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是充满了文化底蕴的三座古建筑,与之相联系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崔颢的《黄鹤楼》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本文拟从这三座名楼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对古建筑保护和重修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保护好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承德市经济的全面繁荣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在建筑、园林、宗教、民族学、历史学等多方面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伟大成就,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全世界和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应深入研究发掘其各方面的重要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为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服务.作者概要阐述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重要价值,对如何深入研究发掘其各方面的重要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为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服务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摘要: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清代帝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实现中华统一宏伟思想的重要政治活动场所,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它在造园和建筑上,荟萃了全国各地名园胜景,博采汉、藏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成为中国古代园林与寺庙建筑艺术之典范。它的建成原因及作用充分体现了清朝政府对少数民族“恩威并施”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5.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宗教习俗的汇通融合中,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宗教之一,并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清代康乾二帝,为怀柔蒙古诸部,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倡导佛教,在塞外兴建避暑山庄,并陆续在其周围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皇家寺庙群,广泛开展有利于巩固边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宗教活动,使山庄周围寺庙群成为清王朝塞外的佛教圣地,在清王朝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土家族聚居的渝东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梳理后,我们认为,20多年来该县在对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中做了不少工作,出了一批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保护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对于塑造文化恢复力具有积极作用,增强文化恢复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举措.从文化遗产、文化恢复力、文化遗产与文化恢复力的内涵及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对阿富汗的巴米扬佛像、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这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文化遗产具有持续性,外界干扰会改变并创造遗产的新价值,文化遗产展现形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关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相互关系如何,他们的保护工作在中国开展得怎样?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中国文物的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述和阐释,同时也结合云南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黄冈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非遗项目的申报、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黄冈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着宣传滞后、专业人才匮乏、后续乏人、开发利用与创新能力不足和非遗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黄冈非遗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应加强对非遗工作的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创新传承模式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五个方面的对策与建议。开展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黄冈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提升文化服务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普世性命题的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亦开展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活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遗产关系密切。面对国家及各级政府日益加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又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呈现一种怎样的姿态呢?而在具有特殊性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又给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是怎样一种经验呢?试析之。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地域广阔,底蕴丰厚。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些依赖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在如此背景下,我们需要理性、全面、客观地探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借鉴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经验的基础上,从政府、文化、经济、审美、教育、传媒等层面探求更为积极有效的举措,使其在当下社会发展、文化建设中起到更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已取得一系列成就,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还没有系统地展开。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是保护、开发、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兴建,表示了康乾时期清朝统治着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及信仰自由的政策,也表示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现了政治的开明,容易获得心理认同,取得拥护,减少矛盾。以宗教为号召,增加凝聚力,可以用宗教缩小阶级差别、民族差别,拉近思想距离、情感距离,造成心理认同、心理亲近。用宗教理论推行有利于统治和教化的意识形态,使宗教信仰者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用宗教语言表明思想、态度、愿望、理想,也容易获得心理认同。以宗教为手段,代替政治、军事手段,容易化解或减轻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及效果。从避暑山庄周围寺庙可以看出,通过宗教增强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对世界化遗产徽州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分析,肯定了西递旅游开发公司的经营制度和分配模式。指出了遗产保护和发展旅游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保护世界上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努力和关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21世纪--一个高度商业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不断出现的威胁遗产保护管理的新问题.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将如何提高人们对世界遗产保护意义的认识及保护与管理工作,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
【话题引入】2006年10月7日天津《今晚报》报道:韩国在已成功将类同于中国端午节的"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又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同学们看了这则消息后有何感想。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对此,有责任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面临着经济开发带来的破坏性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建立高效协作的管理体制、创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来实现,同时加强对遗产保护的思想建设。体制建设、制度建设(含法制)与思想建设的三管齐下,是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都不能起到十分有效的保护效果,因而应强调从转变观惫、更新理念、深层研究、动态保护等方面加以认真思考。本文以四川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力求通过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此更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镇江自古为长江、运河交汇枢纽,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上,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运河申遗"的关键阶段,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完整的梳理和总结,形成对运河镇江段遗产情况的总体性认识。本文在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对运河镇江段的文化遗产作了简单整理,针对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与研究,并对运河镇江段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和设想,以期为进一步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徽商是真正意义上的儒商,徽州文化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以“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作为行动准则,将儒学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徽商是成就徽州文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天我们能在徽州见到两项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