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哲理深刻、内容丰富的荣辱观,这些与荣辱问题有关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经验。然而,这些传统荣辱观念囿于特定的时空背景而有明显的局限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传统荣辱观中的精华部分,也回应了现实社会的需要,形成了具有优良形态的荣辱观体系。  相似文献   

2.
知荣明耻,邓小平构建起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逻辑起点;正本清源,把被颠倒了的荣辱观念重新澄清过来,把没有搞清楚的荣辱观念重新搞清楚,还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本来的面目,这是邓小平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一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把处理义利关系作为荣辱观的基础,关注人格和尊严,并由此生发出重视国格和民族尊严这个基本点,邓小平在新时期赋予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的时代特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邓小平明确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以及世界文明成果的共同要求。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荣辱思想非常丰富;在西方国家,古希腊罗马时期就非常重视荣辱观念的教育,认为"荣誉是奉献给善良人们的德性的奖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荣誉是同义务、良心紧密联系的范畴,"耻辱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实现了荣辱观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中外荣辱思想的精华,逐渐形成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4.
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以及世界文明成果的共同要求。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荣辱思想非常丰富;在西方国家,古希腊罗马时期就非常重视荣辱观念的教育,认为"荣誉是奉献给善良人们的德性的奖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荣誉是同义务、良心紧密联系的范畴,"耻辱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实现了荣辱观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中外荣辱思想的精华,逐渐形成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荣辱观应该对荣辱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在认识荣辱问题时,涉及到如何判断何为荣何为辱的问题。对荣辱问题的认识离不开实践,实践时应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对认识主体在荣辱事件中的行为进行反思,主体认识结构的差异导致认识的偏差。在认识活动中,非理性因素对认识主体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对认识主体进行荣辱活动后的内心感受进行反思,将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以耻为荣,以荣为耻现象的出现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国家荣辱与个人荣辱休戚相关。对荣辱问题的观察、思考及反思与荣辱观的形成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6.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关于荣辱观念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所谓的君子和小人在本性上都是自私自利的,但追求目的时采取的手段不同.荣辱观对社会、家庭、个人都十分重要.政治强制力应该介入荣辱观的树立,但必须与公众意愿一致.荣辱的标准应该从属于以"礼义"为准绳的是非判断体系.荀子的荣辱观对于我们今天的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实效性,不仅应该体现在个体对荣辱观念的明晰把握和荣辱行为能力的稳定形成上,更应该体现在个体人格因素中荣辱品性的实质性变化上。从此角度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际上包含着极深的“品性”教育意蕴。因此,了解“品性”教育的涵义,探讨品性教育背景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特点、规律和难点,对于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实效性,不仅具有前提和支撑的作用,而且具有指导实践和提升理论探讨价值的作用,是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社会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为依据,以分析时代背景为切入点,总结和概括了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三方面的特征,大学生荣辱观具有人文素养偏低,传统荣辱观念淡薄;荣辱观念不稳固,意识水平参差不齐;知与行脱节,校内校外、生活学习荣辱观不同;自我评价与群体评价不一致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具有深邃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渊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个人荣辱与国家、民族和荣辱的统一,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深刻体现了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仁爱教悌、勤俭廉正等中华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0.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树立了新标杆.开展社1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一个人看待自己行为和评价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正确的荣辱观念。但人的荣辱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逐步形成的。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职生的荣辱观念较差,对待人与事时,"是"与"非"分不清,缺乏正确的评判标准,中职学校要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重视对学生的荣辱观念教育,在学校的各种教育实践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辨别"是"与"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宗旨,是立足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现实,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高扬的荣辱观的根本宗旨。邓小平荣辱观是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强大动力。立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展开了气势恢宏的理论创新,而这些理论创新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构建起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坚持以邓小平荣辱观为指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论语》把知耻作为树立荣辱观的起点,把处理义利关系作为荣辱观的基础,把人格作为传统荣辱观的一个核心,把尊严作为传统荣辱观始终强调的一个基本点,始终把整体观念和人伦关系和谐作为传统荣辱现的根本,始终强调奋发有为、自强不息这一荣辱观的人生动力作用.《论语》之荣辱观中涉及的一些伦理理想,与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荣辱观特别是《论语》之荣辱现对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地概况为“八荣八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社会成员的荣辱观念如何,不仅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荣辱观与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有着紧密联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  相似文献   

16.
荣辱观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评判的重要手段和标准。但人们的荣辱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逐步形成的。我们认为,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三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庞斌顺 《历史教学问题》2006,(5):103-103,63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荣辱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18.
王曼 《青海师专学报》2006,26(3):129-130
毛泽东的荣辱观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以追求真理、为国为民献身为荣,以只为自己活着、卖国投敌、苟且偷生为耻以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集体荣誉作为衡量荣辱的标尺;强调人们应该正确对待荣辱得失.我们要继承毛泽东的荣辱观,树立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作为衡量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荣辱观,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并内化为觉悟,外显为行动,必须经历“知晓——认同——行动”的过程,解决“无知”与“有知”、“认知”与“情感”、“认知”与“行为”三对矛盾。解决这三对矛盾的过程,即“明理”(知)、“笃信”(信)、“力行”(行)的过程。因此,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懂得荣辱的是非界限,是荣辱观教育的前提;引导学生认同荣与辱的准则,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或道德准则,是荣辱观教育的关键;将已认同内化的观念外显为行动,在实际生活中贯彻这种观念。并形成行为习惯。是荣辱观教育的最终归宿。本文拟从“知荣辱”、“信荣辱”、“行荣辱”三方面,探讨在对高中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活动中,如何实现知、信、行统一。  相似文献   

20.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隹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