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东汉和帝时,窦宪出塞,进击北匈奴。这是汉、匈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关于这场战争的性质和意义,从来论者多偏见。在当时朝廷中,大臣袁安等就指责窦宪,说“无故劳师远涉”,“非义之所出”。至今,万绳楠还保持这看法,认为窦宪进行的是“一场不义之战”。另一些论者虽肯定窦宪击北匈奴的正义性质,但对他的战功则少有称述,或着意贬低。范晔  相似文献   

2.
人类历史上最早在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起源于汉武帝后期的汉匈之战,是匈奴人所最早使用,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祸害。在武帝时代汉匈战争时期,匈奴人将战马捆缚前腿放到长城之下,对汉军说“:你们要马,我送你们战马。”而这些捆缚的战马是被匈奴胡巫施过所谓法术的,即染上草原特有病毒的带疫马匹。汉人将此马引入后,遂致人染病。到了战争后期,由于汉军攻势猛烈“匈奴闻汉军来,使巫埋羊,牛,于汉军所出诸道及水源上,以阻(诅)汉军”。汉军若触及、食用或饮用过设置牛羊尸体的水源,就会大染疾病,丧失战斗力。显然,这些牛羊是被胡巫作过特殊毒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东汉窦宪打北匈奴是什么性质的战争?答:窦宪打北匈奴,一向被肯定,但我们认为这是一场不义之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只要将窦宪打北匈奴时东汉世族政治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这个事实。东汉世家大族,在和帝以前即已形成。和帝一即位,窦太后就“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后汉书·和帝纪》),正是为了满足世家大族的经济要求。从此,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主要是盐铁商)合为一体,田庄制度获得了急剧的发展。东汉政治是世族政治,这种政治的恶性发展,也以窦太后临朝、窦氏当权为标志。东汉世族政治的特征,用仲长统的话来说,是“使饿狼守庖厨,饥虎牧牢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窦宪伐匈奴这一震撼欧亚的历史事件提出了新的见解,以大量史实论证了匈奴是因内部争权反目而出现分裂的。所谓匈奴中存在奴隶主贵族与汉敌对和与汉和好两种势力的说法不合历史真情,只能成为汉武帝的民族压迫和窦宪伐匈奴的宫廷丑闻的掩护词。此事表明:正确意见、政策遭到打击,错误意见、政策得逞,北匈奴败亡西奔,东汉时期华夏与北匈奴的关系由联合走向分裂。  相似文献   

5.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的条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及意义,窦固、窦宪两败北匈奴.  相似文献   

6.
匈奴人在中国最早建立了游牧政权,并统一北方草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对匈奴历史的研究长期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由于史料相对缺乏,近年来匈奴史研究的开拓性较为有限。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李春梅研究员撰写的《匈奴政权及相关制度研究》一书,在悉心研读史料的基础上,认为匈奴出现于中国历史并与诸侯国接触的时间应该在战国时期,匈奴的贵人会议是单于的附属机构而不是原始民主制下的决策机构,匈奴的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构成“四角”,“四角”下各有六个万骑长,构成了匈奴的“二十四长”等。作者以匈奴政权及其相关制度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价值的观点,推进了匈奴政治制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气度、心胸,在某种程度上会决定他事业的成败,也可能会影响他的寿命。李广,白“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被匈奴视为“飞将军”,以至于“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这位抗击匈奴入侵的一代爱国名将。没有死在抗敌卸侮的疆场上,却在剿敌而回的归途中自刎而亡,以致“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也赢得了后代文人的热情讴歌。而同样在抵御外族入侵方面具有决策之功和鞍马之劳的汉武帝和大将军卫青却成了千夫所指的千古罪人——是他们联手逼死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李广。  相似文献   

8.
我国疆域辽阔,同名异地之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因而,阅读古诗文时,稍有不慎,便会张冠李戴,造成对作品的某些误解。因此,阅读古诗文时,若遇到这类情况,切不可想当然,应该细加考核,以免迷误。如《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这里的燕山,即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标爱山。《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与耿秉击败北匈奴,“登燕然  相似文献   

9.
芒来 《内蒙古教育》2014,(11):80-80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在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随着近几年,大量匈奴青铜、金银器的考古发掘,匈奴艺术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匈奴青铜艺术在草原文化中一枝独秀。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春秋时期以后为其大量盛行时期。匈奴青铜、金银器以动物风格装饰特征著称,用其独特的造型、怪异的纹饰诠释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卒子的职责     
一大战开始了。战鼓雷动……五个卒子站在楚河边。他们的职责:死守阵地,他们的目光,始终注视着对方的那座城池以及龟缩在那里面的“将军”、“丞相”和“卫士”。大战初期,向来都是那些“战车”“、战马”、“火炮”相互争霸的阶段。“战车”穿梭无阻,横行霸道;“战马”嘶鸣不已,冲锋陷阵;“火炮”轰隆齐鸣,所向无敌。在这战争的开端,卒子是“挡箭牌”,是“替死鬼”,是“战争的炮灰”。一发炮弹越过了“楚河”炸飞了一个卒子,一辆战车奔驰而来,另一个可怜的卒子被无情地辗过。他们只剩三个兄弟了。二战场上出现了少有的寂静,激烈拼杀的场面…  相似文献   

