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数学文化价值,培养其人文精神;同时应努力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数学文化价值,培养其人文精神;同时应努力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数学文化价值,培养其人文精神;同时应努力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吴炜琨 《天津教育》2023,(30):116-118
<正>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数理思维和综合素养的重要学科,需要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素养导向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教学的策略,以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一、在小学数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感(一)利用数学软件和应用程序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  相似文献   

5.
<正>一、信息技术学科中自主探究活动的一般设计原则1.科学性。在设计自主探究活动时,应遵循其科学性原则。遵照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蕴含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本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当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的重要性,介绍了构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三种教学模式,用实际课例很好地说明了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使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整合中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提高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和自由想像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目标的培养,使学生心中有目标、学习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广泛,为创设新形式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一、利用信息技术展现生活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知识,并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要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数学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能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问题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从特殊中探索出一般规律,或对已有结果进行变换、推广,从而真正领会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阐述了在中学阶段数学应用意识的含义和教学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