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11年1月,我正在日本女儿家探亲。10日上午,日本时间11时,我坐在客厅里看CCTV中文版电视,突然听到雷洁琼于1月9日17时在北京逝世的消息。我既惊讶又心酸,深感又失去一位慈母般的亲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1日上午11时许,室外阴雨绵绵,室内墨香阵阵。我正在客厅兼书房的画案旁,手把手教两岁半的外孙女学写毛笔字。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的女儿王晓冰,忽然推门进来,一改过去回家先逗小孩的欢快喜悦,声音低沉地对我说:“爸,穆青逝世了!”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马上追问:“是什么时间,真的吗?”女儿回答:“是真的,上午刚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话联系,我先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区东北角的张闻天小女儿张引娣家.引娣老人那年(2000年)已76岁了,象极了她的父亲张闻天,看上去干干净净的,说起话来轻声轻气,让人不由得也心平气和.在她家只容得下一张沙发和一张小方桌的客厅里,我们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听说韩劲草同志早年曾做过新闻工作,我慕名找到韩老,想请他“谈谈传统”.不料韩老谦虚地说:“我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很短,关于我没有什么好写的,随便聊聊倒可以。”于是,应约在一个上午,我走进了他的客厅。客厅里光线明亮,摆设简单。一张茶几,几副沙发,墙壁上挂着已故文化部部长、中顾委  相似文献   

5.
2012年年初,女儿受祖国的委派,去一间国际机构任职。初春的一个傍晚,我和即将远行的女儿在京郊昆玉河边散步。女儿问我,临行前还有哪些嘱托。看着女儿诚恳但是又很坚定很自信的眼光,我的心里突然涌出许多感慨:这是女儿第二次远离我们独自去往异国他乡。第一次的远行是出国留学,那时她还小,我们最担心的是她  相似文献   

6.
阿利雅: “如果我再当一次新娘” 阿利雅身材适中,温文尔雅,含蓄而有修养。他曾作为霍查的接班人而在80年代后半期担任阿劳动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90年代初,阿政局发生剧变后,他当选为首任总统,但仅过了一年就迫于反对党的压力而自动辞职。此后,他搬出了总统府,寄居在大女儿扎娜家,开始过起并不平静的平民生活。 扎娜家位于横贯地拉那市的拉纳河北岸,在一座普通的三层公寓楼的第二层,四间一套,老少三代,合计6人。阿利雅十几平方米的客厅布置很简单,他指着墙上的油画笑着说:“这三幅画和那些书就是我  相似文献   

7.
佚名 《新闻世界》2007,(8):14-14
刚上高三,女儿就请老爸对其前途进行科学设计。易中天却说:"我虽然是博导,但你仍然必须学会自己选择。"女儿便说:"那就给点指导意见吧。""好,我的意见是  相似文献   

8.
女儿给我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父亲节快乐!还画着一幅画:童稚的线条勾勒出一对手拉手的父女。看着这简单的画面,听着女儿的祝福,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我收到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问单位门口的保安,每日见得最多的是谁,没准他叫不出我的名字,但会指着我说:“就是她。”因为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白天在报社门口“蹦”进“蹦”出,闲暇时则带着女儿在门口转进转出遛达。 女儿是一剂催化剂,有了女儿,忽然如同换了一个人,原本无忧无虑有时也无病呻吟的女儿腔转  相似文献   

10.
威廉4月29日就要迎娶凯特了。我脑子里快速闪过两点:一是,怪不得好多女明星纷纷闪婚,原来是要抢在王子之前哦;二是,呀,那我这辈子的灰姑娘梦正式泡汤了。不过,唏嘘的肯定不只我一个。艾米,90后,我房东的女儿,一个花朵般的法国妞,一张娃娃脸白净白净的,没半颗雀斑。小艾出生在摩纳哥,两岁的时候跟妈妈来到巴黎,母女俩相依为命。艾妈很像《绝望主妇》里幼稚的苏珊,小艾有时候还要给她做情感顾问。最近,小艾提出,想把客厅里的电视机搬到我房间去。  相似文献   

11.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  相似文献   

12.
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想躺一会,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和剩菜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生病了。  相似文献   

13.
失业英雄     
老婆:我把工作辞掉了! 回到家中,已经晚上10点多了,老婆一如既往地在客厅坐着,等待我回来。 我进了门,简单地告诉了她我的决定:“老婆,我把工作辞掉了!”她张着嘴,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从鼻子发出了“哈啊——”的长声。  相似文献   

14.
《出版经济》2006,(2):48
亲爱的爸爸: 您好吗? 您听到女儿对您的呼唤了吗?我坐在橘黄色的灯光下,在稿纸上给您写一封长长的信,这是女儿对您最深切的思念,也是女儿最无奈的爱.  相似文献   

15.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扎痛了.  相似文献   

16.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扎痛了.  相似文献   

17.
微博     
《报林求索》2012,(9):69-69
<正>1、@杨澜(媒体人):女儿上国际学校。校规四条: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有责任感,对人友好。这样的校规好懂好记。人文课第一讲:你名字怎么来的?你家在哪里?女儿问:人文课不是历史社会吗,怎么让我讲自己?我猜,要认识世界需从自己开始。  相似文献   

18.
我多年的老领导梅益同志,已经驾鹤西去五周年了。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临终之前的几天,我和赵玉明同志到北京医院去看望病床上的他。他的女儿在床侧看护。梅益同志的女儿在他的身边说:"杨叔叔和赵叔叔来看你了。"  相似文献   

19.
“明天,我一定能买一张机票飞向天涯海角;但是明天,我不一定能抵达对门客厅的沙发。永远有多远?就有我到对门的客厅那么远。”今年重阳节前夕我把当乡村教师的年迈父亲从乡下接到省城来住。父亲此前从来没进过城。我带父亲到城里逛了一整天。父亲望着宽阔的大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数不尽的摩天大厦,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20.
剥笋的启迪     
星期天,在家编个小稿。读罢,觉得言长意短,草多苗稀。正愁无从下手,女儿从厨房里捧来一支竹笋,上有几片笋壳剥不下来,吵着要我代劳。于是搁笔操笋,先去其剩壳,再掐其头尾,只几秒钟,一支洁白的嫩笋出现在女儿面前。女儿笑了,我也笑了。当笋与笑声一起飞回厨房,我却意外地得到一个比嫩笋更莹洁的启迪:案头的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