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课”能扣人心弦?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最后的讲演”能博得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激情焕发了学生(听众)的热情。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伯恩斯坦),而要培养学生对本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情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之所以能非常成功地上了“最后一课”,他在课堂上所流露出来的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表现出“最后一课”的重大意义,韩麦尔先生用…  相似文献   

2.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篇举世闻名的小说。重读它,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感触颇深。我们曾经是学生,可是印象中没有哪节课像“最后一课”一样在自己的心灵深处留下痕迹;我们现在是老师,又有谁敢说自己曾经上过的某节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呢“?一课一得”,韩麦尔先生真正达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教《最后一课》,在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时,有一位同学提问:“课文上明明写着韩麦尔先生“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幅插图为什么没有画韩麦尔先生戴帽子呢?”  相似文献   

4.
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一文中,韩麦尔先生到底上了几堂课?这是被人们忽略的问题。有人轻而易举地下结论:上了一堂课;有人据文中“习字课上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这句话和上下文意思推断:韩麦尔先生上了语法、习字、拼音、历史四堂课。 我们认为,韩麦尔先生最  相似文献   

5.
都德的《最后一课》写了这样一件事:一向贪玩的学生小弗郎士上课迟到,心绪不好,但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以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把最后一课讲得不同以往,造成了教室里“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以致使不爱学习的小弗郎士也一反常态,非常用心地听课,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全部内容。可见,教师讲课时的感情和课堂上的气氛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从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我联想到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当前,在大力强调狠抓“双基”、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同时,似乎存在一种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比如,有的教师运用“发胖式分析法”,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也有的教师孤立进行字词句教学和智  相似文献   

6.
讲台情思     
少年时,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我曾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深情所感动。17岁时,我登上讲台给学生们讲《最后一课》。当我满怀激情地教完这一课,像韩麦尔先生那样在黑板上写下“同学们再见”的时候,讲台下竟是一片唏嘘之声。顿时,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一种情愫油然而生,眼前变得模糊不清了。就这样,我与黑板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教完都德的《最后一课》,老是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小弗朗士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传统的观点无外乎是因为他知道了这是韩麦尔为他们上的最后一次课,想到自己以后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或者是在韩麦尔先生爱国思想的感召下,体味到一种亡国之痛,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之心。总之,都是因为一颗爱国的心,才使一个天真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竟然在最后一节课中进入到“今天听讲,我全都懂”的良好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8.
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被誉为爱国主义的名篇。从一八七三年发表至今百余年间,它被译成各种文字,选入各国课本,陶冶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如此经久不衰的感化力量从何而来呢?这和它抒情写意的含蓄深沉是分不开的。试以韩麦尔从称学生为“孩子”到改称“朋友”为例来说明。小佛朗士因为迟到,硬着头皮走进了教室。韩麦尔先生很温和地让他快坐好,接着“又柔和又严肃地”对学生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这里,韩麦尔对小学生没有称“同  相似文献   

9.
都德的《最后一课》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特别注重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心理刻画,其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心理描写有以下特点。一、以服饰暗示心理在一定的环境中,服饰可以起着暗示心理的作用。小说中关于韩麦尔先生服饰的描写是这样的,他“穿上了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并特别强调说明,“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因为柏林已经来了命令,学校里只许教德语。也就是说,韩麦尔先生为之守护的最后一小块国土(教室)也将沦丧。韩麦尔先生穿上这  相似文献   

10.
课堂赋     
活了40多个春秋,屈指一算,竟有30多年与课堂相随。 少年时,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我曾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深情所感动;年轻时,登上讲台给学生们讲了《最后一课》,我才真正体悟到韩麦尔先生为什么会对讲台有那样深挚的爱。 那一年,我去安徽当涂县二中实习,最后一篇课文讲的就是《最后一课》。当我满怀激情地结束了这一课,像韩麦尔先生那样在黑板上写下“同学们再见”的时候,讲台下竟是一片唏嘘抽泣之声。顿时一股暖流呼啸而来,一种情愫油然而升,于是我的眼前也模糊不清了。我的一生就这样与课堂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教龄的增长,我不知不觉中把课堂“圣坛”化了。每当我踏着  相似文献   

