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生活在巫文化氛围极浓厚的楚国,其出身、职业、兴趣、爱好均与巫有关,他所倾慕的人物与水关系密切.屈原选择五月五日自沉汩罗,有巫文化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屈原生活在巫文化氛围极浓厚的楚国,其出身、职业、兴趣、爱好均与巫有关,他所倾慕的人物与水关系密切.屈原选择五月五日自沉汩罗,有巫文化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4.
舜有二妃论     
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下嫁给舜这一故事具有原型意义.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姑的传说就是在这一原型的影响下出现、发展并定型的.出自于这一原型的婚恋故事很多,它们满足了中华民族渴望平等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5.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6.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又尤为推崇舜帝.舜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坚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7.
舜孝故事有着悠久而广远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史记型”和“舜子变型”两大类。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则在宋元之后不见于通行文献,此前只在福建、广西等东南沿海地区发现过一些近现代民间文本。近期随着江南《舜哥宝卷》文本的渐次面世,可知“舜子变型”故事至少于晚清民国时期在江南民间多有传播,其基本面目跟东南地区大致相同。由此推断,宋元以后“舜子变型”叙事其实在民间从未断绝,也不光是流传于文化边缘地带,而是在传播的文化层次上逐渐下沉到了所谓的“底层社会”。而江南与东南地区的民间传播,其表述方式又显示出某些地方性差异。无论主流还是民间,都在舜孝故事中宣扬克己行孝的思想,它代表了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九嶷山舜文化主要突显于九嶷山及其相关景区景点、舜帝陵庙及其祭舜礼祖谒陵活动,以及历代先贤明哲的名作之中。为弘扬九嶷山舜文化,对"突出大主题,做好大文章"、"构建舜文化圈、实施舜文化旅游联动开发"、"内练内功、外塑形象"等构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屈原的自沉与其所处的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当时的楚国文化是在土著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地区儒、道文化的精髓,结合当地的巫文化而演变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既鲜明地反映了楚地的基本风貌,又集中地体现了楚人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马健的《屈原死因新解》诬屈原死于情杀等种种谬论 ,从历史与屈原作品实际出发 ,逐一进行了批驳 ,严正维护屈原高大而光辉的爱国主义诗人形象。屈原有感于郢都的破灭 ,自己美好理想的落空以及对楚国的赤诚忠爱 ,最终怀抱巨石自沉汨罗江 ,以身殉国 ,由此完成了峻洁瑰伟人格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屈原不满时俗而追慕先圣,而在先圣中尤为推崇舜帝,腕帝的“耿介”之德深深地影响了屈原,使屈原形成了“中正”不阿九死不悔的抗直心态;湖湘人在追慕屈原纪念屈原的同时,亦深受屈原这种抗直心态的影响,从而又形成了湖湘人的紧毅顽强一往直前的“蛮劲”,也就是陈独秀所概括的“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2.
湘妃和虞舜的感情传说,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爱情故事。《列女传·有虞二妃》完整而生动地记录和描述了整个故事,表现出“至纯尽孝”“柔顺贞一”“夫妇和合”的多重主题,成为后世理想的治家典范。这当中既有对真实史实的反映,也不乏后人的虚构和创造。对它们进行必要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13.
舜象传说与两兄弟型故事比较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舜象传说是尧舜禅让传说中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流传史。由于传说中舜与家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与两兄弟型故事极相似 ,所以本文把舜象传说与两兄弟型故事进行比较 ,试图从另一个侧面认识这一传说的产生、流变及性质 ,并从民族民间文学的角度 ,说明禅让故事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又近端午,一名行吟者的苍凉声音,又一次跨越近2300年的时空渐闻渐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一具肉体的毅然自沉,造就了历史长河中一座永难淹没的精神岛屿。  相似文献   

15.
两大考古发现——湖北郭店楚简和山西尧舜古城遗址的发现,为舜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由舜帝实践经儒家总结的道德文化包含了人伦、职业、社会、宇宙四个道德层次构成了四大特点。舜帝精神主要体现在自强不息和“天下为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两大考古发现--湖北郭店楚简和山西尧舜古城遗址的发现,为舜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由舜帝实践经儒家总结的道德文化包含了人伦、职业、社会、宇宙四个道德层次构成了四大特点.舜帝精神主要体现在自强不息和"天下为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变文中的舜子至孝故事,经历了从神话——传说——故事的历史演变过程,在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本文运用国际上研究故事的新方法,尝试追索这一故事在两千多年间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18.
舜的故事的历时性演变有着漫长而又广阔的时空跨度,它最终形成的敦煌本《舜子变》故事,既有对过去传说的继承,也有自己的创新。《舜子变》故事的演变遵循了民间学一般的演变规律,即由荒诞到合理,由朴野到明。  相似文献   

19.
吊屈原文     
贾谊 《新读写》2020,(4):47-48
屈原爱国,绝非愚忠。他独立思考,见恶而弃,直至自沉汩罗而不惜。正是这一高洁孤傲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有着同样遭遇的贾谊,从而写下这篇愤世嫉俗情怀高远的千古名篇!文眼“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一句尤其值得体味。这句的意思是,屈原所面对的身边环境极为糟糕,这是一个不讲优良准则的文化系统,正是这样的体制与环境,才使屈原走上绝路。  相似文献   

20.
从秦初洞庭一带民间所祀湘神,乃是与舜之传说相联系的"二妃",证明了屈原<九歌>二<湘>所祀神灵,也当与"舜,妃"有关.并从湘水之神的"原型"及其变迁上,论述了屈原时代所祀湘神,已不再是远古时代"万物有灵论"观念下产生的无主名水神,而已为有主名"舜、妃"之神所取代.在此基础上辩明王逸所注"湘夫人"为二妃,"湘君"则为二妃"所留"之舜;韩愈以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之说,乃是既不合情理也不合礼制的附会.由此得出游国恩、马茂元等的二<湘>"恋爱"说,并不符合舜与二妃的神话传说背景,而有的研究者试图用"殆已失考"的原始湘神传说,来为二<湘>"恋爱"说圆场,也无补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