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通过对以王琦瑶为代表的女性群体世界原生态的描述,展示了姐妹情谊、隔辈情谊和母女情谊三个方面的女性关系,在变形、对抗与消解中对女性之间隐在的矛盾冲突做出了不露声色地展现,也无意识地显露出被埋没在小说文本背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吕雅清 《华章》2007,(12):244-244
自开始小说创作以来,陈若曦就不断地通过与女性问题密切相关的婚姻、爱情、家庭这个中介,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其所特别关注的写作主题--关注女性问题、表现女性命运、反思女性群体的特定存在.本文重在阐述作家早中期小说创作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不同的形态展现了作家所特别关注的这一写作主题,流露出了作家鲜明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飘>中洋溢着浓厚的女性意识.本文从作品中展现的女性地位和女性价值观,以及主人公斯佳丽的典型表现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作品中复杂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格雷马斯语义方阵的借引,从作品结构生成的意义中发现张爱玲小说所体现的女性意识,认识到在父权社会,女性生存处境的不易,甚至为了生存会丧失独立的自我,但这种生存意识也体现了女性的抗争,只不过这种抗争是向下的不彻底的抗争。  相似文献   

5.
《飘》是当今深受欢迎的美国小说之一,其中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成长历程的描述,结合战争背景,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它的时代进步性:既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浓厚的女性意识赋予了《飘》强劲的生命力,让其从未随风而逝.  相似文献   

6.
萧红的小说体现了浓重的女性意识.她塑造了一系列女性悲剧形象,探讨了女性悲剧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7.
杜佳 《华章》2008,(18)
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萧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她是中国广大妇女的代言人,她最深切地关注于表现中国普通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的女作家.萧红坎坷曲折的经历和由此而来的感觉生活的方式,使萧红对于女性悲剧命运的表现独树一帜,她的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女性意识,是对女性的角色、地位等问题的认识,它永恒存在于女性文学中,是解读女性文学作品的钥匙。本文从追求自由平等婚姻、追求和男性同等社会地位以及独立自主意识三个方面解读了奥尔科特作品《小妇人》中的女性意识,展现19世纪美国妇女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电影和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其平缓的语调,悠扬的音乐向读者、观众诉说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已,默默守候和付出的女人的一生。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中,在湮灭的女权话语世界中,整篇小说和电影以一封书信表达了女性意识,从女性的视角解读女性的内心世界,女性意识,进而发人深省思考女性意识及其存在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创作的小说大多以体现女性生活为主,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谈吐之间透露着的优雅气息,传达着当时社会女性身上一种特有的意识形态。本文主要分析简·奥斯汀代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其女性意识特点,以期更加深入和全面了解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车轶 《林区教学》2011,(10):20-22
铁凝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女性意识,她一直以其无限的同情和理解关注着女性世界。通过解读铁凝的小说,剖析探究了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从笔下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和批判性自省的描写,到客观审视男性形象,铁凝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迈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海莲的小说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但其笔下人物毕竟生活在男权社会中,摆脱不了菲勒斯文化的影响,作品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男权思想。文中以《空心梦》为例,从女性经济自立、女性走向社会、女性观念转变、男性理解女性等方面分析了海莲小说中体现的女性意识;从女性依附男性、女性诱惑男性、男子中心思想、推崇男权观念等方面阐述了海莲小说中体现的男权思想;指出了女性解放应注重自身精神的解放,女性解放应走向双性和谐。  相似文献   

13.
车轶 《华章》2010,(28)
铁凝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女性意识,并具有独特的特点.作为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旺盛创作生命力的作家,她一直以其无限的同情和理解关注着女性世界.通过其小说中生动鲜明的男性、女性形象,对女性真实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描写,直面女性惨淡的人生,自觉从容地叙述女性有声有色的人生故事,揭露男权社会文化对女性个体生命的异化,表达对女性的同情、理解和关爱.她在对男权社会进行强烈控诉的同时,也将笔锋直指女性自身弱点,进行批判性自省.从主观的虚化、丑化男性,控诉男权社会,到对女性的自省和对男性的客观审视,铁凝的女性意识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4.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女性意识如实地剖析了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曼斯菲尔德庄园》,从自然和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生存状态、女性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抗争三方面去阐述,从中窥探作者超前的女性意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旨和涵义。  相似文献   

15.
邱亚娇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5):83-84,57
阿赫玛托娃早期的抒情诗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关注了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展现了女性从软弱到坚强再到走向世界的成长过程,彰显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人格意识.其女性意识主要通过独特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独立意识的爱情观及参与世界的意识3个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16.
陈忠实《白鹿原》塑造了田小娥这一具有丰富解读性的女性人物,对其形象的解读众说纷纭。目前,学界已经注意到了田小娥这一形象的女性意识,但是对其自发的觉醒路径关照不足,没有突显田小娥这一自我觉醒的女性形象与以往被启蒙者、启蒙话语觉醒的女性形象的不同。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视阈下,把三重人格理论和升华防御机制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小说人物田小娥,展现其女性主体意识从觉醒、实践到升华的完整路径。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世界是《红楼梦》和张爱玲小说的核心.关注女性的生活,表现女性的心灵,尤其是表现她们的悲剧命运,是曹雪芹与张爱玲两位小说大家的共同着眼点.文章在论述《红楼梦》与张爱玲女性意识同异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张爱玲成熟而深刻的女性意识,揭示出女性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主将,她的小说一开始就蕴含着女性意识,综观她20多年的小说创作,其女性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人生经历的丰富而不断发展变化,大略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期——转折期——解构期——建构期。循着这样一条路经,其女性意识经历了由隐到显,逐步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安娜·卡列尼娜》和《米德尔马契》分别出自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之手。两部小说在结构、心理描写和女性意识上存在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两部小说都采用了双线结构,前者是隐秘的内部联系,后者是内外双重联系;心理描写上前者注重展现人物的心灵辩证过程,后者通过对话和内心独白来挖掘人物的心理状态;两部小说都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但后者比前者更具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20.
刘小红 《文教资料》2008,(29):24-25
小说<圣殿>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福克纳的一部刚面世就畅销的小说.本文旨在探讨福克纳在小说中流露出的生态女性意识.福克纳表现了对美国南方的生态自然遭受严重破坏的忧虑,展现出小说中关键人物"金鱼眼"对生态自然的鄙视和格格不入以及潭波儿和其它女性的悲惨遭遇,同时也表现了潭波儿与生态自然的相似之处.只有摈弃父权制和"二元论",取而代之以男性、女性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解决美国南方的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