11.
上课最后一堂法语课的上课是在同学们都坐好后,韩麦尔先生宣布的。这之前,作品有很好的铺垫:情节上的铺垫是镇公所的布告,情绪上的铺垫是上课前的三点异常情况。作品从小弗郎士的心理出发,依次写了教室很安静(而他希望的是像平常那样“总有一阵喧闹”),然后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穿了绿色礼服,而最后更吃惊的是后边几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有了这样的铺垫,于是在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才在小弗郎士心里激起了强烈的感情,也才合情合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作品没有用“我们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这样感情平淡的陈述句,…  相似文献   

12.
凡是读过《最后一课》的读者,大概对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表现有着深刻的印象:“韩麦尔说不出话来,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并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种课堂结束法是非常精彩的,把当时的气氛推向高潮,既感染了小弗郎士和其他同学,  相似文献   

13.
都德的名篇《最后一课》是传统篇目,分析的文章够多了,然而至关重要的一点,却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这就是韩麦尔关于“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讲的两段话.或不理解都德为什么让韩麦尔说这样的话,或视而不见,干脆不提它,甚或以为韩麦尔的见解“相当遇腐”.他们不知道作者把亡国的悲剧与教育的落后联系起来,实在是非常之深刻的见解,一个民族在亡国的悲痛之中深刻地反思自己,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深沉表现,正是这个民族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希望所在.都德借韩麦尔先生之口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4.
<最后一课>中都德笔下的韩麦尔先生,一直以来是庄重、无畏、深情,有着崇高爱国情感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简案一:散点聚合●散点1,依次说环境。季节:鸟:兵:布告牌以及布告牌前面的人群和铁匠:郝叟老人、镇长和邮递员他们:从前的学生家长:金甲虫和鸽子:小院和小院子里的树:钟声和号声:让学生依次说下来这“环境”,联缀在一起就是“情节”了。●散点2,分别说主要人物。从前与现在的韩麦尔:课前与现在的小弗郎士:●聚合,说主人公。1.众多环境中,影响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最大的分别是哪些?2.在韩麦尔与小弗郎士之间,谁对谁的主动影响更大?简案二:以“最后一课”为线索,一以贯之1.看标题。标题是“最后一课”,这对于韩麦尔先生来说也许是对的,因为他上完…  相似文献   

16.
×××问:《最后一课》的主人公,究竟是小弗郎士,还是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历来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是小弗郎士,有人认为是韩麦尔先生。我们认为是小弗郎士。首先,从小弗郎士这个人物的基本特点看。小弗郎士在作品中,是作为一个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人物出现的。一个贪玩、幼稚的孩子变成一个觉悟、懂事、成熟起来的孩子,这便是小弗郎士的基本特点。小弗郎士原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很不严格,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从铁匠华希特的“玩笑”看,迟到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讲授“语文教学论”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试教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以学生小弗朗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情形。课文感情色彩相当浓厚,短暂的最后一课,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入失去土地时悲愤、沉痛的心情。学生小H试教时,感情颇投入。她简单地介绍背景后,就从小说的三要素切入。通过提问,让“学生”(H的同学)了解小说的人物、环境,以及情节。而情节分为序幕(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开端(上课前小弗朗士看到的情景)、发展(上课的经过:韩麦尔先生提问小弗朗士)、高潮(韩麦尔先生谈法国语言1、结局(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  相似文献   

18.
大凡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的人,都会像文中那个聪明顽皮的小学生小弗郎士一样,被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营造的爱国情感所打动。他说,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啊,  相似文献   

19.
今天上都德的《最后一课》,在事先预习的基础上,本节课将通过圈画、分析文章的多种描写,归纳主人公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性格特征。为达到此目标,笔者作如下教学设计:1.圈画文章中对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具体描写的内容,并谈谈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也很感人,那么,他的感人之处在哪儿呢?3.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师生开始集体交流。一些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回答问题,而且准确率较高。在后续回答中,情况出现了: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于龙 《教育艺术》2013,(3):21-22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一篇短篇小说,由于其成功地塑造了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等人物形象以及凸显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思想而被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不言而喻,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这篇小说时,都会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但是,同样也有许多教师对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诸如郝叟老头和铁匠华西特却往往"不屑一顾",轻描淡讲,甚至弃之不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