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冰 《教育导刊》2006,(8):18-19,33
地理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发展。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感到比起“知识与技能”这些显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隐性的、潜在的、长远的目标则因难以量化而使评价有更大的难度。如何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呢?笔者认为,“过程与方法”是在知识传授及能力形成的基础上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桥梁,因此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评价的实现是达成地理新课程目标的关键。为此,我们进行了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考评试验研究。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管见。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令不少实践者“鱼跃阔海、鸟飞高空”。走进新课程,笔者惊喜地发现:数学教学目标从纯粹的知识技能转向了“三维”目标;课堂上教师关注着教学的发展性、人文性;学生们探索着、合作着……,呈现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在欣喜之余,笔者也产生了些许想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需要新理念,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来,笔者努力以新课程新理念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切实可行地让学生“动”起来,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乐鸣 《天津教育》2006,(11):53-5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实践中应用的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等都在极大地改变着课堂教学的面貌。过去由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单向教学模式动摇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缩短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着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在这种充满活力的课堂中,教师经常有意外的惊喜,能惊喜地发现学生品德上的闪光点和思维灵感的火花。但笔者在教学和观摩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绝对化、功利化等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危害极大。为此,笔者尝试提出六点建议。一、关注“人文性”,莫忘“工具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于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现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里,则是要求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自然是非常正确的。但由于对过去片面强“调工具性”、过于注“重双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批判过度,由此导致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需要新理念,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来,笔者努力以新课程新理念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切实可行地让学生“动”起来,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科学魅力,享受快乐学习,成为科学课堂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张海平 《山东教育》2005,(29):24-25
体育与健康作为新课程推广以来,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而不是走向“被动接受”或“放羊吃草”的极端地步?而现在一些“新课程公开课”或“聚焦课”,课堂上所谓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其实只是“形式”而已,课前教师早已为学生设计好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宁夏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区已两年了,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艺术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有新的目标和要求。可以说,新课程使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伴随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教师反映,面对过于活跃的学生,在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堂上三维目标的处理上都显得比较困惑。面对这些现象,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三维”发展目标、“三大”学习方式以及“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论等新课程理念,也不断在这场如火如荼的“革命”中聚焦。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许多变化,解放了学生,让学生变得爱学习,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观摩、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新课程改革解放了教师,让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目标的理念是“全语文”、“全育人”;语文新课程目标的特征是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凸显出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追求着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这体现着“门槛效应”;对教学目标的分层上体现着“门槛效应”;在习题量和难度上也体现着“门槛效应”。在教学评价中合理地运用“门槛效应”,使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这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塑造,从而激起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宁夏教育》2007,(7):89-89
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地理教材中大量的“思考”“活动”“问题研究”等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注重方法与过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特长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反思、调整,与新课程同成长,共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到底怎么“教”——关于教学方式变革的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拟教师为中心)是内在联系着的,其中,教科书中心是传统教学形态的决定性因素。进步教育提出了新的“三个中心”,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师生关系进行了全新界定,其中,“在经验中学习”的教学方式被视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能否落实的关键。然而新课程改革并没有给予“在经验中学习”应有的重视,由此导致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要真正落实新课程,必须引入经验学习,开展更全面的教学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训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生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教师在学生面前一直是权威,容知识权威、管理权威和评价权威于一身,教师成了课堂的操纵者、教材的解说者、知识的灌输者和评价的垄断者,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毋庸置疑,新课程将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格局,师生的课堂角色必须重新定位。如何定位?笔者以为,在课堂上师生应“同为主客体”,这该是新课程下师生课堂角色的理性回…  相似文献   

16.
语文本来难教,新课程背景下似乎更加难教。语文老师的病症往往在于角色错位,认为自己是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急着去“传道授业解惑”,急着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笔者认为,平时精讲精批,扮演在而不在、不在而在,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灵动的角色,才能满足不同需要,真正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让学习过程本身成为价值”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对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新的变化,于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文章中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新课程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思想决定着行为.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理解为“讲”、“练”、“考”,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学模式是以老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教学媒体)为手段,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知识(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新课程改革使教师把教育的关注点转向学生知识的形成及学生能力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9.
邓盈 《小学生》2011,(6):26-27
面对新课程我们的困惑很多,比如说:新课程的采用固然活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见识,但并不能达到全面地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既然内容活跃了,丰富了,那为何“分数”却降低了?再比如: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新课程基本理念”和“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处于首轮新课程实施阶段的部分学生,面对抽象性、逻辑性、实践性较强的物理新课程学习,不能适应,觉得较之以前更加难学,兴趣逐渐衰减,学习主动性降低,甚至戴上“学困生”帽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