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蔗糖用浓硫酸脱水生成气体的成分广西凌云县中学陆英麟浓H2SO4具有强烈的脱水性,能使有机物脱水炭化。化学课本中,有浓H2SO4对蔗糖脱水的演示实验。其实验操作:把2克蔗糖放入一只30毫升坩埚中,滴入几滴水,用玻棒搅拌,再滴入约2毫升浓硫酸并搅拌,用酒...  相似文献   

2.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的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此过程中不“加几滴水”行不行,加水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对照实验来回答此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一册对该实验是这样描述的:在200mL的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改进四则广西凌云县中学陆英麟一、浓H2SO4吸水性的演示实验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是浓硫酸三大特性之一。但中学化学课本没有写这个演示实验,在化学刊物上,很多老师也介绍了不少浓硫酸吸水性的实验。我认为有的实验用时间太长,有的实验装置较复杂,有...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些课堂演示实验,遇到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操作复杂且安全性差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设计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改进,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还进一步学会突破和创新。比如,在学习浓硫酸稀释实验时,为了说明向浓硫酸中滴水的危险性,按教科书所设计的方案实验,沸腾现象不易被观察。原因是水滴沸腾飞溅起的液滴非常小,并且持续时间很短。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是课堂演示,一般是由教师事先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气体,然后考察其溶解性和漂白性;如果是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一般是利用亚硫酸钠粉末与1∶1的硫酸共热制取二氧化硫,然后将事先用品红染色的湿润红布条验证其漂白性。前一种方法在演示时会有可观的二氧化硫逸出,危及广大学生的健康。后一种方法会造成更大规模的二氧化硫扩散,并且这种方法很难进一步观察二氧化硫漂白的不稳定性。另外,浓硫酸与蔗糖的“黑面包”实验,同样是该教材第四章中较为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关于乙烯制取实验的环保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中化学教材关于“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存在很多不足,如产生乙烯的温度较难控制,实验较费时。另外,随着反应混合液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浓硫酸的脱水性、氧化性明显增强,反应溶液先是浅棕色→深棕色→黑色→游离出大量黑色碳粒,生成的气体中除乙烯外,还含有乙醚、CO2、SO2、CO等气体,严重污染环境,使得到的乙烯纯度不高。针对乙烯制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8.
从最佳实验装置、反应异常现象分析、浓硫酸与铜的最佳用量3个方面对铜与浓硫酸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对普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课本中的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谷亨杰主编的有机实验教材中对硝基苯甲酸制备实验进行了改进:一是在操作上,改直接加浓硫酸为稀释后加;二是在药品用量上改30ml浓硫酸为10ml。  相似文献   

10.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河北承德民族师范学校闫小敏师范化学中的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都安排了“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这些实验都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的,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散布在室内。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不尽快排除,会直接影响师生的身...  相似文献   

11.
蔗糖炭化实验是浓硫酸脱水性性质的经典验证,文中针对该实验中试剂用量大、缺乏原理印证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进行了改进,从微量化学、绿色环保、废弃物再利用的角度进行了设计,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中,关于"血液组成"的教学,有一个演示实验: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以前一直没做过这个实验,这几天因为公开课的缘故,我们做了这个实验,演示效果好,学生对"血  相似文献   

13.
浓硫酸的吸水性,是浓硫酸的一条重要的物理性质。但课本并没有设置演示实验。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两种可行的方法,通过验证,实验现象明显,结论准确。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人民版),79页[实验3—5],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在试管里放入一块铜片,注入少量浓硫酸,给试管加热。观察试管里所起的变化。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液放在试管口检验所放出的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把试管里的溶液倒在盛着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里,使溶液稀释,观察溶液的颜色。”这一演未实验的设计目的是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这样三点不足:1、因反应一直在浓硫酸沸腾状态下进行,其产生的气体(气泡)学生不易观察到。2、由于铜片和浓硫酸是在常温下开始加热。会产…  相似文献   

15.
按现行高中化学第二册[实验2—6]进行硬水软化的演示实验,往往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极低。究其原因是磺化煤交换容量小,速度慢,效率低,在实验室条件下,少量磺化煤不能交换较多量的钙离子、镁离子,而使硬水软化。正因为磺化煤交换容量小,现在工业上已很少用磺化煤来软化硬水,而是用有机合成离子交换树脂来软化硬水。 那么如何做好硬水软化这个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探索,按下列方法进行实验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肥皂水应该用蒸馏水配成1%的浓度,如果用天然水配制可能会产生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沉淀,影响后面的实验。 其次,考虑到有的地方用的天然水硬度不高,加入肥皂水不会产生沉淀,可以自己配制硬水,在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初中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 ,营造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进行教学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创新动机演示实验的直观性、示范性是学生认识实验、接触实验的第一步 ,做好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激发创新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长期传统封闭式的教学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 ,也使教师惰于创造。为此 ,在教学中我从自身做起 ,潜心挖掘教材 ,对演示实验中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图 1例如 ,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  相似文献   

17.
高一化学《硫酸硫酸盐》一节中铜片与浓硫酸加势反应,按统编教材的装置程序与操作会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装置既无污染又能同时证明二氧化硫的水溶性、还原性、氧化性;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漂白性,一举可七得,与同行们探讨。实验装置如下:  操作及实验现象的说明:①按照图示先把各仪器安装好,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若不漏气先开启(Ⅰ)装置中的大试管塞,向其中注入3-4毫升浓硫酸加热片刻,再加入2-3片碎铜片马上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这便是生成的SO2气体。即刻把配有双玻璃弯管的胶塞塞紧并固定…  相似文献   

18.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韩学忠高一化学第三章硫和硫酸中,安排了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这个实验应该让学生观察四个现象,理解三步反应的原理。Cu(红)+H2SO4(浓)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uO(黑、固)+H2SO4浓硫酸的酸性→CuSO4...  相似文献   

19.
许多演示实验因仪器体积有限或实验现象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这里介绍三个改进方法,供参考。 一、家庭实验法。就是将要做的演示实验于几天前当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制土仪器自找材料,在家里试验。一般,学生在家里难以一次试验成功。不管学生的试验成功与否,上课时他们再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更有兴趣、能更认真地观察,对实验理解更深。这个方法的更大好处在于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能极大限度地让学生动脑动手,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生物、小学自然都有演示实验能按此法进行教学。 二、习题法。就是教师将所要做的演示实验当习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到实验室自已准备仪器和实  相似文献   

20.
按教材用30%蔗糖溶液作质壁分离剂进行实验,质壁分离现象当然明显。但是,学生实验时难免要把蔗糖粘附在显微镜机械部分甚至镜头上,而蔗糖具有粘性,不易用纱布或擦镜纸把蔗糖揩净,且毒菌在蔗糖存在下极易繁殖,而使镜头表面极易发霉长雾,因此,对显微镜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为此,我们能否找到一种不具粘性且易擦净的物质代替蔗糖作质壁分离剂呢?一般地说,无机盐是没有粘性的,且从理论上看,用植物细胞含有的元素所组成的无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