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中国。企业文化在二三十年问已经发展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企业的丰富多彩的伟大而深刻的实践。并且取得了普遍见效的卓越业绩,与此相伴的企业文化理论也极大地充实起来。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煤炭行业已经具有二十多年的经历,尤其是近年来作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索,打开了企业文化的新视野、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高原 《职业圈》2008,(25):40-42
为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的卓越成就,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实践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加快特色企业文化管理与实践创新的步伐,值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之际,在全国人民喜迎百年奥运之时,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企业价值观、经营观、企业信誉及企业制度、传统和企业精神等的总和,是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企业文化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理论是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从实践上讲它是企业文化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王良滨 《职业圈》2013,(31):104-104
乔东教授的《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一书,是对传统企业文化的理解,还是对企业文化通过企业职工文化的重塑与建构,都浸染着乔东教授对中国企业文化独到的理解与创新。尤其是对企业职工文化中的核心问题——价值观形成与规范,形成了对中国企业职工价值观的独特见解。企业职工价值观理论的阐释不仅推进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此同时还以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职工价值观构建了我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年     
万江心  李静 《职业圈》2012,(1):62-64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年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勃兴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人本管理.文章通过对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的概述,结合广交会承办单位--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入手探讨了人本管理在会展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一种新兴管理科学的诞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文化,它的由来是伴随着企业文化,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形成和培养,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因此,反思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很有必要.企业文化虽然有精神因素,但绝不等同于企业精神.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更多停留于精神层面,注重文化的表象,忽略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内涵.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要用适合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中国企业的整体水平还处于很低级的阶段,企业文化理论对中国企业最大的贡献就是指明了文化与管理结合的融合方向.  相似文献   

10.
《职业圈》2008,(10):93-93
推荐理由:中国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大多停留在表层,误以为企业文化就等同于标语口号:唱歌跳舞等形式化的内容,而没有深入到价值观层次,顶多有—个企业精神。另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缺少理论指导的企业文化实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1.
粱红丽 《职业圈》2010,(14):20-21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文章揭示了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为实现企业自身发展、增强竞争力,提供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陈禹希 《职业圈》2011,(1):83-84
中国企业文化软实力日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国学的认识系统构建能够消解西方企业文化管理中不适合中国国民气质心理的部分,补充理性层次上中西结合的完美经验。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又要梳理和再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作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补充剂。最后,将二者进行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文章揭示了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为实现企业自身发展、增强竞争力,提供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万江心 《职业圈》2013,(22):38-40
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多年,传入我国也有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企业文化从学界的“研究热”传导到企业的“学习热”“实践热”,现在又传导到有关部门的“监管热”,应该说,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实践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电力企业由于行业的特点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在电力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的最新成果.文章指出了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张云龙 《职业圈》2013,(22):32-35
“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在企业文化进入中国的这三十多年来,经过企业文化界以及院校的专家、学者的学术理论研究探讨,经过有文化自觉的企业以及企业管理者的一线实践检验,最终表明企业文化不仅能够被测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管理人才、培养人才的理论精髓。基于合理的企业管理和人才培养,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应用于企业人才培养,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人才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发展战略观,还可以提升其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人文素养,让企业人才更好地认同接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岗位工作、推动企业进步发展。文章针对企业人才培养中中国传统文化应用问题进行探究,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与重要性,并就传统文化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体现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贯彻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企业文化以和谐文化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论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玲 《职业圈》2007,(1X):10-10,26
企业文化体现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客观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贯彻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时代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企业文化以和谐文化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施玲 《职业圈》2010,(32):25-26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先出现在日本,后经美国发展成为系统的企业文化理念。我国正式提出企业文化建设是在1986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通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理论,已经被我国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并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