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种表述是对语文知识的一种误解。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相对应着提出来的。其言外之意就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2.
于小江 《广西教育》2013,(12):40-40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初高中的语文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如文言文阅读,由初中的理解基本内容到高中的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再如作文,由初中的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到高中的作文观点要明确,  相似文献   

3.
唐敏 《广西教育》2013,(12):41-42
按理说,在相同理念指导下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应该不存在衔接问题,但问题却客观存在,尤其是语法教学,衔接问题尤为突出。原因主要有:①初中语法教学要求淡化语法。尽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并在附录中安排了词的分类单句的成分等语法学习点。但是,由于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基本没有直接或间接出现考核语法的题目,面对紧张的教学与功利的考试,语法知识淡出了初中语文教学。②高中对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种表述是对语文知识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生语文能力低下.有生活感悟不足的原因,更有语文教学失当的原因,譬如缺乏整体把握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犹如盲人摸象,一知半解;作文东拼西凑,不懂布局谋篇,很值得语文教师的反思与检讨。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人朱熹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这样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要想有所收获,就得先有疑问,通过疑问激发深一层的阅读和思考,那么学生会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  相似文献   

7.
王玉强 《山东教育》2007,(12):19-20
在一些人眼里,探究只是自然学科的事,文科学习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要,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高中语文课标中就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即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针对初、高中语文教学在语文知识方面的语法知识、文言文阅读、论述文阅读、写作四大板块上的衔接需求,在相对应的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上有具体体现,取得较好效果,真正做到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那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呢?结合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通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相似文献   

13.
刘国民 《现代语文》2010,(7):103-104
语文课标前言指出“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总目标中又指出:“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纯语言知识,还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之成为“完整”“丰满”的人,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产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5.
涂武胜 《辅导员》2009,(10):53-53
《初中语文课程新标准》(7-9年级)明确规定:“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何等的重要。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笔者谈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秦梅珍 《考试周刊》2010,(42):62-6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吕叔湘先生也曾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多年来,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效率一直不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语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践。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长期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觉得小学第一学段是学生长知识、长智力的重要时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时期。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根据教材编排的意图、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刘花 《现代语文》2013,(10):115-1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素质教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为目的,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同时分三个学段提出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如何搞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