媒体运用、操作体验、联系生活的方式让历史贴近童心;用学后感、辩论和情境模拟来反思历史,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相似文献   

10.
情感因素在现代教学思想体系中,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信息传递的手段。就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而言,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品德内化的作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艺术会不断发挥学生思维敏捷灵活的潜力,激活学生自塑良好行为的欲望,达到品德学科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完善人格,健康发展人。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将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有效地激发出来,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小学生的身心尚处在发展阶段,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我国仍然有一些地区对《品德与社会》课不重视,许多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的态度也不正确,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因此很多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可操作性不强、过于抽象。笔者通过调查和总结,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为宗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所罗列的知识及教师仅在课堂上的有限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使学生产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从而训练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明理—激情—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  相似文献   

14.
杨秀杰 《考试周刊》2013,(43):135-136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过于强调让学生接受学习,学生缺乏主动精神与活力,易产生厌学心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中也要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工作在农村小学教育一线的教师,应该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好地为小学教育的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我国仍然有一些地区对《品德与社会》课不重视,许多教师在教授这门课时的态度也不正确,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因此很多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可操作性不强、过于抽象。笔者通过调查和总结,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丽芹 《新疆教育》2013,(15):48-48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致使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生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品社课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桂奇 《小学生》2012,(11):73-73
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教师授课要紧紧围绕教学的目的进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以树立主体意识,要摒弃用死板的深奥条条把学生给框住的方法,认真研究文本,仔细揣摩教法。看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受到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打造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0.
武金福 《学周刊C版》2014,(8):134-135
从基本理念上来讲,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回归儿童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实际生活又是儿童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在此,笔者就对《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来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