11.
电视连续剧《大汉天子》第二部第三集中有这样一段戏:一天晚上,成群结队的匈奴人在草原上载歌载舞,唱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编导者想用这首歌来表现匈奴人的草原生活,但无意中却把这首歌诞生的时间提前了五百年。  相似文献   

12.
不倒的长城     
咸阳。嬴政坐在案几旁,看着一道道奏章,他的眉头越来越皱了,边关急报:恼人的匈奴又在边境生事,想入侵中原。“该怎么办呢?”他嘀咕着,“这个民族杀又杀不尽。”“蒙将军已经六击匈奴,可匈奴就是不服王化。”他想着,走着,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城楼。看着这坚固的城墙,他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建一座城墙,把匈奴挡在墙外呢?”这真是一个好主意,他不禁有些得意。第二天,他便下令建长城,征夫不下上百万。要把六国的城墙连接起来,工程的难度之大,他已经预料到,但他想只要能保秦朝万世基业是值得的。工程开始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出现,传到他的手中,他都没…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上,大凡地区冲突与动荡,究其原因,皆可推衍至民族关系之恶化。 秦汉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游牧部族——匈奴屡屡南侵,令中原统治者极为不安。为了大国天朝的威仪.刘邦及其子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征战攻伐,还是无法阻挡匈奴的铁蹄。于是,只好接受他们提出的“和亲”要求。 为什么一个泱泱大国竟如此屈辱地接受这些北方蛮夷的无理要求呢?显然,这是迫于无奈。早在秦代,匈奴就己逐步强大起来。当时,若是站在万里长城的高处向西北一望,一定可以看到,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之旷野,到处都是“褐巾而裘”的匈奴帐幕…  相似文献   

14.
一、妻后母、报寡嫂是游牧民族普遍盛行的婚俗古代欧亚草原上的各游牧民族,都盛行一种妻后母报寡嫂的风俗。司马迁说,在匈奴人那里,普遍流行“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史记·匈奴传》)的风俗。从汉族出嫁匈奴的姑娘也得照此风俗行事。《汉书·匈奴传》说汉元帝时,王昭君先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死后,又嫁给其前妻子复株桑若鞮单于为妻。和匈奴向时的乌孙人同样有此风俗。汉解忧公主先嫁给乌孙岑陬。岑陬死,从兄弟翁归靡继王位,“复尚楚主解  相似文献   

15.
“都维他!”“都维他!”“都维他!”“还我们智慧!还我们自由!”“还我们智慧!还我们自由!”成千上万的学生在D ullW itted学校的大操场上一边跺脚一边高喊着。有节奏的跺脚声就像百万战马的铁蹄踏在广阔的草原上,雄壮、威武、气吞山河。都维他校长站在大玻璃窗前,望着楼下如蚂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亚欧历史上,匈奴曾以野蛮、凶残、可怕的文化破坏者的面目载入中西史册,其形象至今在许多西方学者的笔下没有变化。汤普生(Thompson)谓匈奴为“一群乱吼乱叫的半裸体的野人集团。”俾斯克(T.Peisker)说匈奴“游牧民族的任务是不时蹂躏远离其国境的各个国家,杀人放火,劫掠奴隶和财富”。“它毁坏文明起源的东方各国,使之变成野蛮之区,它把大半个欧洲搞瘫痪了。”全盘否定匈奴是错误的片面观点。其影响在我国也没有完全消除,人们论匈奴多讲其杀掠破坏,少有及其贡献。其实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上去观察,不难看到,匈奴的历史作用实具有两重性。它破坏农业文化,在游牧文化的创  相似文献   

17.
一自秦始皇统一中原,不久,刘帮又起而推翻秦朝,统一中国。在此同时,以阴山地区为根据地的匈奴族,在北方草原也日渐雄强,到公元209前年,匈奴冒顿立为单于后,国力愈强,已有“控弦之士三十万”。于是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力向四周扩张,先后东破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北服浑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随后又攻火  相似文献   

18.
斯琴格日勒译成汉语的意思是“智慧之光”。她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爱憎分明的强烈个性,面带微笑,双眉微颦,肩挎贝斯,身在舞台却如同置身于蓝天白云下,无际草原中,自由而激情地放歌。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亚欧历史上,匈奴曾以野蛮、凶残、可怕的文化破坏者的面目载入中西史册,其形象至今在许多西方学者的笔下没有变化。汤普生(Thompson)谓匈奴为“一群乱吼乱叫的半裸体的野人集团。”俾斯克(T.Peisker)说匈奴“游牧民族的任务是不时蹂躏远离其国境的各个国家,杀人放火,劫掠奴隶和财富”。“它毀坏文明起源的东方各国,使之变成野蛮之区;它把大半个欧洲搞瘫痪了。”全盘否定刨奴是错误的片面观点。其影响在我国也没有完全消除,人们论匈奴多讲其杀掠破坏,少有及其贡献。其实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本《旧唐书·地理志》“窦宪、班超大破西域”之“窦宪”原本当作“窦固”,《读史方舆纪要》引用的“窦固”应该接近《旧唐书》原貌。《读史方舆纪要》太谷县的“金河水”当作“金水河”。所谓“汉置中都县,在今太原府榆次县境”当非《括地志》文,而是某书或《读史方舆纪要》作者的按语。《读史方舆纪要》所谓的“龙勒水”是把西汉龙勒县氐置水、唐代寿昌县龙勒水与西汉东浚稽山南龙勒水糅合在一起,乃一条子虚乌有的河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