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华 《学语文》2011,(4):45-45
新课程的实施已近十年。这期间我们走过了很多曲折.其中对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争论也很多。曾经有专家把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奉为语文教改的至理名言.淡化了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强调教材只是我们教学的“材料”,而不是我们教学的“内容”.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确立了“教材”是“例子”的地位,肯定了教材的“例子”作用;第二,不能仅仅停留在“例子”上,还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叶圣陶先生“无非”一词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语言教材无非是例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即教材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我们绝不能只是小心翼翼地匍匐、蜷缩在教材的话语光环里,教学需要质疑和否定、创意和创造。然而,这绝不表明“例子”可以任意选用、编排和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处理这些例子,都应该有一定科学依据。眼下许多教学设计、案例、“镜头”、片断,为了标新立异,为了追求创意与花哨,  相似文献   

4.
程仲 《内蒙古教育》2003,(12):24-25
1.要明确“教学目标”。面对新课程实验教材,我们通过研读会发现每篇课文都有诸多精妙之处,值得启发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每教学一篇课文都面面俱到。“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的最精妙之处是什么,或者从学生实际来看,要克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这个例子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什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5.
我认识顾黄初老师是在33年前。1976年。几乎没有读书的我居然做了一名初中语文民办教师。暑期接受培训时,我第一次听顾老师讲课。那天。顾先生是步行到邗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授课的内容是“议论文教学”。时值“文革”后期,语文教材几乎还是政治教材。顾先生的讲座使我朦胧地意识到:语文课应当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就如何展开议论所举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对教材的作用认识不明、对教材的教学内容把握不准以及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教师在驾驭教材的过程中容易陷入“错误解读教材的‘例子’功能”、“盲目选择和‘生发’教材内容”及“师生双方丧失教学主体地位”等误区。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教材中低年级课文生动有趣、文质兼美,是学生写话训练借鉴的“例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能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梯子”,为学生打好句子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语文教材体系理解不够,以致在进行随文写话训练时盲目无序,甚至远离课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个时髦的词儿,就语文教学而言,说穿了,不就是教材吗?教材如何利用,叶圣陶说得最明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与课改倡导的教材观是一致的:既考虑“例子”的典型性、示范性,又不该做“例子”的奴隶。用例子教,别教“例子”。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例子”的存在,误以为脱离例子愈远愈好。语文教学是如此,其它学科呢?  相似文献   

9.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以,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凭借教材,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0.
[示例教材]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立案背景]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到小学毕业己学了200多篇美文佳作,可“作文难教、作文难写”的现状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瓶颈”。究其原因,是我们把这么多的“例子”没有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  相似文献   

11.
有些语文老师为了出新求异.抛开教材.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地“挖掘”“拓展”.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并不是不要教材.丢开教材.而是要用好教材.又不拘泥局限于教材。我认为.首先要切实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再放手让学生走出教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2.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我们对现有的教材就不应该无所作为。因为,任何教育实践的研究起点,都源于对现状与问题的洞察,“教材选文”及“文本教学”的研究也不例外。所以,笔者认为,当下最迫切的不仅要对“教材选文”以描述、判断和归纳,  相似文献   

13.
潘修銮 《辽宁教育》2008,(10):40-42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观念.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得到充分的体现,实践中也不乏成功的灵活使用教材的做法。但有些教师在没有完全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的情况下就进行盲目处理,很容易使灵活使用教材走向形式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教师在灵活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需具备三种“眼光”,方能高瞻远瞩,真正将教材用好、用活、用新。  相似文献   

14.
一、现状及危害 1.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以阅读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并没有随着课改的深化而弱化,语文教学还是以阅读教学为主。新编阅读教材精彩纷呈。但写作教材少之又少;虽然有“写作与口语交际”,但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这本教材由于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计划性,并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没有起到引导教师重视作文教学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体系陈旧已经延续了上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材的陈旧体系已延续了上百年.“文选系统”、“文体序列”、“讲读中心”三个基本体系始终没有多大变化。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在教材体系改革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语文教材是开展教学的“例子”和“凭借”。为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钻研教材,充分利用这些经过反复论证和精选的、文质兼美的例子和凭借。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读懂并学会写作同类的篇章。然而。只要我们作一番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在以往和当今的基础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有相当数量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把认真钻研教材摆到重要的位置,而是过多地依赖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确,教材不过是个例子而已。怎样才能让这个例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语言教材无非是例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即教材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我们绝不能只是小心翼翼地匍匐、蜷缩在教材的话语光环里,教学需要质疑和否定、创意和创造。然而,这绝不表明“例子”可以任意选用、编排和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处理这些例子,都应该有一定科学依据。眼下许多教学设计、案例、“镜头”、片断,为了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我们在教学中也有深切的感受.语文教材中不乏《美丽的小兴安岭》这样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是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大家之作”,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的表达能力成于阅读中,实践于习作时。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科学课教学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另外一个高度,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教学中既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和创设的情境来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最基本内容,也可以突破教材,联系实际,进行调整,完善和充实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即吃透教材,用好这个例子;完善教材,超越这个例子;自选教材,走出这个例子。从而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