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点分析】考点1物质的分类[例1]下列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A.Mg(OH)2、CuSO4、H2CO3B.HNO3、KOH、NaClC.CaCO3、NaOH、H3PO4D.H2SO4、KNO3、NaOH分析:酸的构成只含有氢离子(H )和酸根离子,一般命名为“某酸”或“氢某酸”;碱的构成只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盐的构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一般命名为“某化某”或“某酸某”。[答案]B考点2常见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①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生活中用于调味、腌渍食品、医疗上的生理盐水(0…  相似文献   

2.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既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也是中考化学命题最重要的素材.近年来以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各类物质之间反应关系的图示题,在中考中频频出  相似文献   

3.
酸、碱、盐知识既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难点,更是中考化学的命题热点,题量在中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题型一:考查化学用语例1(2014·崇左)下列物质俗称、学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水银汞Hg 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生石灰氧化钙CaO2 D.小苏打碳酸钠NaHCO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酸、碱、盐的化学式.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A正确;碳酸钠俗称纯  相似文献   

4.
将初中化学下册"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下面简称"该表")前置教学,让学生利用"该表"系统地学习离子符号,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碱、盐和氧化物类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及分类,复分解反应的书写,甚至上升到酸、碱、盐反应的各类中考题型的解法,使"该表"成为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实验推断题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现象或相关物质相互间反应的关系式以及其它必要的条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从而确定出未知物质(含溶液)的一类题。这类题一直是中考化学题的主要题型之一,实验推断题的题型有多种,有文字叙述类推断题,有关系式类推断题,有表格类推断题,有图示类推断题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种类型的实验推断题都是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 正确求解实验推断题的前提是: (1)必须熟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反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要求1了解 混合物与纯净物,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含氧酸与无氧酸,酸式盐、碱式盐和正盐四组概念的含义及组成特点;酸、碱、盐的命名方法.2理解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及组成特点.  二、知识结构物质依物质种类数分纯净物依元素种类数分单质依性质分金属(如Fe、Cu等)非金属(如H2、C等)稀有气体(如氦气、氩气等)化合物依是否含碳元素分无机化合物依组成和性质特点分氧化物依性质分酸性氧化物(如CO2)碱性氧化物(如CaO)其他氧化物(如H2O、CO)酸依是否含氧分含氧酸(如HNO3、H2SO4)无氧酸(…  相似文献   

7.
酸、碱、盐知识部分既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难点,更是中考化学的命题热点,题量在中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题型一考查化学用语例1(2014年崇左)下列物质俗称、学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水银汞Hg(B)纯碱氢氧化钠Na OH(C)生石灰氧化钙Ca O2(D)小苏打碳酸钠Na HCO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酸、碱、盐的化学式.水银是金属汞  相似文献   

8.
考测点导航了解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含义及组成特点;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组成特点。能根据物质的组成或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命名。  相似文献   

9.
关于《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的教学安达铁路中学李亚宁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九节《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一课,是揭示单质、氧化物等各类无机物之间的转变关系和它们在相互转变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总结、归纳酸、碱和盐等物质的主要化学...  相似文献   

10.
初中化学第五章“酸、碱、盐”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重点、难点、也是分化点。本章按酸、碱、盐、氧化物四类物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它们的定义、命名、通性和相互反应的初步规律。学生如果能较好地掌握了这些知识,无疑能为今后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选一个中等班级,作  相似文献   

11.
本章教材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教学要求为:1.使学生掌握酸、碱、盐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的酸、碱的性质和用途;(着重讲盐酸和稀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常识性介绍浓硫酸、硝酸、磷酸).2.初步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酸、碱、盐、氧化物各类物质的分类、命名和通性,以及各类物质间的衍生关系和相互反应的初步规律.3.初步掌握复分解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和中和反应;了解PH值的含义和PH试纸的用法;初步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4.学会使用浓硫酸、浓碱和指示剂以及进行酸、碱、盐和氧化物间反应的实验技能;能鉴别一些常见的单质和化合物.为实现上述教学要求,设计了如下练习题并附有答案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这节教材,主要是综合应用了“酸、碱、盐”这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用图表的形式,归纳出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网络图题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为对象,重点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在中考中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为学生的学习常见物质的性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应对这类考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物质及其性质的储备,二是要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一、网络图题赏析下题是宜昌市2010年化学中考题.(评分标准:①每条线  相似文献   

14.
第八章酸、碱、盐是在同学们学习了氧、氢、碳、铁、溶液、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物质结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 ,将常见的无机物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加以分类 ,从具体物质的知识到一般概念 ,将初中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无机物相互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及规律 ,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性质及用途等加以总结。因而本章虽然是在学习酸、碱、盐等的新知识 ,实际上也对初中化学知识 ,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要求1 了解 混合物与纯净物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碱、盐 ,含氧酸与无氧酸 ,酸式盐、碱式盐和正盐等概念的含义及组成特点 .2 理解 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组成特点 .二、知识结构物质 依物质种类数分纯净物 依元素种类数分单质 依性质分 金属 (如Fe、Cu等 )非金属 (如O2 、C等 )稀有气体 (如He、Ar等 )化合物 依是否含碳元素分无机化合物依组成和性质特点分氧化物依性质分酸性氧化物 (如CO2 )碱性氧化物 (如CaO)其他氧化物 (如H2 O)酸依是否含氧分含氧酸 (如H2 SO4)无氧酸 (如HCl)碱依…  相似文献   

16.
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叫做结晶水合物。有关结晶水合物的知识在初中教材中介绍少且分散。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现将其知识点与主要题型小结如下:一、结晶水合物知识要点1.命名与读法结晶水合物一般都有俗名和化学名称。俗名是习惯命名;化学名称是依据(无机化合物)命名规则,水合物用“合”字作介词,连缀其组成化合物的名称来命名,习惯上“合”字省略,读作“×水(合)××”。如CuSO4·5H2O俗名是胆矾或蓝矾,化学名称读作五水(合)硫酸铜;FeSO4·7H2O俗名是绿矾,化学名称读作七水(合)硫酸亚铁。2.化学式书写书写结晶水合物…  相似文献   

17.
缪徐 《中学理科》2003,(2):48-54,95
1.酸、碱、盐概念的考查往往与物质分类、化学式书写、组成元素的判断、电离方程式的识别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复分解反应概念的考查通常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化学综合计算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推断题是化学中考的一种基本题型,它由命题者给出一定的范围、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经分析、推理和判断得出结论的一种题型。考查的化学知识有:①物质结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和特征反应。考查的能力有逻辑推理能力和所学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解答推断题,一方面要求学生以基本  相似文献   

19.
一、化学式拆写不当 纠正:熟练掌握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化学式的拆写 规律。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化学式拆写的一般规律如下: (1)应拆写的物质:易溶的强电解质,常指强酸、 强碱,绝大多数可溶性盐。 (2)不应拆写的物质:难溶物或难电离的物质,如 气体、单质、氧化物、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等。 (3)微溶物质:如是反应物且是溶液时,应拆写; 如虽是反应物,但是悬浊液时,不拆写;如是生成物。 一般作难溶物处理,不拆写。  相似文献   

20.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是:H~1,C~12,N~14,()~16,S~32,a~35.5,Na~23,Fe~56,Zn~65,Ag~108.Ba~137 第一卷 一、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1.在下表空格中填上相应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并指出物质的类别(指氧化物、碱、酸、盐):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1)2N(3)镁离子8口{=】 5.右图是A、B两种物质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图. , (1)随着温度升高,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变化较大的是——; (2)温度为——℃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时,160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B物质——克. 6.在①氢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